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财经》2006,(6):28-29
问到对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看法时,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房价太高。许多人认为,房地产市场出现目前局面,是市场利益主体合谋的结果。面对错综复杂的迷局,谁能破解?请听房地产大腕、经济学名家和消费者的心声——  相似文献   

2.
张宁 《新财经》2006,(7):10-10
房价居高不下,政府几番调控也不见得有什么效果。中国房价问题堪称一大迷局。拜读了贵刊6期几位专家、房产大腕的文章,斗胆借用各位名家的分析,谈一下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3.
高房价下的集团利益分析、房价走势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贵祥 《北方经济》2006,(16):75-76
房地产是近年来中国利益博弈最典型的领域,房价过高已是不争的事实,集团利益决定着房价走势,高房价下的集团利益分析有助于弄清中国房地产价格的来龙去脉,有利于房地产市场政策的制订和实施.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房地产政策会失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房价大幅上涨的原因,通过分析房地产市场的利益格局以及这种利益格局下的利益博弈是如何导致中央房地产政策在基层失灵的,提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首要手段是增加供给和政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房价也水涨船高。房价的居高不下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时时刻刻牵动着人们敏感神经。国内最近报道的多个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跌,致使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中国的房产市场会像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一样——泡沫破裂。本文将从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中国房价持续走高原因、中国政府控制房价的政策、中美两国存在的差异等方面对中国房价进行分析与预测。  相似文献   

6.
新书速递     
《中国改革3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张维迎主编2008年6月定价:45.00元成思危,吴敬琏,茅于轼,厉以宁,林毅夫,周其仁,钱颖一,陈志武,樊纲,张维迎名家齐聚,破解迷局。  相似文献   

7.
近期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大多数城市房价止涨回稳,部分城市房价开始下调。由于房地产相关产业众多,与银行信贷、地方融资平台也有密切的关系.房价下跌开始引发社会和媒体关注。甚至认为房价即将崩盘并引发一系列系统风险,同时国际社会唱空中国的言论也不时出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认为,分析中国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8.
读者来信     
《新财经》2006,(7)
增加实惠型住房供应抑制炒房房价居高不下,政府几番调控也不见得有什么效果。中国房价问题堪称一大迷局。拜读了贵刊6期几位专家、房产大腕的文章,斗胆借用各位名家的分析,谈一下个人观点。“全社会所创造的全部财富中有40%没有消费掉,储蓄起来了,居民手中有很多钱”(茅于轼语)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房价为何快速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房价增势广受瞩目。一方面,以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为主的一些人肯定房价上涨。另一方面,有关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经济学家和广大消费者认为应遏制房价过快增长的趋势,如央行提醒高度关注房价上涨;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判断中国房地产市场接近爆炸边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警告存在发生金融危机的现实危险,经济学家易宪容呼吁不能让房价的泡沫任意吹大;大多数消费者表示房价增长远超过居民收入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0.
房价的非理性上涨有百害而无一利,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推动中国房价快速增长的内在因素和经济学逻辑,认为社会各界对房地产市场的普遍误解,即混淆了房地产市场中一般均衡与分离均衡的概念,是导致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还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控制房价的恶性上涨。  相似文献   

11.
沈克明 《新财经》2006,(8):80-81
沈克明先生在美国纽约地产界工作,他在美国的书店里买到了《新财经》杂志。在读了本刊第6期的《中国房价大迷局》后,他有许多话想说,于是拨通了越洋电话,经过几次深入沟通,产生了这篇文章。在大洋彼岸,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制定和市场管理成为政府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的重要举措。不同的国度,同样的市场,纽约市政府的具体做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照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经过市场化启动18年来的演绎,中国房地产业正成为一个矛盾或者利益冲突纠结的疙瘩。重重利益的背后,掩藏着重重矛盾。首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并不一致。为民生计,中央希望房地产市场稳定,旨在稳定房价的政策接二连三出台便是最好的说明;可是,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被很多人认为是房价高企的真正推手。  相似文献   

13.
经过市场化启动18年来的演绎,中国房地产业正成为一个矛盾或者利益冲突纠结的疙瘩。重重利益的背后,掩藏着重重矛盾。首先,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并不一致。为民生计,中央希望房地产市场稳定,旨在稳定房价的政策接二连三出台便是最好的说明;可是,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被很多人认为是房价高企的真正推手。  相似文献   

14.
实施细则对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企业、购房人和金融机构等四个房地产市场最重要参与者的行为进行强力约束,排除了部分市场参与者合谋提高房价的可能。3月1日,“国五条”实施细则发布,充分彰显了国务院从严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决心。其中,“对出售自有住房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的内容。引发了市场的广泛热议。有一种倾向性的市场意见认为,这一规定或将导致二手房市场供应大幅下降,购房需求向新建商品住宅转移,进一步加剧新房供不应求矛盾,推升新房价格。  相似文献   

15.
刘俊  邱琬琬 《特区经济》2013,(10):47-48
本文采用勒纳指数衡量垄断程度,并利用面板数据方法对浙江房地产市场垄断程度、垄断趋势及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显示浙江房地产市场垄断程度与区域发展水平负相关,整体上表现为垄断特征并逐年提高。进而在此基础上建立垄断定价模型,从市场势力的视角分析房价刚性的根源,发现房地产市场具有明显的吉芬商品特点,开发商有能力和动力阶格合谋,市场垄断是造成房地产价格扭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房地产仍然存在投资规模增长过快、房价居高不下等制约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影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谐社会的建设。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不足,房地产市场的供求信息不对称,政府的短视财政与开发商的利益联结,中国投资渠道较窄及中国投资者的素质较差等因素是影响我国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市场利益主体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房价过快上涨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投机客、自住客等多方利益主体复杂博弈且利益格局严重失衡的结果。房价持续上行以至调控难以奏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对土地供给的垄断经营以及由此衍生的反市场化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房价过快上涨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投机客、自住客等多方利益主体复杂博弈且利益格局严重失衡的结果。房价持续上行且调控难以奏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对土地供给的垄断经营、以及由此衍生的反市场化行为。  相似文献   

19.
现如今中国房地产市场正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房价过快增长、房价虚高、资产泡沫过多,越来越多的老百姓都在为买房发愁,在社会上房价已经是人们口中不可避免的话题。本文通过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分析以及今后所要面临的问题,揭露出房价过高的本质。并通过解读重庆模式为中国房产市场的价格调控提供政策性建议,为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英国《金融时报》6月23日]“泡沫只有破了才能证明是泡沫。”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国内地的房地产。虽然目前十个中国人中有九个会认为房价有泡沫,可是每次他们的话音刚落,房价仍照涨不误。房地产目前已是中国最热门的话题,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无论东部沿海,还是中西部内陆,自2002年以来咆哮而上的房价,已经牵动了各方的利益博弈。政府与民争利?房地产商的囤积居奇?投机客的炒作?还是国际资本的套利?只要是引起房地产上涨的任何因素,都成为公众和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