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能源是世界众所关注的问题,是人类生存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随着各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地球上的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都面临着日益紧张的形式,能源危机的趋势无可避免,尤其是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面临着枯竭的危险,而随着人类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采暖通风技术的出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但是从节能的角度来看,采暖通风需要浪费大量的能源,本文就对如何降低建筑采暖通风的能源浪费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地球气候变暖.人类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甚至沿海有些地方马上面临被水淹没的命运。科学家认为。气候变暖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放过多造成的。近代以来.工业革命带来了生活便利之外.还带来了能源的极度消耗。而到目前为止的几百年。石油一直是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石油的利用.使得大量的与碳有关的废气排放到空气中。  相似文献   

3.
人类上百年来一直主要依靠煤和石油为主要能源发及经济,提高人类自身的生活质量。煤和石油这两种能源也确实使人类的经济得到了起来越快的发展.人类的生活质量也确实大大提高,它们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但是人类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由于煤和石油对环境的污染,地球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趋恶劣。为此,我们正在竭力寻找和开发新】的清洁能赢,采取代给我们造成环境污染的煤和石油:建设水电站.开发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和海洋能以及生物能等。在这里,笔者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研究.认为可以开发出一种新型能源;人体能泪。相…  相似文献   

4.
石油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树立正确的石油安全观、正确看待我国石油安全问题,是制定石油安全战略,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基础。中国石油安全形势在国际环境中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采取积极措施,规避石油安全风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中国油气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石油运输面临进口来源多元化程度低、运输方式单一、海上运输能力薄弱、国内承运比例低等问题,石油运输安全面临诸多隐患和严重威胁。“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全面推进中国石油运输安全带来新的机遇,“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应积极推动能源国际合作,多元化石油进口来源;加强管道建设,多样化运输方式;提高国内石油开发储备能力,优化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石油是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石油进口依存度的增加和油价的频繁大幅波动、进口来源过于依赖中东和进口运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的现状,使我国石油进口面临巨大的风险。为此,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实施多元化进口战略;积极开发利用全球石油资源;大力推进节能和能源结构调整;积极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以化解石油进口风险、确保石油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7.
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相远  李亮 《经济师》2005,(9):246-247
当前,世界能源的突出问题是如何确保石油的可靠供应,能源安全集中反映在石油安全问题上。我国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对石油的依存度不断提高,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石油资源环境。文章针对我国面临的石油供需形势,提出了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石油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能源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世界油价的不断攀升,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石油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在陆地油气资源日渐枯竭的背景下,开发海洋油气资源已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四大海区中南海不仅海域面积辽阔,而且油气资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开发南海资源,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维护国家海洋权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南海开发步伐,不仅需要国家从战略层面制定中长期规划、加大开发力度,而且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深海勘探、生产和运输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还要妥善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致力于最终解决南海争议的同时,探讨共同开发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资源禀赋制约,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中国石油面临供给安全、价格安全、运输安全三大风险,能源安全面临新挑战。规避风险,化解挑战,确保能源安全,必须多管齐下保障石油供给;控总量、转方式、调结构、降低能源压力;综合平衡实现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石油装备企业的在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尤其近几年石油危机的不断加剧成为影响每个石油装备企业发展的因素,面对着当前紧迫的形势,石油装备企业的审核工作的转变是当前石油装备企业工作人员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油田石油装备企业工作人员面临的各种矛盾分析,对石油装备企业内部审计转型提出思考,为是由石油装备企业实现有传统的财务审计逐步朝着管理效益审计的延伸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历史过去的125年里,人类已经消耗了一万亿桶石油,按现在的速度,今后30年就将消耗一万亿桶石油。这是对石油短缺的一个严重警告,而全球范围内爆发的温室效应、酸雨、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也是对人类破坏环境的惩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油价持续低迷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双重压力下,石油产业发展进入相对困难时期:投资增速减缓、业务量减少、盈利能力下降。经济新常态下,依靠要素驱动实现石油产业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必须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转变。然而石油产业实现内生型创新驱动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为此,石油产业应把握世界石油市场再平衡机遇;树立能源——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新理念;实施成本控制策略;建立健全创新体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实现我国石油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昕雁 《经济师》2010,(6):179-180
文章从工作实际出发,总结了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是石油企业审计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阐述了石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加强石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反复易变的经济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变化中常常伴随着风险。像华尔街银行的紧急救助计划,墨西哥湾石油的泄漏.数不尽的产品召回事件都支持着这样一种观点:如果不充分考虑到人类行为和组织文化的作用,即使是最复杂的风险管理模式也会面临失败。  相似文献   

15.
随着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要求,本文针对我国当前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特点,分析目前我国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新挑战,同时提出针对性的有效改善的举措,希望可以为我国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有序...  相似文献   

16.
廉仕信 《经济论坛》2004,(22):140-141
传统石油企业面临这样的困境,管理体制层次多,运行机制不适应发展要求,产业结构不合理,装备水平不高,管理水平一般化,开拓市场能力较差。在市场化经营和国际化管理的新的竞争发展时期,石油企业的发展面临新的转折。  相似文献   

17.
李瑛 《经济师》2010,(2):40-4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石油供需矛盾逐步突出。由于储藏量及勘探量的差距,中国已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且石油产量与消耗量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如何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受石油高价和短缺的制约是中国石油安全的核心内容。文章介绍了我国石油现状与背景、回顾了我国石油体制与机制的变革历程,特别是我国现行的石油定价机制的形成背景,以及面临的国际油价上涨的严峻形势,提出了相关的思考与对策:实行"进口源地"和"运输线路"多元化战略;建立石油战略安全保障体制,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增加探明储量;开发石油替代能源,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立节约型石油消费模式,提高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世界石油危机背景下的我国能源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上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石油危机的困扰.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石油危机必定会对我国的能源安全以及石油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研究世界石油危机背景下我国的能源安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此为切入点,文章通过分析国内外石油供求及波动趋势,对我国石油安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的能源安全受到了一定威胁,但仍能维持;但如果进口保持现有趋势,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保障石油安全将面临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9.
以当今世界经济趋势,短期内石油仍然处于工业命脉的地位.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中美石油进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局面.运用大量统计数据说明全球石油能源形势并分别介绍近几年中美石油进口量和石油来源结构,分别站在中美各自角度分析两国石油进口的竞争态势,最后介绍中荚石油企业的国际经济合作的几种可能方武.  相似文献   

20.
我国石油储备发展的审视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是当今世界第一大能源,维护其安全供应已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世界石油市场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国家。同时,中国石油对外的依存度也逐年扩大,石油安全已成为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根据我国国情建立科学完备的石油储备体系是保障石油安全的重要条件。本文从我国石油资源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建立石油储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介绍了我国石油储备的发展情况。在总结和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石油储备经验的基础上,从石油储备立法、石油储备结构完善、石油储备资金筹集等多个角度提出了我国石油储备体系建设的发展建议。同时也指出逐步建立石油期货市场,分散购油风险,石油行业的市场化改革等,都是中国石油储备战略所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