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1.我国股权分置的形成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发展过程的产物,它是指在股市成立之初,由于担心上市公司的国有资产流失,除了内部职工股被允许分批上市流通外,国家股和法人股都被监管当局和证交所“暂不安排上市流通”。并要求在上市公告书中进行披露。为了体现“公平”原则,那些纯粹非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其公开发行前股东所拥有的股份也被“暂不安排上市流通”。这样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流通的社会公众股和非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  相似文献   

2.
尚征 《会计师》2005,(10):10-13
纠缠中国股市多年的问题有很多,但是,近些年来矛盾的焦点都集中在了股权分置这个问题之上。股权分置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一部分股份暂不上市流通,这一情况也为我国股市所独有。截至2004年底,上市公司总股本7149亿股,其中非流通股份4543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4%,国有股份在非流通股份中占74%。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开展股权分置改革之初就指出,股权分置问题是由诸多历史原因形成的。从我国证券市场设立之初的相关规定来看,对国有股流通问题既没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也没有明确的制度性安排,总体上采取的是搁置的办法。由国有企…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方式对代理成本的影响首先,我国上市公司中国家股占多数,股权结构特点概括是股权分置,即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暂不上市流通。股权分置问题是由于我国证券  相似文献   

4.
<正>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方式对代理成本的影响首先,我国上市公司中国家股占多数,股权结构特点概括是股权分置,即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暂不上市流通。股权分置问题是由于我国证券  相似文献   

5.
李诗洋 《国际融资》2006,(11):35-37
世界银行的一位高级专家来华访问时曾说过,中国股市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到"有2/3的股票不能上市流通",这就是中国的一股独大,即股权分置.所谓股权分置,是指中国股市因为特殊历史原因,在特殊的发展演变中,中国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这两类股票形成了"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目前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自建立以来最为重大的制度性改革.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所谓股权分置,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不上市流通.股权分置问题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初期,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设计上的局限所形成的制度性缺陷.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所谓股权分置,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不上市流通。股权分置问题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建立初期,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设计上的局限所形成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造成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极不合理、不规范,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自成立以来影响最  相似文献   

8.
《浙江金融》2005,(5):1-1
股权分置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困扰我国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份不能流通。由于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等“股权分置”存在的弊端,严重影响着股市的发展。4月29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至此,市场人士期待已久的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终于正式启动。专家分析指出,解决“股权分置”这个股市头号难题,能积极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股权分置     
股权分置,简单地说,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一部分股份暂不上市流通,它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产物。因为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从股份制改造到募资上市的过程是:国家(或法人)投资兴建的企业经资产评估后按一定比例折股,在符合上市条件后向社会公众溢价发行,企业股票上市后则分为可流通部分(即公众股)和不可流通部分(国家股或法人股)。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这种结构影响证券市场预期稳定和价格发现功能,使公司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不利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已经成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  相似文献   

10.
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是中国国情的特殊产物,股权分置是指:中国的上市公司中存在着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二类股份,除了持股成本的巨大差异和流通权不同之外,赋于每份股份其他的权利均相同.  相似文献   

11.
股权分置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股份暂时不上市流通。前者主要称为流通股,主要成分为社会公众股;后者为非流通股,大多为国有股和法人股。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施股票全流通,可以有效解决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产生“同股不同权”的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认股权证作为一种衍生金融工具,在经历了九年多的沉寂之后,业已开始其新的征程,不过这次认股权证更为重要的使命,就是作为政府全力推进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对价的一种支付方式.金融工具与对价工具的双重身份值得关注,尤其是在认股权证刚上市交易,就遭遇了尴尬甚至被人讥笑为损伤中小股东利益的"元凶".  相似文献   

13.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2005年启动的资本市场重大制度变迁.本文选择12个竞争性行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为剔除宏观经济周期对业绩影响,以2006年6月30目前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270家和当时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125家公司为对比样本,运用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资产收益率指标分别进行横向对比与纵向比较,从上市公司绩效视角对股改的效率进行统计与计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竞争性行业中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呈现"靓女先嫁"特征,迄今为止股权分置改革尚没有凸现直接的公司绩效差异;二是与股权分置改革相伴生,国有上市公司的绩效显著提升,绩效的所有制差异已基本消失;此外,上市公司与行业总体的绩效差距在逐渐变小.由此可见,股权分置改革正在从总体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推进股票市场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尤其对于国有上市公司成效显著,体现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所有制效应.  相似文献   

14.
步丹璐  张爽 《财会学习》2012,(10):68-73
一、引言2005年4月,中国证监会确定了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程序,拉开了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序幕。到2007年4月,我国证券市场大体完成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法人股在股本中占较高比重且不能流通,社会公众股可流通但只占较低比重。由于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  相似文献   

15.
我国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以及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PO)时,部分上市公司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在一定期限内(通常是1-3年)得上市流通.此外,机构投资者在公司IPO过程中通过网下配售方式取得的股份,也要求在3个月后才能上市流通.这部分在一定期限内流通受到限制、并正处于限定期内的股权,被称之为“限售股权”.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限售股权日益普遍地出现在许多会计主体的资产项目中.  相似文献   

16.
田玉忠 《甘肃金融》2008,(11):54-55
引言   股权分置问题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特有的股权结构问题,长期以来粥扰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2005年5月启动的股权分置改革,则是中国资本市场重大的、深层次的制度性变革之一,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具有重大意义.积极稳妥地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能促进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是上市公司推动自身管理机制创新的"改革冲动点".……  相似文献   

17.
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是指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之间的分置,表现为占总股本三分之二的国有股、法人股不可流通,占三分之一的社会公众股可以流通,一家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并存的现象。股权分置  相似文献   

18.
《银行家》2005,(6):69
初夏似火的骄阳也未能抵御住中国股市逼人的寒气。2005年5月的中国股市有两个关键词:“股权分置”和“股指下跌”。2005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其后,首批进行股权分置试点的四家公司相继抛出了各自的试点方案。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股市只用了一个劝作加以回应——下跌。尽管力挺此次改革的声音不小,尽管有专业人士一再强调此次下跌的客观因素,尽管此次股权分置改革将成为中国股市未来发展的拐点,然而联想2001年股市在仓促推出“全流通”后一蹶不振的事实,人们很难不将此番股市下跌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二者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9.
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支付的法律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的特殊问题。股权分置扭曲了资本市场定价机制,制约资源配置功能的有效发挥;公司股价难以对大股东、管理层形成市场化的激励和约束,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股权分置问题长期悬而未决,不仅影响对A股股票价格进行合理估值,影响证券市场预期的稳定,使上市公司治理缺乏共同的利益基础,更是影响市场投资者信心的重要因素,是造成股市长期低迷的关键症结之一。股权分置不能适应当前资本市  相似文献   

20.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次根本性改革,它使以往不能上市流通的股票获得可流通性,重建公司治理的共同利益基础,更好地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以及包括中小投资者在内的各方利益的共赢。本文通过对2006~2008年期间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部分上市公司进行统计,试图分析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效应以及次贷危机对改革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效果是积极的,能带给投资者显著的超额收益;(2)股改对价支付率和股东对方案的支持率与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效应呈显著正相关;(3)次贷危机严重影响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