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德翠 《特区经济》2011,(10):85-87
RTA争端解决机制是保障RTA正常运行的核心,我国参与制定的RTA中也基本上包括了争端解决机制的内容。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参与制定的区域贸易安排下的争端解决机制规定,在实践中更好地保障和维护各缔约方在协定中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
经济合作有天然的内在条件20世纪90年代,全球兴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两个最大贸易集团的区域内贸易,已经占全球贸易的1/3。长期以来。东北亚各国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是依靠外部需求拉动  相似文献   

3.
建立合理的税制结构,是改善税收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关键着眼点.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税制结构的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合理性大为提高,但其不足之处仍然需要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了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力加强中越双边经贸合作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进一步维系和发展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物质基础与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欧盟在一体化的每个阶段都制定相关法律加强内外部的交流与合作,并使一体化不断地向更高的形式发展。借鉴欧盟地区政策的经验,规避其地区政策的失误,促进在长三角地区进行区域治理实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区域经济合作,客观上需要有一套紧密的制度性组织机构为各成员提供一个经常性的谈判和仲裁场所。为保证制度性组织机构行使权力,欧盟要求各成员让渡部分经济主权,由超国家机构统一调控。长三角地区为实现一体化的目标,也可以尝试成立一个在中央政府协调下的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加强区内协调和区外合作与发展。同时,长三角通过建立以产业、资源和地域为特征的区域协调发展基金或者通过制定区域政策所进行的利益协调,可以避开人为分割市场的行政地域划界,从而通过共同权力干预资源配置,进行全局和整体整合。  相似文献   

6.
一、文献回顾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区域金融理论是我国学者推动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而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是区域金融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范方志、张立军(2003)把我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分别研究其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得出金融发展水平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并进一步影响经济发展的结论。支大林、祝晓波(2004)拓展了范方志、张立军(2003)的研究,提出了开放条件下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理论模型。叶耀明、  相似文献   

7.
李霰菲 《北方经济》2012,(19):52-53
乡村旅游又称为农业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乡村风貌、农村生活与农俗风情为主要载体,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依靠山水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发展起来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尝试乡村旅游的模式,主要是利用自家的庭院为游客提供吃、住、玩的一条龙服务。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非常迅速,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乡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乡村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2l世纪我国旅游业新的成长点。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问题日益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进行积极探索。这些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对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的分析:(2)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研究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中基于产业集群建设、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地方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地方整合: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成因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静 《北方经济》2005,(4):73-7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扩大.这种状况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中央的高度重视.内蒙古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也呈现加大的趋势.针对内蒙古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内蒙古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不尽相同的理论解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生态环境决定论"、"交通条件决定论"、"人力资本决定论"、"资本投入决定论"和"制度因素决定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服务业将逐渐取得国民经济活动的主导地位.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扩大国际服务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改善国际贸易地位,提高经济效率及国际经济竞争力,乃至增加外汇收入、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程永林 《改革与战略》2008,24(10):147-151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为合作各方提供了有效的利益交换和利益补偿的平台,在面临国内区域发展战略调整和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发展的挤压与竞争的战略形势下,相对于长三角地区稳妥渐进的诱致型与中央政府强力推进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整合模式而言,泛珠三角区域的整合与发展有沦为短期行为的风险。为有效摆脱地区利益冲突与合作困境,推动泛珠三角区域整合的内在动力机制是谋求通过内部融通与制度安排以及利益协调来实现区域的整体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2.
常生群 《北方经济》2009,(17):48-51
一、引言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的农业种植结构和供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粮食性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降低,而效益农业、出口农业的收人在农业总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浙江省的个别区县,如嵊州、奉化等,当年的农业出口收入占总农业收人的比重已经分别达到40%、50%以上,一批优势农业的出口收入占其总收人的比重也达到较高的比例,如茶叶、罐头和水产品等.  相似文献   

13.
清远是环珠三角范围内临近珠三角最近的一个城市,属于广东省经济后发展地区。要实现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清远就必须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从基础设施、产业、政策等方面融入珠三角,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出发,理论分析和论证了清远市推进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和促进自身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实现该目标的相关基本路径和战略选择,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政府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21世纪初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伴随着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21世纪初中国区域经济赢得普遍发展:现代制造业发展速度普遍开始快于传统制造业:四大区域开始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城市群和城市化地区开始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空间依托:全国性高速交通系统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了基础性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描述穗港澳三地产业结构演化成长基本轨迹的基础上,探讨三地产业内部的关联性及其传导机制。并应用新经济地理理论模型分析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经济全球化对以广州、香港和澳门为中心城市的“大珠三角”区域的社会福利状况的影响,以进一步揭示全球化下穗港澳三地产业联动和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最后,结合穗港澳三地产业内贸易的动力特征,引入内生交易费用与区域分工的市场运行特点,揭示“大珠三角”区域经济向“产业内自由贸易区”演进的一体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目前阶段必然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艰巨历史性任务。区域协调发展是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本质要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就是抓住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把握了一次绝佳的发展机遇;区域协调发展助推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的层次和水平需要打造体制、机制“杀手锏”。  相似文献   

17.
从“泛珠三角”的合作发展探讨区域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来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截至2003年全球区域经济合作协定数量已接近300 项。顺应这个趋势,我国在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中,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并取得进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宣布将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  相似文献   

18.
耿立民 《中国经贸》2014,(20):41-42
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为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知识和技术支持,对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为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本文通过驻保高校对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说明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是可行和必要的,并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给出一些促进地方高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末,大学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型转变,全国迎来了大学校园建设的高潮。经过高等教育急剧扩张之后,大学城逐渐回归理性。而今时代赋予大学城崭新的含义:一方面大学城已经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方重要阵地,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的主要形式之一;另一方面,这些大学城与城市密不可分,成为城市整体功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张三喜 《特区经济》2011,(7):220-2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所探讨的焦点,虽然不同的学者因为研究的层面和所选取的数据以及计量方法差异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但大多数研究者都一致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严格的正相关关系。然而,新疆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新疆经济的增长,因此研究新疆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以新疆为例,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新疆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