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经济人"假设出发,基于委托代理与博弈论原理,结合国际贸易过程态势阐述信用证软款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实务视角,从信用证制度缺陷、进口商不利市场态势、进口商性质与类型、出口商信誉问题、进口商与开证行共谋等方面分析了信用证软条款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许燕 《中国外汇》2013,(13):64-65
软条款并非仅限于针对出口商的"陷阱条款","进口商软条款"同样可能陷进口商和开证行于困境。通常所称信用证软条款,是指针对受益人(出口商)而言的"出口商软条款",即开证申请人(进口商)或开证行在信用证中为受益人(出口商)设置的,使其无法独立满足信用证要求,以至于不能顺利获得偿付的"陷阱条款"。然而,在国际贸易实务中,由于买卖双方谈判地位的差异,软条款不仅可能针对受益人(出口商),也可能针  相似文献   

3.
张鹏 《中国外资》2008,(8):156-157
随着我国加入WTO,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日益增多,进出口贸易额不断的上升,信用证在我国的对外经贸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进口商却利用信用证软条款进行诈骗,给出口商和银行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因此,只有对信用证软条款进行识别,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信用证是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其对进出口双方顺利履行合同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经过实践证明,信用证结算方式下进口商依然面临着单据欺诈、货物质量不符等风险,鉴于这些风险,进口商应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进行防范,以降低进口商的收货风险。  相似文献   

5.
假远期信用证作为一种银行融资便利,实际上是进口商受出口商的委托,代出口商向进口方银行申请完成的。解决信用证下进口商资金短缺,除了进口押汇外,实务中还常常通过远期信用证来实现,即信用证付款期限为远期付款。远期信用证主要相对于即期信用证而言,准确地说,是相对于预支信用证而言。众所周知,结算功能是信用证的一项基本功能。单纯的结算功能仅需即期信用证便可实现。相比之下,远期信  相似文献   

6.
远期信用证是指开证行或其指定付款行收到受益人交来的远期汇票后,并不立即付款,而是先行承兑,在汇票到期时再行付款的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远期信用证因其是出口商及其银行对进口商的一种融通资金的方式,所以很受进口商的青睐,客户对远期信用证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由于远期信用证项下付款时间较长,国家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情况不易预测.这就使得远期信用证比即期信用证具有更高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7.
信用证项下垫款是指银行应进口商要求开出信用证,在收到国外银行寄来的单据要求付汇时,由于进口商存款及保证金不足,不能按时对外支付,而由在信用证结算业务中承担第一付款责任的开证银行被动垫款的业务。  相似文献   

8.
远期信用证的风险与防范哈明宣远期信用证是指开证行或其指定付款行收到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后,根据信用证规定付款期限到期才付款的信用证。远期信用证作为出口方对进口方的一种较常用的融资方式,已开始被我国的进口商日益频繁地采用。目前,在远期信用证的使用中存在...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贸易领域,不是所有的进出口商都可以直接进行接触达成买卖合约,往往会因各种不同的原因需要通过中间商来实现产品的买卖。这时候,中间商就可以选择可转让信用证来进行结算,与买卖双方分别签订销售合同,先从供货商那里购进货物,然后再向进口商发货。  相似文献   

10.
潘琦 《中国外汇》2010,(13):60-61
在进口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如果信用证项下要求的单据包括全套提单,当正本单据尚未收到而货物已到港时,为避免昂贵的仓储费用,进口商可以向开证行申请出具以承运人为受益人的提货担保。承运人凭提货担保向进口商先行交付货物,待信用证项下单据收到后,再以正本提单换回提货担保。  相似文献   

11.
丁朝霞 《新疆金融》2004,(11):33-34
进口押汇业务是指信用证开证行在收到出口商或其银行寄来的单据后先行付款,待进口商得到单据、凭单提货并销售货物后再收回该货款的融资活动。它是信用证开证行对开证申请人(进口商)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期限一般为一至三个月。进口押汇业务的一般操作流程为:进口商提出押汇申请,开证行审查进口商的资信情况确定押汇金额;双方签订进口押汇协议;开证行对外付款;开证行凭信托收据向进口商交付单据;进口商凭单据提货及销售货物;进口商归还贷款本息,换回信托收据。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际贸易结算中运用最广泛、最重要的支付手段,信用证被认为"国际商业的生命血液",但信用证中的软条款问题却始终困扰着出口商,成为信用证发挥有效作用的障碍。本文主要分析信用证软条款产生的成因,并进行具体的归纳分类,最后提出出口商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一、信用证项下融资业务的常见风险在进口贸易信用证业务中,如果进口商没有大笔流动资金作为保证金开证,可以到银行融资或授信开证。向银行申请开证额度、叙做进口押汇、凭信托收据索单或出具提货担保等是进口商在贸易往来中常用的几种进口融资业务形式。其涉及的风险主要有:(1  相似文献   

14.
由于无期信用证付款时间长,不可预测成份多,因此,远期信用证的潜在风险要比即期信用证高。远期信用证的风险主要有:套资诈骗风险,挪用资金风险,市场风险和进口商违风险。防范远期信用证风险的关键在于按制度办事,从审查远期证业务;加强保证金管理,贯彻以授信制度;严格付款期主进口商品的审查;重视对远期证的后期管理。  相似文献   

15.
郝仁 《国际融资》2001,(9):15-15
贸易融资 信用证融资 为公司(进口商)提供信用保兑,并给予进口融资.其中包括为贸易中间商开立背对背,前对背信用证.  相似文献   

16.
舒杏 《投资与合作》2011,(6):233-233
信用证已成为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结算方式之一,与赊销、汇付、托收等结算方式相比,极大地规避了卖方的出口收汇风险。但信用证“软条款”的出现,使卖方处于被动的地位。本文首先界定了信用证及软条款的概念,进而对信用证软条款识别的案例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信用证软条款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进口信用证业务中,尤其是大宗货物进口,进口商没有大笔流动资金作为保证金开证,往往到银行融资或授信开证。这样,开证行对外承担了第一性付款责任,对内向进口商予以了资金融通。现今的进口信用证 业务往往包容着银行的受信融资,而银行在进口信用证业务中进行授信融资就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进口信用证业务本身是一种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风险性大的较为复杂的业务。进口融资业务主要有授信额度开证、进口押汇、信托收据和提货担保。进口开证融资业务涉及的风险主要有。  相似文献   

18.
进口信用证业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口信用证业务是目前国内银行普遍采用的一种国际结算方式,它是指开证行根据进口商的请求和指示,在满足信用证要求的条件下,凭规定的单据向出口商付款的一种约定。信用证结算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开证行承担第一性的付款责任,只要提交给开证行的单据单单相符,单证相符。开证行就必须付款;第二,信用证以贸易合同为基础,但又独立于贸易合同之外;第三,信用证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货物;第四,信用证以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进口商可以获得银行信用和融资。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进口信用证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业务这一目前国际贸易中普遍使用的融资和结算工具所隐含的风险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商业银行进口信用证业务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针对进口信用证存在的进口商的信用风险、银行内部管理风险、单据和货物欺诈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政策风险等风险,探索商业银行应对进口信用证风险的防范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议付质疑     
UCP应明确开证银行(保兑银行)对善意持票人的责任,议付银行除信用证指定银行外还应包括信用证正当持票人。出口商签订远期合同时,通常会因担心开证银行的资信而要求进口商在信用证中增加保兑银行。在保兑信用证中,一般规定由保兑银行兑付,保兑银行通常限制自身议付。保兑银行收到信用证后,如果同意加保,根据信用证的指示,会将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