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北京零点指标信息公司共同完成的<境外资本在中国社会中的融入度研究报告>,是对普通民众、外资企业中的普通职员、对外资企业较了解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政府官员等几个视角进行调查,针对的外资企业为欧资企业、美资企业、日资企业、韩资企业、港资企业和台资企业.  相似文献   

2.
汪巍 《经济师》2015,(3):110-111
中美金融合作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美资银行在华发展的显著特点是一进入中国很快便盈利,现美国金融机构普遍看好中国金融市场,美方愿加强同中方金融机构的交流;中国商业银行与专业银行则与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国外诸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使国际金融业务逐步走向国际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3.
中美金融合作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美资银行在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一进入中国很快便盈利,现美国金融机构普遍看好中国金融市场,美方愿加强同中方金融机构的交流;中国商业银行与专业银行则与包括美资企业在内的国外诸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使国际金融业务逐步走向国际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开始全面融入世界经济。近几年,国际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大规模进军中国,不仅进入的企业多,投资规模大,而且纷纷将地区总部迁入中国,掀起了一股不小的进军中国的热潮。据美国《财富》杂志日前公布的调查显示,有92%的跨国公司计划在中国设地区总部。  相似文献   

5.
陈芳 《时代经贸》2008,6(8):104-105
中国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和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建厂,它们实施研发、采购、人力资源、产品、销售渠道等本土化战略,全方位融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收益.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我国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参加国际竞争.因此,学习优秀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对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知识获取:企业"走出去"的目标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大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来说,国际扩张主要是为了扩大市场规模、控制关键资源、建立低成本生产基地、依靠领先的技术与管理知识在全球范围内谋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等.而对中国企业来说,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具体动因,既有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一致的地方,也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借助跨国经营获取先进知识,在当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过,这种知识获取方式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中国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其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在实施"走出去"战略过程中有效推动知识转移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进一步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信息化作为企业有效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手段,被我们所关注。而我们更多谈论的是大型企业如何信息化、如何上ERP系统,却忽视了中国有800多万的中小企业,它们占全部企业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左右;在流通领域中小企  相似文献   

8.
潘春跃 《经济论坛》2004,(24):42-43,40
中国企业融入国际市场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追求高额利润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组合的必然结果。作为全球化主体的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技术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是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跨国公司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9.
自主知识产权与企业"走出去"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与"走出去"战略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自主知识产权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提升中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水平的应对之策,从而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并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提供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10.
加快推进一批国有大企业集团成为国际一流跨国公司,是当前我国跨国公司构成中国有大企业占主体的现实所决定的,也是国民经济发展中国有大企业的地位、功能和使命所要求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就是要培育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对国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引导力和带动力、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具有主导权的国际一流跨国公司.推动国有大企业发展成为国际一流跨国公司,仅仅改善环境、创造条件远远不够,需要以培育国际一流跨国公司为目标引领国企改革,重点是推进商业性国企彻底实现市场化,使其成为目标商业化、股权多元化、治理法治化的全球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11.
晓鹏 《新经济》2003,(7):31-33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潜在的巨大市场,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调查显示,中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最热门的国家之一.日前,由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和杂志共同举办的一项国际商贸调查指出,9/10的在华外资公司的高层财务行政人员表示,计划于未来3年间扩展在中国的业务.此项调查清楚地反映出,在全球经济开始复苏之际,跨国公司将中国视为世界上主要的增长市场和最有价值的投资场所之一.并购是当今全球跨国投资中最重要的方式.据统计,全球跨国投资的80%以上是采用跨国购并的方式进行的.由于各种原因,中国以并购形式吸引外资的比例不到10%,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当大,中国正采取多种措施来推动跨国并购的发展. 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具有相当大的投资价值,通过购买金融不良资产的方式实现对中国企业的并购是收益高的一种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季红 《经济导刊》2001,(6):18-23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初以来,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纷纷投资中国,能否请王教授给我们谈谈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现状? 王志乐:20世纪90年代,美国、欧洲和日本企业先后进行战略调整和管理改革.跨国公司纷纷把经营重点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从价值链的生产制造环节转向研究开发、营销和售后服务环节.这时,中国加大了开放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在<境外资本在中国社会中的融入度研究报告>中,台资企业的多项指标排在最末,显得融入度不够.  相似文献   

14.
陈芳 《时代经贸》2008,6(5):104-105
中国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和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的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建厂,它们实施研发、采购、人力资源、产品、销售渠道等本土化战略,全方位融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收益。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我国企业也纷纷走出国门参加国际竞争。因此,学习优秀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对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际直接投资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走出去”战略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性选择,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分析跨国公司战略调整的方向,有利于我们调整对策,掌握“走出去”发展的主动权。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当前,跨国公司把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重组、精干主业、分离主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的重要目标,在业务重组、管理变革和积极发展战略联盟等方面进行了战略性调整。1.跨国公司的业务重组跨国公司的业务重组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仍方兴未艾。近年来,世界排名前列的跨国…  相似文献   

16.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两国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在短期和长期内均是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在促进美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美资企业仍然具备很强的投资动机,中国在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位将不断提高。因此,中国稳步扩大引进美国直接投资必须同如何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优化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结构,引导其向知识化和技术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关于跨国公司CSR战略营销行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培枫 《经济问题》2007,330(2):74-76
公司社会责任(CSR)在目前纷纷被跨国公司大力宣传并付诸实践,并藉此作为自身营销战略的重要行为之一.研究这些公司关注CSR的原因及营销战略,对中国企业在融入国际经济环境的过程中,构筑符合自身特色的CSR战略,提升自身形象,建立品牌知名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Markusen and Venables(1999)的分析,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企业之间除了"技术溢出效应"外,还可以通过"利润溢出效应"(Pecuniary Spillover)促进东道国企业发展.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36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不同行业跨国公司对本地企业进入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多数的行业中,跨国公司对本地企业都存在正向"利润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9.
从跨国公司"技术锁定战略"审视其"独资化"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近几年 ,跨国公司纷纷对其设在中国的合资企业追加投资或者对中方施加压力要求增资扩股 ,掀起了一股合资企业独资化的浪潮。本文试图从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实施“技术锁定”以及“独资化”等战略的共同目的中来探索中国企业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0.
葛丽芳 《技术经济》2004,23(2):25-27
对企业寿命问题的调查研究表明,不同类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为:《财富》全球“500强”为40~50岁;跨国公司为11—12岁;中国集团公司为7—8岁;中国中小企业为3~4岁。有美国学在分析多数公司的兴衰历程后,发现世界各国企业发展中有两个衰亡率很高的时间门槛:10年左右和40年左右。10年左右死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