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春秋战国之时,我国便存在重德治的儒家和重法治的法家,两家争论的最后结果是:儒家略占上风,终于确立了贯穿于我国两千多年的“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直到中共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国策,才使我国领导人和人民觉察到法治的重要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可是,依法治国使某些人又把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德治传统给忽略了,所以走一圈弯路后,江泽民同志又及时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放到与依法治国等同的地位,我们姑且不论在西方各国一致法治的今天,以德治国是否符合“国际惯例”。但无德治的危险是显而易见的。前几年的法治已多少证明了法治不可没有道德伦理支持的道理。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的前提应是法治观念的确立,在价值认证和目标确立的基础上探索法治国家的发展道路,避免实践中对法治的歧义理解。从法哲学的角度分析人性缺陷是人类选择法治的根源。法治以法律至上为基础,以权力制约为核心,以权利保障为目标。  相似文献   

3.
按照目前农村信用社所处的发展环境和时代对农村信用社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农村信用社企业化的构建应确立三点:一是要确立体现诚实守信、面向“三农”、优质高效、明服务的精神,突出服务“三农”的历史使命,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给自己准确定位,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二是要确立农村信用社的理想、信念和发展目标。理想就是要成为广大农民朋友自己的银行,充分发挥合作互助的职能作用,充当农民致富的支持力量。信念就是我助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诚信原则作为私法领域的最高原则,是否可适用于行政法并作为行政法治之基本原则得以确立呢?文章分析了诚实信用作为行政法治之基本原则的确立根由,阐述了行政法治之诚信原则的基本内容,明确了该原则对行政法治主体即行政机关的行为要求,并于文章最后提出了要确立诚信之衍生原则——公民信赖利益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5.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确立以下六个正确观念:其一,克服小农经济思想、确立开放意识;其二,反对地方保护主义、确立全局观念;其三,克服决策上的人本主义,确立法治观念;其四,克服短期行为,确立长期观念;其五,反对单纯效益观念、确立环保意识;其六,改变传统生产方式、确立科技意识。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信念     
一直以来,科学被人们当成纯粹客观的理性活动,信念被人们当成非科学和非理性的东西排斥在科学活动之外。但是,由于科学在没有得到彻底的证明前包含着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把不确定性化为确定性就需要信念的支持。这种信念的支持在科学活动中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科学活动中科学家对自己的探究方向的坚信;二是对含有局限性的科学理论的检验标准的坚信;三是对由此标准而确立的科学理论的客观性的坚信。  相似文献   

7.
传统道德知识以理性认识为基础,道德信念存在两种分歧,态度分歧与信念分歧。获得的,道德信念与事实知识不能截然分离。到了休谟他认为道德信念是一种情感,斯蒂文森则认为决定信念的是态度分歧,道德信念态度是主体通过实践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需要处理好两个基本的关系,即消费与经营之间的关系和经营与经营之间的关系。为此,我国已经颁布了消费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确立了相应的法治规则。  相似文献   

9.
死刑所确立的复仇模式在现代的法治环境中已经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其弊端,尤其是死刑的执行淡化了社会对于死刑犯人所应负的责任,在另一种意义上成为一种司法的不公正和低效率。考察死刑的存废,除了其自身存在的有用性,一定要确立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早已被认定为一项基本的治国方略。法治是一种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一种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基本方式,也是一种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而法律信仰是现代法治建设的思想基础,是一个社会实现法治的重要标志。要实现法治现代化的目标,中国法治现代化最重要和最艰难的是农村的法治现代化。我国农村的法治存在极大的问题,连基本的法律信仰都没真正意义上形成。可以说,没有农村的法治化就不会有整个中国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1.
东西关系始终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关系。正视差距、利用差距、缩小差距,是我们正确处理东西关系,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首先应正视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呈扩大之势,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必然,但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又必须高度重视解决东西差距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区域政策对市场局限的矫正作用。其次要利用差距。区际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资源区域流动、优化配置、合理组合的前提。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应利用地区差距,形成东西依存互补、互惠互利、联动共进关系。再次,要通过东西联动缩小差距。在战略思路上应实施均衡与非均衡相结合的战略,并把东西增长中心的联动作为战略重点。同时尽快实现机制对接,构建区际传递机制,包括技术梯度转移机制、市场网络的沟通和政策体制的对接,将东部的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顺畅地传递、扩散到西部,以此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职能与政府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大开发中的政府职能定位对西部大开发的速度,效率甚至成败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在论述西部大开发中政府职能定位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的基础上,探讨了中政府的主要职能,分析了中政府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政府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石燕  朱晨  季红 《嘉兴学院学报》2002,14(Z1):162-164
在古今东西方艺术的碰撞中,我们的艺术正处在一个急剧的继承与创新时期.面对纷乱的、峥嵘的多云艺术场,我们认为艺术的继承应是创新中的继承;艺术的创新不能仅仅是一种盲目的模仿西方,应在民族文化的背景中吸收一切营养、拓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上海的秋,没有丝毫萧瑟的感觉.在一家云庐咖啡馆里,我们见到了同样温文尔雅的张虹先生.作为一名资深职业经理人,几十年的风雨经历让张虹更显出了一份难得的平和与亲切.  相似文献   

15.
关于证据的基本属性。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颇有争议。有观点认为.证据的基本属性有三。即客观性,合法性和关联性;有观点认为,证据的基本属性有二.即客观性和关联性。证据的客观性体现了证据的哲学存在性。为人们认识和把握证据的关联性提供了认识论;证据的合法性为人们收集、固定和保全证据提出了程序上的要求。在特殊情形下,某些不具备合法性或不具备客观性的材料仍可作为证据使用。证据的关联性才是证据的唯一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控制论原理研究和探讨农村社会控制问题 ,建构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控制体系 ,以保证农村社会稳定 ,实现我国在农村的预期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欧元的诞生和发展使关于东亚货币一体化、建立“亚元区”的观点不断被提出。通过对欧洲、东亚经济政治条件的对比分析研究,认为东亚货币一体化条件并不成熟,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企业家理论和企业理论长期处于隔离状态,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只有融入企业家因素才能更好解释企业的产生和企业内部权威的来源,企业能力理论只有融入企业家因素才能更好解释企业边界的动态变化。基于企业家的视角,企业的本质是企业家实现自身人力资本价值的工具,企业边界是企业家基于价值最大化主动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宋朝总管全国财政的机关,在宋神宗元丰改制以前是三司,元丰改制之后为户部,京师粮仓作为宋朝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机构亦随之发生变化.为保证仓粮的收支与存贮,宋延还实行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形成较为严密的管理制度.但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仓官吏的营私舞弊是仓务管理中的痼疾,伴随宋朝始终.  相似文献   

20.
当前的价格传导机制出现了一定的变异,表现为传导的受阻。本文从这个角度分析了当前价格传导受阻的事实,并指出了通涨的现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