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何伟  陆琰 《河南经济》2001,(2):55-55
90年代以来,以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为代表的一批区域经济集团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区域经济集团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2.
考察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典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历史沿革与运行机制,结果表明,非传统收益是多数区域一体化协定考虑的重要因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要重视非传统收益及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构建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探索出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区域合作也在蓬勃发展,世界及地区性的区域组织也被广泛建立,如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东盟等.我国也相继成立了一些区域经济组织,如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等.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期对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经济合作有天然的内在条件20世纪90年代,全球兴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两个最大贸易集团的区域内贸易,已经占全球贸易的1/3。长期以来。东北亚各国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是依靠外部需求拉动  相似文献   

5.
张天桂 《亚太经济》2008,(2):109-113
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的有效运转,有赖于同自身目标相适应的组织架构的合理设置和运行规则的严格制定。由于建立之初的全球经济环境并不相同,各自的目标也存在一定差异,加之处于不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层次,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机制均拥有自身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开放性区域经济合作:一种新的世界经济合作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0年代以来,开放性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崛起,表明国际经贸合作出现了由多边形式与双边形式相结合的趋向。文章分析了开放性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动因,以及世界“三区三对成三角”的格局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亚经济合作区域的基本特征。同时,还分析了开放性区域经济合作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合作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欧洲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在成功运作的形势下,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却相对比较缓慢,这与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潜力是不相称的,也使得东亚地区在与北美及欧盟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相似文献   

8.
一.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一)区域经济与区域整台就区域经济研究的对象而言,"区域经济"涵括两个范畴的研究:一是,针对单一国家内部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问题,寻求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策略研究;例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地区经济计划等。二是,超越国家地理概念的区域经济整合;例如:图们江开发计划、东盟东部成长区(EAGA)、世界3大区域经济组织等。区域整合是当前及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目前世界3大区域整台体分别为: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以及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三者中,…  相似文献   

9.
过去10年来,日本和韩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促进了中日、中韩双边贸易、特别是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的迅速发展,但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东北亚的区域内投资和区域内贸易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中日韩三国政府应积极加强制度性经济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良性互动,为进一步繁荣东北亚区域经济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东北亚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正使其逐步成为继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经济力量,但与后两者相比,东北亚区域内市场的发展明显滞后,区域内投资比例偏低。面对地区主义的挑战,中日韩三国应加强政府间的制度性合作,充分发挥区域内投资对经济一体化的促进作用,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向更高层次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几乎所有的国家或地区都同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合作。自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为推动战后欧洲重建而进行区域合作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席卷全球,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已超过100个(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方共同市场等),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同时,在各个国家内部,为了协调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许多内部经济一体化组织也纷纷建立(如美国5大湖城市带、日本的东京-大阪-神户经济圈等)。早在20多年前我国就提出了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一、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的整体构想(一)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区域经济合作的形式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有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或称经济共同体、经济同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东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都已经发展到自由贸易区的阶段,而欧盟已经达到最高阶段,即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显然,要在可预见的情形中,中日韩经济合作的形式最多达到的是自由贸易区的情况,所谓自由贸易区是指这样一种状况,参加贸易区的国家对内取消关税,对外保持独立的关税。意思是三方之间的贸易可以自由进行,而对外贸易则与从前一样。这种形式应当是三方合…  相似文献   

13.
喻锋 《珠江经济》2008,(10):50-57
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衡量区域一体化成效的一项具体和关键指标。与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下的区域发展政策和政府间合作框架不同,当今欧盟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已经由单一的经济动因驱动转向追求包括一体化的政治发展和社会聚合在内的综合性目标,欧盟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已经在欧盟治理的宏观范式中实现了治理取向的转型,以公平、凝聚与趋同为价值诉求,从政府管理逐渐导向了合作治理的路径,从单纯的政府间主义迈向了超国家主义和区域间主义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欧盟经济区、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区等三大区域,已成为全球最活跃、并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我国国内,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湾经济区这三个经济区域,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全球化、区域化、集团化的特点,生产要素正加速向区域集中,区域经济的合作和一体化的进程在加快。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泛珠三角"一体化将进一步发挥珠三角的区域聚集和扩散效应,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仍面临很多突出问题,区域整合仍是一大难题。欧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范围最大、程度最高的地区,对促进我国"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分析了"泛珠三角"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对欧盟区域协调机制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欧盟区域协调经验对"泛珠三角"一体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提出已久,可是成效却不显著。文章认为,京津冀三地在环境问题上面临着集体行动的困境和环境治理外部性的困扰,在此现实情况下,环境保护合作有望成为三地实质性区域合作的突破口和三地深度合作的实验田。欧盟环境保护与协调机制以共同法律基础为依据,成员国联合行动,共同治理;且从单纯的治理污染演变到主动预防,形成了一套高效运作的环境合作与区域协调机制。从不同利益主体角度来看,欧盟环境保护与协调机制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在设计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合作机制时可以从法律制度支撑,合作组织机构设置等维度设计,以期实现京津冀区域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的高效运转。  相似文献   

17.
《调查研究报告》2007,(203):1-18
原产地规则是区域贸易安排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缔约方保障区域内成员利益,防止迂回贸易的重要手段。但过于错综复杂的规则可能会大大增加执行成本,对贸易自由化的实际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介绍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区域贸易集团的经验,分析和比较了中日韩三国现有自由贸易安排的特点,并对如何设计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原产地规则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潮流正在日益影响着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前途.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区域贸易安排.其旨在促进区域内乃至全世界的自由贸易,而且其基本制度都呈现出成熟的法制化特征.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强调国家主权,其主权的让渡是有限的.正是由于这个根本原因,北美自由贸易区在法律制度方面呈现其独特性.本文只选择其中的一些重要规则进行论述,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制度可以为我国参与区域贸易安排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新区域主义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介绍新区域主义的内涵及其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之后,利用新区域主义理论分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实践,以及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各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理论、现状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分别成为欧洲和美洲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典范。而中国以及整个亚洲地区还游离于这种紧密型区域经济组织之外。为了实施新一轮开放经济战略,中国倡导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乃是明知之举,有助于推动亚洲经济合作组织的整合和世界经济多极格局的形成,促进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本文主要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理论模式、现实需要和政策建议几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