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入世”十年与中国相关贸易摩擦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伟  徐紫光 《中国市场》2012,(6):105-108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逾十个春秋。在这十年中,中国的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与中国相关的贸易摩擦数量也在不断攀升。能否有效处理贸易摩擦,已经成为中国能否保持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研究"入世"十年来与中国相关的贸易摩擦数据,梳理和分析出中国遭受贸易摩擦的概况以及产生贸易摩擦的动因,并针对今后贸易摩擦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飞 《现代商业》2007,(23):160-160,159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年来,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进出口总额以23.2%的平均增幅高速增长。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开始进入贸易摩擦多发期。贸易摩擦的数量不断增加,贸易摩擦的地理范围广泛,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给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纵观一般贸易摩擦特点的基础上,从贸易摩擦的数量、涉案产业、表现形式、起因和影响五个方面对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以期为制定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如何对待国际间的贸易摩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 ,正确估计和认识贸易摩擦带来的困难和挑战 ,辩证、理性地看待贸易摩擦 ,充分运用WTO规则并积极依法应对贸易摩擦 ,通过磋商妥善处理因贸易摩擦引发的问题 ,对于进一步做好加入WTO后的各项应对工作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着重分析了我国所遭遇贸易摩擦的特点及原因 ,并提出看待贸易摩擦的正常心态和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2006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5年,在这5年当中,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等因素的影响,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已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有报道显示,2006年涉及我国贸易摩擦的共约80多起,为加入WTO以来最多的一年。另据中国科学院预测研究中心日前在一份研究报告中预测,2007年中国贸易摩擦形势依然严峻,预计今后若干年中国仍将是贸易摩擦的一个高发区。  相似文献   

5.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年来,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进出口总额以23.2%的平均增幅高速增长.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开始进入贸易摩擦多发期.贸易摩擦的数量不断增加,贸易摩擦的地理范围广泛,频繁发生的贸易摩擦给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在纵观一般贸易摩擦特点的基础上,从贸易摩擦的数量、涉案产业、表现形式、起因和影响五个方面对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以期为制定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何良君 《商业科技》2013,(11):37-38
自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已经转变为美国的最大贸易逆差国。同时,近年来我国对美国输出小商品的逐渐增高,加上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和失业人群增加,从而导致中关两国的贸易纠纷发生的越来越频繁,因此中关贸易摩擦已经上升为两国建交关系问题。但是,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中关贸易摩擦,贸易摩擦虽然有弊但同时也有积极因素,所以我们尽可能的将贸易摩擦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发挥贸易摩擦的积极影响,最后笔者又提出了规避贸易风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加入WTO后,与日本的农产品贸易不断发展。但近年来,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也日益加剧,日本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限制中国农产品的进口。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的一些具体事件和新动向,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中日农产品贸易摩擦的深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理性看待中国的对外贸易摩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对外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进入了贸易摩擦的高发期。如何化解对外贸易摩擦已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文章阐述了中国面临的主要贸易壁垒的现状,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摩擦频繁发生的原因,还就相应的对外贸易政策调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后WTO时期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蒲华林 《商业时代》2005,(23):70-71
2001年底中国加入W TO之后,中美贸易摩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数量增加,形式多样。本文通过总结中国入世之后所发生的中美贸易摩擦的新特点,提出了应对后W TO时期中美贸易摩擦的一般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入世后过渡期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中国经济、进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以及入世谈判中主要产业获得的过渡期大部分结束,中国已进入贸易摩擦多发期.文章通过对入世后过渡期中国贸易摩擦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出政府、行会和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贸易摩擦通常的表现形式为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以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竞争越来越激烈,贸易摩擦日益增多。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及发展不平衡导致国际贸易摩擦进入高峰期,另一方面,中国自身也有很多根深蒂固的原因,如很多企业在面对国际贸易摩擦时更多地是以消极态度应对、出口市场和商品种类存在高度集中性、商品技术标准落后等。中国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采取有效措施来化解国际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及世贸组织的加入促使中国与全世界贸易量猛增,受重商主义观点以及贸易差额论的影响,我国近年来重心集中于出口贸易上,致使进出口贸易不平衡,贸易逆差拉大,贸易摩擦现象严重。为拉动进口,政府采取放宽进口政策,降低进口关税税率的措施。11月份召开进口博览会是中国主动开放市场、扩大进口的信号载体,有利于促进中国消费升级,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建设上海经济贸易中心,缓解贸易摩擦,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美贸易摩擦手段新动向及特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长期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成为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要方面,在不同的时期,两国贸易摩擦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中国加入 WTO后,中美两国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双边贸易额不断扩大,但随之而来的贸易摩擦似乎并没有减少,并且贸易摩擦时手段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变化.  相似文献   

14.
胡颖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0):70-71
自中国加入WTO,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国际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之一;多年来的对外贸易顺差在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中国推向了全球贸易摩擦的"风口浪尖"之上。运用重商主义视角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管理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贸易摩擦表现,解析贸易摩擦给中国对外贸易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且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一年以来,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形势严峻,我国出口产品以前只是遭到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立案调查,去年我国又遇到一种新的贸易壁垒形式--特别保障措施.国家经贸委的统计数据表明,从2002年8月起,印度和美国就相继发起针对我国缝纫机针、座椅升降装置、轴承制动器等3起特别保障措施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入WTO一年以来,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形势严峻,我国出口产品以前只是遭到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立案调查,去年我国又遇到一种新的贸易壁垒形式--特别保障措施.国家经贸委的统计数据表明,从2002年8月起,印度和美国就相继发起针对我国缝纫机针、座椅升降装置、轴承制动器等3起特别保障措施案.……  相似文献   

17.
任立明 《商》2013,(9):54-54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加剧,每个国家都为本国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努力。然而,由于国家之间的利益诉求不相同,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日趋激烈,这些贸易摩擦问题突出表现为反倾销调查、征收惩罚性关税、各种贸易壁垒等。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大国,同时也面对着各种贸易摩擦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些贸易摩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当务之急。本文以近期中国光伏企业遭遇欧盟“双反”调查为切入,简单分析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以及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8.
俞璟琳 《华商》2008,(14):11-12
在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过程中,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日益严峻的贸易环境和日渐增多的贸易摩擦阻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本文从微观贸易摩擦的角度出发,重点论述了应对贸易摩擦的各级主体——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在应对贸易摩擦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并提出了适时调整外贸战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中国也进入了对外贸易摩擦的多发阶段。其中中关贸易摩擦最为突出,而目前的中美贸易摩擦与20世纪70~80年代的美日贸易摩擦及其相似。因此,对关日、美中贸易摩擦进行比较研究,吸取日本在处理日美贸易摩擦时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是很有意义的。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关日、美中贸易摩擦的异同点,然后结合日本的经验教训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中关贸易摩擦的措施.以期对中关经贸关系的协调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愈演愈烈,中美两方的经济环境都受到了一定影响。不可避免的是,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企业赴美并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本文总结了中美贸易摩擦给中国企业赴美并购带来了战略决策、政治、法律、文化四个方面的风险,提出了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企业赴美并购应对风险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