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细观今天的医药市场,已由大众时代进入分众时代,生活丰富多彩,消费需求也日趋多样化、差异化。企业若能在品牌的整体规划下,在深入,科学的市场调查基础上,发展出多个产品,每个产品都针对某一细分群体(分众)进行产品策划、包装设计、价格定位,分销规划和广告活动.那么各产品的个性和产品利益点便能更吻合更照顾到自己所针对的那部分消费者的特殊需要,自然能获取这一群体的信赖和品牌忠诚,比面向大众消费群泛泛而谈没有特色的产品更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目前媒体传播已由大众时代迈向分众时代和个人化传播时代.新的技术手段、新的传媒思维日益受到重视。WEB2.0时代的到来,使得一夜成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容易。而WEB2.0所带来的更多互动式、参与式、体验式、个人化的广告传播形式开始流行,新媒体在品牌营销中的作用应引起企业家的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整个市场变化特别大,过去我们说有一个大众市场,就是大家都很一致的,那么有大众媒体做这个广告,也很有效果,但现在发现,大众媒体的效果不是那么有效,关键是这个市场变了,变得很细分,是一块一块的.这个时候.媒体要改变,从过去大规模的那种覆盖、投放,变成针对一个一个的族群,或者是群体做广告.这个时候就有分众的概念出现。所以从这一点上.我认为分众传媒符合了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市场细分。分众是有多种多样的.手机是一种分众市场.有线的数字电视是一种分众市场.楼宇电视也是一种分众市场.是根据消费者不同的行为特性去制定你的媒体。还有卖场,医院,候车厅.就是根据消费者不同的生活习惯、行为形成的一个圈.这些圈就是媒体的一个投放的机会,分众传媒也好.分众媒体也好.它的立足点是和消费者的变化相吻合.它就能捕捉这个市场机会。分众传媒现在的理念是要建立一个生活圈的媒体群,即是将广告植入到消费者的自己生活轨迹之中。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播历经100多年的变迁,逐渐从大众演变到分众,如今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正式迈入“个众”时代。  相似文献   

5.
金灿 《现代商业》2011,(2):91-92
本文针对中国消费群体的特殊性,借鉴西方知名奢侈品品牌的营销经验,提出了奢侈品在中国的整合营销策略,并指出奢侈品应该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以及品牌推广四个方面进行营销整合。随着我国奢侈品消费时代的来临,奢侈品品牌应针对目标顾客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实施有效的营销活动,营销活动的成功策划和实施将是奢侈品中国之行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樊波 《商业科技》2014,(19):86-87
作为中国“正宗凉茶”第一品牌,加多宝成为广大消费群体喜爱的凉茶饮料,不仅在于其产品本身的品质,更在于其对市场的掌控和消费需求的科学分析与因此实施的营销策略。产品品质最优化是其吸引消费群体的先决条件;明确品牌定位、构建独特价值,是其力拼凉茶群雄的宏伟战略;牢牢把握市场、树立自身形象,是其稳中求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对于招商,不外乎三种情况:新品牌新产品招商、老品牌新产品招商和老品牌老产品招商。若从产品角度来分,招商还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首度招商,即新品牌新产品或老品牌新产品实施全面招商或定向招商;二是空白区域市场持续招商,主要是老品牌老产品面对空白市场实施“填空式招商”;三是老品牌招商,因前期招商或推广失利,需要把产品重新包装再度招商,但这种做法适用于确有市场潜力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产品同质化的浪潮在整个生产领域蔓延,一贯采取“技术领先”来获取竞争优势的IT行业也难逃此劫。一方面,目前成本趋同、技术趋同、利润趋同的情况下,品牌数量却日益增加,导致了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许多原有的品牌战略被铺天盖地的价格战打得支离破碎,如果不能寻找到出奇制胜的营销策略突破口,IT产品就很难在市场上脱颖而出。此时,IT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了“Y时代”,一个正日益成为消费主力的群体,他们被视为市场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广告无孔不入。我们现在已由"大众"时代走进"分众"时代,只有细分大众,细分市场,找到明确的产品受众,广告才会更有针对性。网络广告,就是以付费方式运用互联网,以数字代码为载体,劝说公众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即时通讯工具凭借它强大的用户和超强的粘性力,已经开始成为众商家所注意到的一种新兴网络广告媒体。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传媒市场,有人把它看做是一块有着美好利润前景的蛋糕,但也有声音说它可能是一场资本制造的泡沫。而不可忽视的现实情况是世界传媒市场特别是传媒产业发展较早的国家,媒体市场已经迎来了品牌传播的时代,技术的进步和各种新生媒体的出现,电视媒体的大众化传播功能正遥渐走向分众化和差异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益处毋庸置疑。品牌代表了企业和企业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一个优质品牌不仅能使企业形象生辉,更能提高企业的综合效能。当前,由于市场格局的变化,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明显。文章就中小零售企业的品牌营销现状加以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结合市场情况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品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2.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其要点是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品牌对于产品的营销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因为品牌本身具有营销功能,更重要的是,品牌是一种独立的资源和资本,企业可以通过品牌的创造和运作,有效地拓展市场,获取收益,并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13.
林景新 《广告大观》2010,(4):125-126
进入21世纪,一种全新的营销新浪潮正在席卷而来。在新的市场环境中,营销传播不再像以往一样单纯追求对消费者进行信息灌输,而是以媒体的创新、内容的创新、传播沟通方式的创新去征服目标受众。相比于以大众营销为核心的Marketing1.0时代、以分众营销为核心的Marketing2.0时代,我们将这种新的营销传播浪潮命名为"创意营销传播",  相似文献   

