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末金融危机、货币危机的频发引起了人们对货币危机的广泛关注,各国学者都试图通过对新兴市场的研究建立早期预警系统(EWS)以期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甚至于避免危机的发生。当今国际上较为主流的EWS除了1MF的官方模型之外,一些机构及非政府组织也提出了自己的EWS模型,其中最富有创新性的当属高盛的GS-WATCH货币危机模型。本文主要结合其它货币危机模型介绍了GS-WATCH的原理、效果,并对它及EWS进行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任美华 《东北之窗》2008,(22):20-21
危机,是危险也是机遇。美国金融危机便是如此。在给全球带来不少危险的同时,它也给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货币市场已经开始在世界各地发出声音——打破美元的霸权地位,日元、卢布、人民币攻势强劲,一场"三打一"的货币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幸运的美元起源于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使美元的强势地位黯然失色,但它无疑又是这场危机中最幸运的一个。在欧洲货币暴跌的同时,身处金融风暴旋涡中心的美元近期却持续走强。  相似文献   

3.
樊苗江 《开放导报》2003,(12):40-42
外生货币供给假设是主流经济学的货币教条 外生货币供给假设,即由中央银行决定货币供给和利率,是主流经济学货币理论的基石.这是因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在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凯恩斯在<通论>中采用了外生货币供给的假设.在主流货币理论中,货币供给理论描绘的是基于机械乘数原理的货币供给过程,而主流货币理论之间的差别或争论,主要是货币供应量与收入之间的联系强度与途径、货币政策的效力和传导机制上的不同解释.然而,外生的货币供给却是一个缺乏历史根据的经济学教条.  相似文献   

4.
5.
6.
货币乘数     
《山东建设》2005,(14):208-208
我们再来看一看乘数效应在货币领域发生的作用。商业银行首先接受客户的现金或由中央银行签发支票,形成了原始存款,原始存款按规定留一部分作现金,准备应付提存,其余则可用于放款和投资。假定法定准备金率是25%,某商业银行吸收原始存款1000万元,  相似文献   

7.
泰国货币可望晋级成为国际货币本刊讯世界银行正在评估泰国的资金情势,以检查泰铢是否可以宣布为世界市场一种国际货币。该方案已受到借贷国家的欢迎,因为可以选择任何需要的货币。目前世银计划再增加20种获广泛承认及有潜力的货币,泰妹是属于这些货币之一。世界银行...  相似文献   

8.
货币供应量     
《天津经济》2011,(11):81-81
一、货币供应量的定义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它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居民个人的投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当货币供应不足时,市场商品价格下跌,生产减少,投资乏力,经济紧缩;当货币供应过量时,市场商品价格上涨,生产扩大,投资强劲,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9.
货币新思维     
西方经济学之货币学说演变繁复,大浪淘沙,基本骨干是三大理论。一是决定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关系的货币数量论,二是决定汇率与物价(货币供应量)之关系的购买力平价理论,三是决定各国利率水平与汇率走势之关系的利率平价理论。三者共同构成当今各国货币政策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货币战争     
《上海经济》2010,(11):72-72
数周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处在口头大战的状态。自巴西财政部长吉多·曼特加(Guido Mantega)上月底宣布,一场"国际货币战争(international currency war)"已爆发,全球经济讨论不再由新闻业者,而是由政府官员们以战争般的术者,而是由政府官员们以战争般的术语在表达意见。  相似文献   

11.
论“亚元”—东亚单一货币的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莱 《亚太经济》2001,(4):8-11
本文利用“最适度通货区”理论,结合欧洲货币联盟建立的经验,对东亚实现单一贷币的有利及不利条件进行分析,利用相关数据说明“亚元”区启动的关键是缩小东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加快区域一体化步伐,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一系列有关东亚货币体系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末的支付技术革命将纸币货币经济带进了以无纸化货币为特征的新型货币经济形态。货币形态演进在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后向电子货币演化,电子货币的通行是人类支付方式和货币史上前所未有的根本性变革,对货币的概念和货币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战后初期,西欧一些国家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取消了战时实行的统制经济与物资配给办法,采取了放开价格、搞活市场等一系列措施,与此同时他们紧紧抓住稳定通货这一环节,奉行了比较严格的货币与财政政策,抑制了物价上涨的趋势.在这一方面,尤其是联邦德国在"货币改革"过程中及以后的一些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在放开价格、搞活市场的同时实现通货稳定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4.
全球性货币错配是全球经济失衡的货币表现,而以"美元本位制"为核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全球性货币错配的重要根源。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是加强国际间货币金融合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各国货币错配程度,以防止金融风险的扩大和货币危机的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15.
16.
文章选取我国1999~2014年的货币供给(M2、M1、M0)、准货币(M2-M1)、活期存款(M1-M0)及价格指数(CPI)的月度数据为样本,建立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及差分分析,研究货币供应与物价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M2由于含有大量非流动存款,对物价波动的影响不显著;M0因始终以现金形式存在,波动性小,加之非现金支付方式普及,对物价波动影响微弱;M1-M0具有较大的货币乘数,产生大量派生存款,对市场产生较强冲击力,对物价波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两岸经贸交流持续发展,货币合作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引入货币替代理论,对新台币的货币替代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货币替代程度很低,主要表现为需求方的货币替代。本文同时对港币的货币替代进行考察,并将其与新台币的货币替代比较。分析表明,港币可以采取货币替代的模式实现与人民币的货币一体化,但新台币不适合采取这一模式。笔者认为可以参考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模式来实现两岸的货币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夏建伟 《特区经济》2007,(12):65-66
货币替代、美元化与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所普遍面临的问题,三者都会对其宏观经济稳定造成巨大的不利影响。它们在现象上非常相似,相互之间的联系也非常密切,但是在本质上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形成机制等方面也不同。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央银行制度的确立是1983年9月,真正意义上的票据业务也是80年代初开始起步,再贴现业务是1986年开始在上海试点,因此对再贴现政策实践的回顾和分析,应该贯穿票据承兑、贴现和再贴现的全过程,以便对再贴现货币政策的现实选择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邵国良 《南方经济》2001,143(8):79-79
传统经济学各个学派的货币理论都是建立在“金本位制”的基础上,自1972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金本位制”的货币理论基础随之消亡,而到目前为止,这方面较全面系统的理论研究尚付阙如,全世界还没有任何一个学派较完善地提出一套“非金本位制”条件下的货币理论来作为各国发行货币的理论依据。由唐智勇博士花费十余年心血研究撰写的,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的《新货币论-权本位制条件下的货币实质研究》著作,堪称这一领域的创新之作,填补了自“金本位制”崩溃后货币理论研究上的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