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智莲 《经济论坛》2006,(16):35-37
一、高额储蓄现象折射的经济社会隐忧据央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14万亿元。仅仅在一个多月后,这一数据被再次刷新,2006年2月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再创新高,达到15.12万亿元,同比增长18.3%。按照2.2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扣除20%的利息税,存款利率为1.80%。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月份CPI0.9%计算,减去通货膨胀率后的实际存款利率只有0.9%。即便如此,居民储蓄余额在2月份还是冲破了15万亿元的大关。很显然,无论是降息还是20%的利息税都无法抵挡人们执著的储蓄情结。15万亿元的居民储蓄存款,人们…  相似文献   

2.
顾伟 《当代经济》1999,(9):40-41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最近指出,年内将开征利息税。但是,围绕征收“利息税”利大、弊大等问题,社会各方仍然反应不一。客观分析征收利息税的积极影响,努力化解消极因素,是当前必须进一步认真研究的课题。 时机是否成熟? 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当前开征利息税是万事俱备、水到渠成。国家统计局官员严于龙撰文指出:开征利息税眼下是个好时机。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的一些官员也认为,我国现有的供求状况与前几年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即期消费不足,银行存款大量增加,实际利率较高,基本具备了对利息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条件。但也有一些…  相似文献   

3.
边一萍  何玉娟 《经济论坛》2006,(11):96-97,103
与个人利益休戚相关的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以下简称利息税),近来一波三折。先是商务部于2004年11月基于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出现上涨势头提出了“取消征收利息税”的建议,之后马上又有国税总局官员澄清近期有关取消利息税传言。事实上关于利息税去留问题的激烈争论自从1999年11月恢复开征利息税前后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在开征后的六年间人们也一直在观察和感受利息税所引起的各种变化。时至今日,宏观经济背景与五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相反的变化,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尤其是实际利率悄然转为负利率的情况,更是让很多人萌发了取消利息税的念头,显然利息税再次成为了税改之年的新焦点。在今天这种投资大幅度增长、非典型局部通货膨胀的新形势下继续征收利息税是否合理?本文认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背景下,利息税的征收在诸多方面显露了其弊短,因此建议取消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税。  相似文献   

4.
8月24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在会上作了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报告的主要内容就是,恢复征收储蓄利息所得税(以下简称利息税)。怎样看待利息税?笔者近日就这一问题走访了部分城乡居民、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一、城乡居民对征收利息税反应平平调查结果发现,广大城乡居民对征收利息税反应平平。他们认为,自己存款不多,相应的缴税也不会太多,况且,存钱的目的是为了“三防一保”(防灾、防病、防失业、保证资金安全),并不是以食利为生,所以对开征利息税不太在意。即使在开征利息…  相似文献   

5.
高伶  陈安国 《经济论坛》2002,(15):14-14
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起,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持续走低,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由1981年的0.84下降为1997年的0.64,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由1981年的0.92下降为0.72,1997年城乡居民合计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69。虽然政府为了鼓励居民消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连续七次降低银行存款利率、开征利息税,但居民存款势头有增无减。到目前,居民存款总额已突破70,000亿元人民币,且有继续上升的势头,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一、制约居民有效消费的原因1.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下降。近几年,虽…  相似文献   

6.
一、农业银行信贷资金使用效益低的原因 农业银行信贷资金使用效益低的原因很多,但由于我国经济生活中深层次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本文仅就负债经营中引出的问题作些分析。 1、利率倒挂呈现负差是根本原因。一是银行的利率同上涨的物价水平比较一直呈现负利率(应该是正利率)。二是存、贷款利率倒挂,长期存在负利差。据测算,1990年4月份利率下调后,农行存款平均利率为9.28‰,放款平均利率为7.64‰,农行在人行存款平均利率为6.6‰。1990年8月份利率再次下调,农行利率倒挂差额进一步扩大。原因就是贷款利率全面下调后即期执行,而存款利率调整面只占38.3%,各种定期存款在未到期前仍按原利率执行。以晋城市郊区农行为例,1990年全行各项存款1.5亿元,各种贷款余额1亿元,  相似文献   

7.
根据人民银行上半年公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6月未,企业存款余额已达到103832亿元,较年初增加8052亿元,同比增加2564亿元。在企业存款中,活期存款余额为67498亿元,定期为36334亿元。据调查,上半年我国企业存款大量增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快速增长的经济造就了企业存款强劲增长的大环境。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形势好于预期,国内专家原来预测经济增长高限不过9.2%;瑞银集团(UBS)亚太区首席经济师安德森预测中国2006年经济增长在9.1%左右。从今年的实际情况看,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长达到了令人惊讶的10.3%。高增长必将带来高效…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利息税短期内不应该取消,可以通过将利息税并入个人所得进行累计征收、调整税率以及增减优惠项目等来完善我国利息税的征收。  相似文献   

9.
近日财政部和央行将进行2012年第l期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招标。本次操作量300亿元,期限6个月(182天)。笔者认为,在短期内强烈的存款需求驱动下,将使本期国库现金存款利率维持高位。结合2011年四季度的招标情况分析,本次6个月的招标利率预计在58%-6S%之间。  相似文献   

10.
1996年4月30日以前,一年期居民存款利率为1098%,目前已经降至378%,而城乡居民存款余额却达到529万亿元,平均每年以500~600亿元的速度递增,仅1998年就增长了近900亿元。近几年人们的实际收入没有多大变化,而我国陆续出台的几...  相似文献   

