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类对生态系统的日益重视和环境伦理学的不断发展,保护动物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此背景下,国内外民)法学界有关赋予动物以主体资格使之成为法律主体的主张也日渐增多,也有许多学者不赞成这种主张。但是随着《德国民法典》的修正,"动物不是物"的规定对整个法学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再加上环境伦理学有关动物成为权利主体的主张,似乎动物的传统法律地位面临着危机,动物取得人格权,成为权利主体的现实就在面前。但是,环境伦理学的主张并不能等同于法律学的主张,法律人格的扩张无法扩张至动物。因此将从传统民法学对动物的地位规定入手,介绍当今理论界主张的动物"权利主体论"及动物法律地位争议的焦点,同时对争议焦点进行分析,进而建议我国民法应采取的对策,以期对理论界有关动物的法律地位问题和民事立法中对动物特殊地位的确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笔者提出了根据国家法律人格分离原则,增添国家这一民事主体类型进行规定,以解决"主体问题",在物权法客体制度中,区分国家公产和国家私产,确定国家私产的种类、范围以及取得方式,以解决"客体问题"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现代民法必须通过其内在的关于人的观点才能得以理解。这种关于人的观点在康德伦理学中得到了集中阐述并被引入法律领域产生了法律人格概念。法律人格最终与伦理人格相分离成为了纯粹实证法的创造。由此,法人得以被实证法赋予了法律人格。 相似文献
4.
多重企业主体与法律人格之关系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多重企业主体法律人格定位利弊之研究,主张法律人格是前提,它决定了企业主体享有权利的范围,即权利能力,并且得出如果法律赋予某类企业以独立的法律人格,使之能够独立地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将会增强其在市场上竞争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6.
7.
8.
9.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本文从其内涵、法理学基础出发,通过考察我国立法的现状和漏洞,对完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2005年10月修订的新公司法在总则中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做了规定,但未在法律条文中明确其适用的相关问题,该制度于实践中将有被滥用之危险。为了该制度的规范适用,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论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公司法》源于法理和我国立法抽象,使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理解不一,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对该制度的滥用和误用。为完善该诉讼的良好运行,只要具体的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部门就有权提起否认之诉。审理人格否认之诉应当实行"折中的举证责任"规则,在民事执行程序中严禁适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人格否认后控股股东所负责任的性质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持谨慎态度并结合具体的国情研究该制度的具体适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动物致害责任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127条规定动物致人损害适用无过错责任,在受害人和第三人存在过错的情况下,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可以免责。新颁布的《侵权责任法》对动物致害责任规定更为具体,但是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把第三人过错排除在免责事由之外,对动物园饲养动物适用过错推定责任。 相似文献
18.
《公司法》的制定颁布使得公司人格独立制度与股东有限责任原则得以确立,同时也构建了公司健康运营和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力基石,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用公司独立人格及股东有限责任而规避风险,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况愈演愈烈。本文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探讨在司法实务中如何通过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来制约公司人格混同的情形。 相似文献
19.
公司解散中的法人人格问题涉及股东、董事、公司债权人等众多利益主体,阐释解散中公司法人人格属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解散中公司法人人格属性,目前学术界有清算法人说、同一人格说、拟制法人说、同一人格兼拟制说。本文分析了这些理论,在兼顾各方利益主体利益平衡和理论缜密的基础上,认为同一人格兼财团法人说更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