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正在走向大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趋势,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从总量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已具有某些大国经济的特征。1978年—2005年,中国的GDP从3624.1亿元增至183084.8亿元,2005年按汇率计算的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1978年—2005年,中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27年来,中国GDP均增长达9.3%,GDP总量世界排名第四,外贸进出口总量排名世界第三,100多种产品产量雄踞世界第一。长达27年(1979—2005年)奇迹般的高速增长举世无双,令国人自豪,亦使世界震惊。  相似文献   

3.
一、天津外贸发展现状简析 近年来特别是中央对滨海新区定位以后,天津对外贸易增长势头旺盛,对外开放的水平和程度显著提高。据海关统计,2000年~2007年,天津进出口总值从171.57亿美元增至715.24亿美元,年均递增28.34%,其中,进口总值从85.28亿美元增至333.78亿美元,出口总值从86.29亿美元增至381.46亿美元,分别年均递增25.62%和23.80%;除2001年和2005年有些特殊外,进出口总值增长速度一直快于GDP增长速度,进出口弹性系数(当GDP增长率每增长1%时进出口增长率变化的百分比)均大于1。(见表1)  相似文献   

4.
李磊 《科学决策》2006,(3):41-42
改革开放27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达9.3%,GDP总量名列世界前茅,外贸进出口总量排名世界第三,100多种产品产量雄踞世界第一。长达27年(1979-2005年)奇迹般的高速增长举世无双,令国人自豪亦使世界震惊。  相似文献   

5.
李磊 《上海经济》2006,(2):24-25
改革开放27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达9.3%,GDP总量世界排名第四,外贸进出口总量排名世界第三,100多种产品产量雄踞世界第一。长达27年(1979—2005年)奇迹般的高速增长举世无双.令国人自豪亦使世界震惊。  相似文献   

6.
国民收入分配对内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经济中长期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平均每年以超过9%的速度增长,GDP从1978年的3624.1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210871亿元,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综合国力不断增强,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社会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基本小康的巨大飞跃。但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郭人菡 《浙江经济》2005,(13):32-33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长源,也是其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浙江已发展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大省。2004年人均GDP达到23942元(折合2893美元),全省GDP总量从1978年的123.7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1243亿元,成为全国第四个GDP万亿元大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率达到了70%以上。由于自身局限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成长的烦恼”。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GDP总量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8232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达9.6%,创造了大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伴随着经济持续平稳增长,我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和  相似文献   

9.
韩国的自主创新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琳 《科学决策》2006,(3):49-50
30多年前,韩国是一个贫穷而落后的农业国。经过多年的努力,2004年韩国GDP总量达到6796亿美元,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2005年韩国进出口总额破5000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10大贸易国之一。  相似文献   

10.
柳博隽 《浙江经济》2007,(19):36-36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从十六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报告显示:2003-2006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4%,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长4.9%高出5.5个百分点;GDP总量已突破20万亿元。在四年内连升两住居世界第四,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差距在缩小;人均GDP也翻了近一番,2006年达到2010美元,世界排名第129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第30个年头。30年,浙江变化很大。1978年,浙江人均生产总值只有331元、外贸进出口总额0.7亿美元、城市化率1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332元和165元,而到2007年底,全省生产总值已达1864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已近5000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768亿美元、城市化率上升到57.2%、城乡居民收入为全国省区的第1位、  相似文献   

12.
耿莉萍 《中国经贸》2013,(17):70-72
尽管今年7月我国进出口形势有所好转.但从上半年来看,外贸企业出口艰难的时期并没有完全过去。今年6月进出口双双下降表明近期我国外贸环境依然严峻。从上半年总体来看,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9976.9亿美元,增长8.6%。外贸增速放缓并没有超出8%预期,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显著下降,上半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只有0.9%,拉动GDP增长仅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情况 GDP:1-3季度,GDP总量为106275亿元,增长9.4%。其中,第一产业13510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60440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32325亿元,增长8.1%。  相似文献   

14.
数字     
《中国经济信息》2006,(1):11-11
根据经济普查资料初步测算,我国2004年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2004年快报核算数增多2.3万亿元,增加16.8%。  相似文献   

15.
程慧 《特区经济》2005,(4):252-253
<正>一、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概况1.总量分析。①绝对量分析。总体而言,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随着中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此趋势将会持续下去。据相关数据显示,伴随着GDP平均每年7%-8%的增长率,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量从1978年的75.05亿元增至2000年的2179.52亿元,增长了近30倍。以1978年为基期,财政性教育支出总量都保持两位数  相似文献   

16.
岳萍 《中亚信息》2005,(3):43-44
乌兹别克斯坦对外经济联络局的官员称,2004年乌兹别克斯坦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7亿美元,同比增长30.5%。其中,出口额达49.99亿美元,同比增长34.2%;进口额达37.28亿美元,同比增长25.8%。在2004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出口份额增至57.3%(2003年为55.8%),  相似文献   

17.
秦瑶  薛健 《重庆经济》2007,(1):29-33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一)经济总量翻了一番 2004年。直辖后的重庆第一次完成了GDP总量翻一番。全市GDP由1996年1187.47亿元,提高到2005年的3070.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1996年的2.35倍,占全国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1.7%左右。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直辖以后,重庆市非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2005年非公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取得了新的突破,成为拉动重庆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一、总量超过1500亿元,比重首次超过50% 2005年,重庆市非公经济规模继续壮大,总量达到1546.63亿元,占GDP的比重首次过半,达到50.4%,占据重庆市经济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中国GDP世界排名可能升至第五全国经济普查后,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2004年GDP总量的修正值,不但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也反映出中国扶植服务等行业的经济结构改革已初见成效。据推算,中国2005年的GDP总量将有可能超过法国,跃居世界第五。  相似文献   

20.
数字     
一季度GDP同比增10.6%CPI涨8.0%;一季度税收入帐15102亿元;3月新增贷款同比少增1583亿;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1.68万亿美元;一季度证券交易印花税完成597亿;3月份进出口总值2045.2亿美元;3月国内棉价环比上涨1%;年所得税12万元申报增加3成;2007年全国发电量32559亿千瓦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