11.
正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金融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0年广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269亿元,金融机构贷款1613亿元,而到2012年广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5 966.6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2 355.5亿元。金融机构存款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114%提高到了2012年的124%,提高了10个百分点。2012年金融机构存款增速18%,贷款增速  相似文献   

12.
1998年以来 ,国家连续出台了降低存贷款利率、开征遗产税、个人利息所得税、投资方向调节税减半、增加工资等一系列刺激消费、扩大内需、鼓励民间投资的宏观调控政策 ,储蓄存款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但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 1 999年 1 1月份发布的城乡居民储蓄调查显示 :国家出台征收利息税、增加工资政策后 ,如果物价上涨 ,选择提款购物占 2 7.4 %,比上次上升 5 .4 %;选择继续存款占 3 8.6%,比上次上升 1 .9%;选择购买其它证券占 3 4%,比上次下降7%。宏观调控政策对启动内需的作用开始显现 ,但对启动民间投资效果不明显。一、民间投资…  相似文献   

13.
李淼 《大陆桥视野》2006,(1):118-120
利息税改一波三折 利息税全称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主要指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存储人民币、外币而取得的利息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1950年,我国颁布《利息所得税条例》,规定对储蓄存款征收利息税。但因为当时我国人均收人较低,征收利息税没有实质意义,1959年停征了利息税。其后在198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个人所得税法》和1993年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再次把利息所得列为征税项目。但都因为当时个人储蓄存款数额较小,物资供应叉比较紧张,故再次对利息税做出免征的规定。时过境迁,我国从1999年11月1日起正是施行《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并规定开征税率为20%。  相似文献   

14.
这次利率调整,对于全国来讲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但对基层农行来说,却是面临一次考验和第二次转折。 1、这次利率调整对于基层农行来说是“伤筋动骨”的。以锡山农行为例,到3月底止,存贷款比率为61.6%,有13亿元多存款上存,而这次中央银行把对金融机构准备金和备付金存款利率由7.56%、7.02%降为5.22%,这样使基层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就减少一大块。虽然存款利率下调小,年平均只有0.16%,贷款利率调整大、年平均下调0.6%,但存贷利率差距缩小,资金成本相应增加,这又影响了一块利润。经  相似文献   

15.
最近,针对是否取消利息税再次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利息税“存”与“废”观点各异,论争激烈。一、不赞同取消利息税的观点中国社科院财贸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认为,对于目前有关取消利息税的讨论,赞同取消利息税的人主要基于两个原因:(1)利息税是在通货紧缩的形势下开始征收的一个税种,而现在宏观经济变成了通货膨胀的威胁,利息税已不适应宏观经济环境了。(2)利息税对富人和对普通百姓都按同一比例征收,没有起到收入调节作用,有失公平。他还认为,从财政税收理论讲,这些并不能成为取消利息税的理由。1.利息所得税在各国都是个人所得税的一个项…  相似文献   

16.
田家龙  郭爱萍 《经济师》2000,(11):185-185
去年以来 ,中行晋城市分行以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增强国有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 ,在山西省中行系统率先开展了职业道德教育。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 ,全行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 ,行风行貌有了明显的进步 ,各项业务呈快速健康发展势头。截止今年上半年 ,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达 18.5亿元 ,较年初净增 2 .1亿元 ,净增额市场份额达 37.2 % ;企业存款净增 1.3亿元 ,完成年计划的 137.4% ;储蓄存款首次突破 10亿元大关 ,外汇存款完成省分行下达全年计划的 2 80 % ;中间业务发展迅速 ,上半年国际结算业务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 30 % ,收益…  相似文献   

17.
王莺 《经济师》2000,(3):62-63
1999年 8月 30日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的决定。按照这项决定 ,我国将对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利息税。此后不久 ,国务院发布了第2 72号令《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于 1999年 11月 1日起正式实施。至此 ,政府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工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此次开征存款利息税 ,将有利于平抑畸贫畸富的悬殊对比、缩小高低收入家庭之间的差距 ,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从总体趋势看对资金的需求是大…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理财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人金融理财供求分析 (一)居民财富增长扩大理财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1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实际增长6.8%.2004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1.95万亿元.麦肯锡公司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有120万家庭拥有10万美元以上存款,占中国个人存款总额50%[2].资料表明,家庭年收入在6-10万元的中产阶层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19.
利率冲击与房地产价格波动的理论与实证分析:1998-2006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勃  高波 《经济评论》2007,(4):46-56
在考虑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利用中国1998-2006年的一年期存款实际利率、一年期商业贷款实际利率、存款准备金实际利率、中央银行实际贷款利率、实际再贴现率与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土地交易价格指数的季度数据建立误差纠正模型,使用协整检验、长短期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对中国房地产价格和各种实际存贷款利率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短期而言,中央银行实际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实际利率、一年期存款实际利率和一年期商业贷款实际利率对房价存在负向影响,一年期商业贷款实际利率对地价存在负向影响;长期而言,一年期存款实际利率对房价存在负向影响,而一年期商业贷款实际利率对房价存在正向影响。在现阶段选择适当的利率手段调控房地产市场,有利于保持中国房地产价格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1996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许多措施,诸如增加工资、取消保值储蓄、连续八次降息、征收高达20%的利息税、实行存款实名制等等,旨在引导、分流居民的储蓄资金,鼓励消费和投资,以扩大消费,启动市场,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地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措施目前收效不大。国内居民储蓄依然“高烧”不退,到2003年底,储蓄余额达11万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