14.
e时代使一对一营销成为可能 在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众多的流派和理论.仅从目标市场这一角度来看,主要有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大众营销理论,以划分子市场、寻求目标市场为目的的细分营销理论,以及以单个顾客为市场,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的一对一市场营销理论.这些理论的出现和应用与各自当时经济、技术条件息息相关.e时代使一对一营销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互动的激情     
黄丽萍  张律 《广告大观》2006,(11S):127-127
体育营销是以体育活动为载体来推广自己的产品和品牌的一种市场营销活动。如今体育已超出了健身竞技的范畴,更被推向了市场,赋予了更多的商业内涵。利用体育传播的大众普及性、公开性、竞技性及休闲娱乐性的特性进行企业形象塑造、产品推广及公关活动等,相对于传统的广告形式更能消除人们的抗拒心理、容易接近,而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自然使体育与网络的结合成为一种必然。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为网络用户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越来越全面和更有新意的服务,也让商家看到了更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网络化时代体育产品的营销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互联网作为有效的营销载体,更具有包容开放性,更能满足体育市场的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在产品营销上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而顾客也将成为品牌形象推广的建设者而不仅仅是受众者。品牌与体育活动融合植入到网络化的体育展示平台,在营销方式上形成广告的多媒介立体整合与互动,其即时性和互动性优势促使新的互联网广告形态产生。网络化背景下,体育产品的营销策略应结合网络优势进行创新,需要拓展渠道、整合网络媒介资源、强化互动体验及进行体育产品主动开发,以便促成更好的营销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子华 《中国报业》2014,(24):84-85
十几年前甚至是几年前,相较于“分众”这个词汇而言,“大众”反而是更为大家熟知的。但是如今,“分众”在大家眼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分众时代与大众时代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分众时代是指公众的思想以及观念各不相同,不再受到社会总体舆论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分众时代迟早都会到来。在分众时代到来时,社会媒体必然会有一场变革,信息传播也会经历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媒介市场竞争的转型,从推销时代的以产定销到营销时代以销定产,媒体竞争不仅在于内容产品层面,更在于售卖策略层面。所以,媒体与广告商作为品牌联合体,如何实现利润增值,拓展运营思路,是电视媒体面临的问题。对于地区集中性品牌更如此,由此,以集中性营销手段来实现企业与媒体品牌共赢,成为一种选择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沈瀛 《成功营销》2014,(8):92-93
正众筹的不仅可以是钱,更可以是创意,在品牌年轻化正当红时,联想沿着自己的思路,在年轻人市场步步为营,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品牌逆生长路线。"众筹的不仅可以是钱,更可以是创意。"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暨云服务业务集团CMO魏江雷带着这样的理念走上"2014联想YOGA平板青春版  相似文献   

20.
随着消费者行为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照明企业需要积极采取创新的品牌营销策略来与消费者建立更深入的关系,并脱颖而出。但传统的照明企业往往忽视了品牌故事和情感连接的重要性,过度依赖传统广告模式,缺乏产品创新和个性化市场定位,限制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基于此,本文将探讨照明产品品牌营销的创新路径,包括重点突出产品特点、利用网络社交媒体营销、讲好品牌故事、分享教育和信息、品牌联合推广等创新策略,希望能让企业与消费者建立更强大的关系,并塑造照明产品品牌的长期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