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6月25日下午,一艘满载厦门新鲜蔬菜的台轮抵达金门码头,用以供应金门市场。这是今年以来第四批大陆直供金门的“放心菜”,也是继6月13日向金门输入20吨蔬菜后的新一批。厦门检验检疫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批蔬菜共9个品种19.5吨,分别是大白菜、高丽菜、娃娃菜、蒜台、荷兰豆、白萝卜、白花菜、茭白和西兰花。据介绍,由于厦门输金蔬菜的高品质、低成本越来越被金门广大的消费者接受,今后蔬菜通过大嶝——金门“小三通”的渠道输入金门,  相似文献   

2.
从河北省技术推广总站获悉,为让百姓吃上“放心菜”,针对该省蔬菜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河北省今年重点推广十项综合先进实用的蔬菜生产技术,力争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3.
“零关税”台湾水果自2005年8月进入大陆3年来,在厦门关区的进口量实现了“三级跳”。从2006年的107吨到2007年的545吨,2008年1—7月份进口跃为625吨、价值83.2万美元,分别占全国进口“零关税”台湾水果量、值的50.9%和40.7%。目前,厦门关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零关税”台湾水果进口集散地。  相似文献   

4.
2005年4月,国台办宣布台湾部分水果可以零关税到大陆销售后、5月,黄一钟就第一个将台湾水果引进到了大陆市场,拉开了台湾水果在大陆南征北伐的序幕。近来又第一个提出在厦门建立“台湾农产品大厦”的构想并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在9·8投洽会项目签约现场,本刊记者采访了黄一钟。[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风从海峡对岸吹来台湾参展项目备受热捧香甜可口的台湾凤梨酥、香气浓郁的高山茶、软绵绵的金门高粱酒……想品尝这些地道的台湾农产品不需要远赴台湾,在长春农博会展馆区3号厅的台湾农产品展区里,你都可以买得到。农博会上,台湾农产品吸引了大批参观者,成为了一大亮点。随着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正式生效,两岸经贸交流更加活跃,台湾农产品生产企业主动瞄准大陆市场,开始了新一波的"抢滩"。  相似文献   

6.
天下大事     
胡锦涛会见连战和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台湾各界人士大陆15份“厚礼”送台湾同胞4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台湾各界人士。这是胡锦涛同连战亲切握手。(新华社记者樊如钧/摄)■开放11种台湾主要蔬菜品种检验检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滨江临海,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渔业重点产区之一,渔业生产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水产业获得了蓬勃发展。特别是“八五”以来,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1995年全省水产品总量达到219.47万吨,居全国第五位,提前两年完成了“八五”计划,超额完成计划的46.3%。水产品尤其是大宗品种货源充足,购销两旺,蟹、虾、贝、藻等名特优新品种已大量进入普遍百姓家庭。近几年全省水产品价格平稳,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水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内陆水域养殖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海水养殖步伐进一步加快;远洋渔业迈…  相似文献   

8.
2002年加入WTO后,台湾农产品滞销的问题每况愈烈。虽然民进党当局号召农民要拒绝大陆的"小恩小惠",民间力量却开始频频试水协商农产品登陆大陆,以缓解滞销困境。2004年11月,台湾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率领两岸农业交流访问团前来大陆,就台湾农产品登陆大陆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商榷。2005年3月底,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访问大陆,“破冰之旅”的重要成果是达成了十点协议,其中第二条便是开放台湾农产品登陆大陆。4月13日,大陆和台湾相关部门在北京翠宫饭店举行的一场名为“台湾精品水果新闻发布会暨品尝会”,大批境内外媒体记者和水果商人与会。4月18日,两货柜台湾水果摆上广交会展台,由于这些水果未经香港中转直接由台入穗,台商发展促进协会副理事长陈丰荣称之为“全新的破冰之旅”。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会谈,会谈后发布的新闻公报说,两党将促进两岸进行农渔业合作,解决台湾农产品在大陆的销售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早在今年3月间发表的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中就曾提出: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的问题,事关广大台湾农民的切身利益,要切实解决。5月3日上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委托,宣布祖国大陆将扩大开放台湾水果准入,从原  相似文献   

9.
本周(2006年7月10日至2006年7月16日)市场蔬菜价格总体继续下跌。本周45种蔬菜总的综合平均价为2.41元/公斤.比上周2.54元/公斤下降了5.2个百分点。其中有7种蔬菜价格上涨.30种蔬菜价格下降,4种蔬菜价格持平。  相似文献   

10.
一、蔬菜生产发生三个转变射阳县积极利用土地资源的优势,在稳定发展粮棉生产的前提下,连片地发展蔬菜生产专业村和专业户,大幅度地增加了农民收入。1995年全县种植蔬菜34万亩次,产值达6.0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l%,占种植业产值的44.3%。全县农民人均来自蔬菜的纯收入达500元,1996年将达到43.5万亩次。这不但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可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益,拓展了农民的致富门路。从射阳县的情况来看,蔬菜生产正在发生三个转变:——一从“菜篮子”工程向致富工程转变,加快了农民奔小康的进程。射阳县是一…  相似文献   

