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B2C的规模越来越大,以B2C为主导的电子商务时代开始到来。B2C将要开始取代C2C占据电子商务领域的鳌头。未来的电子商务,B2C将会有更光明的前景,本文详细分析了未来几年B2C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第三方网上支付:难成B2B宠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小芃  吴玮 《经济论坛》2006,(13):56-57
B2B模式在电子商务中的主角地位和大金额的交易量,使支付领域众商家一直对之“虎视眈眈”,无论是第三方支付厂商还是各大银行,都力争向B2B电子商务的交易平台进军。但B2B电子商务中,目前只有极少的交易走的是在线支付,这个现象开始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据《200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增长迅猛,网上成交额由2004年的3500亿元升至2005年的5531亿元,增长58%。B2B占到整个电子商务市场份额近98%,而B2C和C2C合计不到2%。随着电子商务等对网上支付的需求增强,第三方支付平台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据iResearc…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品交易搬到了网上,C2C电子商务更是将传统的商业模式从B2B和B2C扩展到了C2C,而C2C电子商务平台正是为了给打算上网进行物品买卖的人们提供一个发布和获取信息的平台.因此,以C2C电子商务平台盈利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发展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吕伯望告诉记者,从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电子商务的发展始终是滞后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前十年,电子商务这门课是缺失的.直到2007年,才补上这门课."说这番话,吕伯望表情沉重,满脸痛惜. 而国外的状况则是,自互联网出现以后,C2C、B2C就天然地成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生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电子商务可能是第一波互联网高潮时最重要的泡沫组成部分,就像现在的分类信息和交友网站一样.但事实上,网上购物是互联网最主要的应用形式之一.在经历了多次的淘汰后,目前还生存着的电子商务网站,都有其生存的价值.在中国,以C2C网站易趣和淘宝最为风光,B2B网站阿里巴巴,B2C网站当当网和卓越网也成了电子商务的品牌.  相似文献   

6.
杨超  赵昆 《经济与管理》2010,24(8):89-92
从B2C电子商务发展策略角度可将其分为典型B2C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型电子商务和整合型B2C电子商务。从购物返点、购物导购、购物搜索引擎、购物辅助支持等方面可体现不同发展策略下服务模式各自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温雅欣 《当代经济》2016,(1):122-123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逐步加快,科技服务业占服务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大,其发展模式与发展前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介绍了基于电子商务的中国科技服务业创新平台模式,分析了B2B、O2O、B2C与C2C等电子商务模式在科技服务业的可行性与优劣势,从而为科技服务业的市场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大体上来说电子商务的标志性行为是B2C,所以B2C的发展状况一直受到业界的关注,就B2C而言不存在缺乏市场的问题,就中国电子商务网络零售业(B2C)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对网络零售业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中国电子商务网络零售业未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1.电子商务概况。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贸易方式。现有电子商务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B2B;B2C;C2C。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实现了全程的数字化和虚拟化,与传统的交易方式相比更加隐蔽化,和现实生活当中的传统商务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在新的商务模式下,税收征管工  相似文献   

10.
中国B2C电子商务支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方法,通过分离B2C电子商务网上支付方式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得到了消费者对网上支付的接受程度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B2C电子商务网站的信任程度、消费者对虚拟支付安全性的认可程度和不同支付方式之间交易成本的差异等因素的结论,并据此解释了中国B2C电子商务支付方式现状的成因,指出中国B2C电子商务网上支付方式目前尚未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是虚拟支付的交易成本过大,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的网络购物已经开始步入相对成熟的阶段,当前以B2C模式的电子商务发展尤为迅速,市场份额逐年提高,必将成为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核心及理论研究的重点。相关研究表明,以SERVQUAL模型为代表的传统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对于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的评价缺乏足够的信度,因此对于B2C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的评价研究也就有待进一步深化。本文对当前涉及B2C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的相关研究进行了重点介绍,总结了这些研究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B2C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的研究需要发展的方向,以期为B2C电子商务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使得我国消费者购物有了新的途径,相继出现了C2C、B2C、O2O、C2B等电商模式,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资料收集分析和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B2C电子商务的主流发展模式作一分析,并针对现阶段B2C电商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有助于促进我国B2C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当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电子商务这一模式的产生与崛起,延伸发展形成了B2B、B2C、C2C等几种模式。更没有谁会想到服装和电子商务这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干的名词,会紧密结合在一起,给素有中国服装中心之称的常熟服装城带来如此巨大的革命性冲击。  相似文献   

14.
王汉 《经济论坛》2011,(7):178-181
目前,电子商务流行B2C和C2C两种模式。本文通过建立二者的效用函数模型,比较得出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当C2C平台上存在非乐观预期的卖家过多或B2C平台上存在规模经济时,B2C模式要优于C2C模式;而当考虑到信息不对称现象及对产品质量的把握时,C2C模式又优于B2C模式。结合实例分析,并从发展趋势来看,伴随而来的将是一种全新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一个跨模式融合的平台将是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趁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对于方便快捷的网上购物的兴趣越来越大,从而使得电子商务的发展迅猛。其中B2C的发展以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都不客人们忽视.凡客诚品是中国上B2C领域收入规模前四位的企业之一。本文根据2010年现有的数据和有关文献上,分析凡客诚品的营销模式,成功之处和弊端所在,并对B2C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发展至今天,已为社会大众所熟悉和广泛使用,各种电商模式如B2C、C2C、B2B都发展至成熟期,包括如电子支付、物流、信息反馈等操作模式和规则体系相当完善,但电子商务还有继续变革的空间,随着利益链的竞争和兼并,产业上下游相互控制整合,资源要素进一步集中上移,最终制造商将直接参与并掌控电子商务,取消中间流通环节,实现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易对接,拥有最彻底的边际效益和成本优势,这就是M2C电商模式,作者认为这将成为未来主流的电商模式.  相似文献   

17.
B2C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依赖:跨国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和互联网宽带技术迅速普及的背景下,世界网上零售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然而,各国各地区在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美国等5个发达国家的B2C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了原有零售业环境对新的电子商务发展路径产生的潜在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中国的B2C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8.
B2C(Business to Consumer)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目前B2C的交易额虽然不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额,但从长远来看,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交易将取得长足的进展,并将最终在电子交易领域占据重要地位,B2C永远都是电子交易中最活跃的一部分。近两年B2C在我国飞速发展起来,各种类型的网站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的商品,但是,由于我国的物流管理体系还不完善,跟不上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以致形成了配送瓶颈,制约了B2C业务的发展,所以研究B2C中的物流管理模式是极其必要的。从根本上来说,物流电子化应是电子商务概念的组成部分,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过程,电子商务过程就不完整。一、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电子商务的运作过程如图1所示。电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发展迅速,我国上网者数量达到4.2亿,电子商务规模不断增加,B2C电子商务的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电子商务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统一,因此,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必须制定相应的物流战略.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战略可以有三种选择:以面盖点策略、由点及面策略、点面结合策略.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发展迅速,我国上网者数量达到4.2亿,电子商务规模不断增加,B2C电子商务的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电子商务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统一,因此,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必须制定相应的物流战略.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战略可以有三种选择:以面盖点策略、由点及面策略、点面结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