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教育要先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大批适应西部开发需要的各类人才是当务之急,西部开发中,要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吸引、留住国内外各类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大开发贡献力量,为此,笔者拟对如何培养高素质的财政经济管理人才谈点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2.
人才开发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才进行发现、培养、提高、使用、激励、保持。要明确企业人才开发的目标,转变观念,把人才开发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战略,加大企业人才开发的投入,建设学习型企业,建立健全人才开发机制,保证企业人才有效开发,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
政府虽然在人才开发中居于主体地位,但人才是一种特殊的客体.人才开发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政府对人才的特征应有清楚的认识;政府要走出人才开发的种种误区;政府开发人才应从社会需要的实际出发;政府开发人才应承认和遵循联系的条件性,而不能不顾及社会条件,随心所欲;政府开发人才应考虑到人才的时效性特征,注重黄金年龄人才开发;政府应按市场经济规律来运作人才开发.  相似文献   

4.
金融业是高智商行业。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自从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以来,金融领域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竞争的手段一是高薪,二是提升发展的机遇;而在国有商业银行,一方面存在大量冗员,使业务经营背上沉重的包袱,另一方面高素质人才严重匮乏,尤其是操作型全方位人才、高级专业人才和高级研究人才,使业务发展缺乏前瞻性和超前性,所以工商银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重点抓住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三大环节。  相似文献   

5.
步入新世纪后,世界资源开发的重心已由物力资源开发向人力资源开发转移,竞争也随之转为人才、智力的竞争。人才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谁能在人才资源上占有优势,谁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获胜。对于金融业来说,在金融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实施科技人才开发战略、为金融系统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6月9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就要看我们党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素质的领导人才。当今和未来的世界,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这种人才竞争是全面的,包括领导人才在内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才,都面临着各种竞争和斗争的人才,都面临着各种竞争和斗争的检验与考验。……衡量一个干部是否符合“德”、“才”标准,既要看本人的素质,更要看工作实绩。……培养,在干部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多种方式。理论教育、学习是培养,基层锻炼是培养,使用也是培养,而且是更重要的培养。从积累领导经验的角度讲,使用是最好地培养,是提高和识别干部的最好方法”。入世后,保险人才的竞争、斗争也将决定我国保险业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有否保持强盛不衰的根本性问题。由于我男内保险曾停办二十年之久,因而保险业不同于金融业的是:保险人才整整缺了一代人,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极其匮乏。根据国家人事部研究结果,目前我国高级金融保险人才列为严重短缺四大类关键性人才之一;一般的金融保险人才也列为明显短缺的十类人才之.匠主要因素归结为五个M:Money(资金);Men(劳动);Market(市场);Managerk(经营管理);Mechanism(机制,如激励机制或约束机制)。哪一个M最重要呢?五个M各有作用,但第四个M则对企业前途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积极培养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因为一个企业兴衰很大上取决企业高层次领导的素质,在现代企业的制度中,财产的终极产权虽是投资人或持股人的,但有效的操作、行使则在领导层,其素质的高低、成就的大小,往往决定了企业的成败,从而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盛衰。如果说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那么可以说,企业家或领导层的培养和成长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最为关键的是人才开发与利用。实施开发中的金融教育,必须建立现代化的人才观、价值观,西部金融人才的培养重在开拓、创新,建立金融教育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8.
银行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战略管理上的竞争,改革和完善陈旧的用人机制,已成为银行当务之急。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建立有效的农行人才开发战略和科学的用人机制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创新。  相似文献   

9.
加快商业银行人才现代化进程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裘清 《现代金融》2001,(5):18-18
为迎接WTO的到来,加快商业银行人才现代化的进程极具强烈的现实意义,这不仅需要提高和更新商业银行人才的知识“含量”和结构,更重要的在于,必须重构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配置体系,建立一个与责权利相统一的人事任用制度和人才的优胜劣汰机制,尽快提高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以适应金融竞争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0.
竞争时代,实际上是人才时代,会用人、用好人,营造一个能让人才脱颖而出的宽松的用人环境和科学的用人机制,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最后,笔结合工作实际,对全市农行大学生培养使用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11.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拥有了人才,就拥有了竞争能力,就能衷心得事业的兴旺发达。随着入世步伐的加快和外资银行的快速渗透,中国的金融业必须尽快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优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方能从容应对各种冲击和竞争。笔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培养金融人才必须建好“五大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地税大业,人才为本。实施人才兴税战略已成为地税事业跨越发展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推行“人才兴税”战略是关系到地税跨越发展的重大课题,必须以强烈的现实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坚决冲破一切影响人才发展的陈旧观念,坚决冲破一切束缚人才发展的不当做法,坚决冲破一切禁锢人才发展的体制障碍,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发展壮大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3.
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集中地表现在创新上,创新的关键之处在于人才。本文就创新人才与能力、创新人才的开发与培养等问题作一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
张涛  陈丽莎  赵玉华 《中国外资》2009,(14):244-244
人才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面对21世纪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瞻远瞩、放眼未来,树立与时俱进新理念,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开发新机制,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5.
西部目前的总体状况和条件与东部相比,不具备优势。为创造西部地区的发展条件,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向西部流动,逐步将西部资源优势化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从而促进西部大开发实现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16.
人才流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人才流动的结果无论对人才本人、单位乃至国家,从根本上说都是有利的,恩格斯指出:“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而且还可以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人才创造发挥聪 明人智的机会和条件,也只有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开发,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世元 《西安金融》2001,(2):57-58,47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从一定意义上也是人才的大开发,要把开发人才资源放在头等位置,最大限度地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高人才资源的使用效益,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西部大开发中起着支柱性作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为西部金融业的大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难得的机遇,探讨金融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充分挖掘人才资源,合理利用人才资源,大力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促进西部金融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林军  罗灿 《金卡工程》2010,14(2):252-253
中部地区是人力资源大省,但人才数量相对不足,并非人力资本大省。因此,促进中部崛起,就必须认真分析影响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各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培训事业,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为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全面繁荣作好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后农行的人才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外资银行将突破区域和数量限制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 ,他们会用高薪聘请、委以重任等优厚条件来挖掘我国优秀的金融人才 ,人才的开发和管理将会成为国有商业银行一个显著问题。因此 ,如何开发、使用“人才”这一重要的资源 ,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推动银行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已是农行目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这就需要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确定人才开发战略。  一、加入WTO后农行面临的挑战(一 )来自人才流失的压力加大。可以想象 ,我国加入WTO后 ,商业银行的人才流失情况会进一步加剧 ,外资银行不…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管理学认为:人人是人才,即人人是金子。而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中,让金子发光,让人才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靠的是实施有效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