11.
本周(2006.7.24--7.28)正值二十四节气的大暑,受季节影响蔬菜生产正是伏缺季节,产量相对降低,价格相对提高。受台风“格美”影响,周末我市有一次明显的降雨,给蔬菜的成长、采摘带来影响,蔬菜上市量减少。另外,由于南方部分地区洪涝灾害,给当地蔬菜造成不同程度的绝收、减产,部分北菜南调,我市销往湖北、湖南、江苏、广东等省蔬菜的数量大增,造成近期我市蔬菜价格小幅上涨。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从2000年开始.先后启动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工程”、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试点工程、“北京市食品放心工程”等“三大工程”建设,推进了以以质量标准、质量认证、监督检测、技术支撑、法律保障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六大体系建设。随着北京市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对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从2004年开始,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2006年提出了“初步建直北京市蔬菜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在全市20家蔬菜加工配送企业推广应用质量安全追溯标识”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上周(2006年10月30日至2006年11月5日)市场蔬菜价格总体下降。本周48种蔬菜总的综合平均价为2.54元/公斤,比上周2.10元/公斤上升了21个百分点。其中有36种蔬菜价格上涨。10种蔬菜价格下降。2种蔬菜价格持平。  相似文献   

14.
台湾《森林法》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森林法》是国民党政府统治大陆时期制定的,1932年9月15日颁行,经过1937年。1945年、1972年、1985年四次修正。现行《森林法》是台湾当局于1985年12月13日修正的。这部《森林法》分为总则四条、林政七条、森林经营及利用十条、保安林十条、森林保护七条、监督及奖励十一条、罚则七条以及附则两条,共八章五十八条。根据该法第五十七条,“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于1987年6月30日修正发布了《森林法施行细则》二十七条。台湾的《森林法》主要内容如下。1.森林的概念及分类森林是指“林地及其群生竹、木之总称”。依森林所有权的归属,将…  相似文献   

15.
华实 《农家之友》2013,(12):31-31
袁存泉是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山城镇黑瞎子沟村农民青年,1974年7月生。17年前,他在帮助别人拉柴禾时发生意外,导致高位截瘫。他多次抛弃自杀的想法,顽强写作,先后荣获2005年度“清原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度“感动抚顺十大百姓雷锋人物”、2007年辽宁省“残疾人自强模范”、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招远市地处渤海之滨,皎东半岛西北部,全市总面积1433.18平方公里。境内黄金资源储量丰富,粉丝生产历史悠久,素有“中国金都”、“银丝之乡”美誉。全市56.6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31.46万人,农村劳动力21.9万人。果业、蔬菜、畜牧、海洋渔业、  相似文献   

17.
精致农业     
唱巢 《山西农经》2009,(2):31-31
所谓精致农业,就是要开发市场紧俏的、高产值产品。如优质农产品、高级花卉、珍贵药材、稀有动物和昆虫养殖等。今年4月,参加“海联论坛·新农村建设与科学发展战略研讨会”的台湾嘉宾指出,台湾多年来已发展成熟的“精致农业”、“创意农业”模式,可为大陆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据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2006年8月份全国城乡批发市场“集篮子”产品价格与上月相比(以下称环比),猪肉价格上涨、牛肉价格持平,鸡蛋价格较大幅度上涨;海水鱼中大黄花鱼价格大幅下降,淡水鱼价格持平;叶类蔬菜价格陡升,茄果类蔬菜价格上涨。与去年同期相比(以下称同比),猪肉价格较大幅度下降,牛肉价格持平.鸡蛋小幅下降;海水鱼价格下降,淡水鱼价格持平,叶类蔬菜价格持平.茄果类蔬菜价格较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9.
在台湾历史上,稻作和蔗糖生产并称为“台湾经济的两大支柱”,享有极高的声誉。台湾素有“米仑”之称,是我国主要产米区之一。本文对远古至清初的台湾原始稻作农业形态进行了初步探讨。作者认为:台湾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直至明末清初,台湾土著仍然生活在一种独具特色的原始社会之中。台湾稻作农业至迟始于新石器时代中期;17世纪初叶,荷人治台,既奖励大陆汉人移民开垦土地,又教化蒙昧土著,使其从事定居农耕,是为台湾稻作的发展时期;继之,郑成功入台,采取“寓兵于农”政策,积极开垦荒地,始奠定台湾稻作农业发展的根基;清朝前期,台湾稻作进一步发展,但台湾番族的稻作形态仍较原始,耕作技术比较落后,特别是其中的“野番”和“生番”,稻作农业或无或处于相当原始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切实解决台湾农产品在大陆销售的问题”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搭建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平台,促进两岸农业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经济局、商务部台港澳司、农业部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家质检总局动植物检疫监管司主办,上海市台办、市外经贸委、市农委、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协办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览暨台湾农产品展销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