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曾庆均 《商业时代》2007,(33):109-110
本文在分析重庆商业步行街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商业步行街对重庆城市及商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并从搞好商业步行街建设发展规划、错位经营等方面讨论了都市区商业步行街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广州商业步行街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萌雨 《商业时代》2006,(33):95-96
商业步行街是一座城市的“窗口”和“名片”,它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并能推动城市振兴发展,因而成为城市未来商业形态的重要模式。本文以广州商业步行街的发展为对象,目前,广州拥有两条商业步行街:北京路商业步行街和上下九商业步行街,两地区都突破了以往单一经营的传统模式,融购物、娱乐、休闲、餐饮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较好地顺应了不同消费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3.
中小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建设如火如荼,本文从中小城市商业步行街的现状着手,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了中小城市发展商业步行街的比较劣势,并对中小城市慎重发展商业步行街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郭恺  王伟 《科技转让集锦》2012,(12):232-232
现如今我国大规模的进行城市建设,商业步行街作为反映城市文化窗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得到大力的发展。但由于重复抄袭等问题,商业步行街的建设没有了属于地块本身的场所感,商业步行街建设在如何塑造其地域性成为其非常重要的方面。文章通过对武汉楚河汉街商业步行街的调查研究,对各种显性、隐性要素进行分析和整理,进而从抽象要素和具体要素两个大方面探讨商业步行街景观的地域性营造。  相似文献   

5.
徐惠蓉 《江苏商论》2003,(10):156-158
近年来,商业步行街兴起和旅游资源多样化。商业步行街展示城市购物环境、建筑文化、市容市貌,是城市形象和旅游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步行街的商品和服务具有品质好、档次高、时尚、价格合理、交易公道的特点。商业步行街建设注重展现城市历史文化,增强旅游吸引力;注重与旧城区改造结合,营建旅游新景点;注重加强市容市貌管理;注重加强对市场交易行为的管理。实现商业步行街的商旅互动。  相似文献   

6.
商业步行街的传承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步行街在城市化进程中发展迅速,但由于观念、思路与目标的差异,效应各不相同。本文认为,商业步行街的建设应与时俱进,转变观念,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提高品味,以打造现代化的商业步行街。  相似文献   

7.
随着商业步行街的建设热情空前高涨,出现了很多类同、空洞、粗制滥造的现象。视觉污染层出不穷,给国家的财力资源造成了严重浪费。另外还有大量的人为破坏使商业步行街景观雕塑出现了危机。因此我国的商业步行街景观雕塑必须根植于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特色中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理念和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革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种集购物、休闲、文化、娱乐、餐饮、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商业形态——商业步行街,在国内各大城市兴建蔚然成风,并且,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发展的趋势迅速扩展到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城市。商业步行街强大的商业聚合力和辐射力,促使其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成为了城市的商业缩影,更有城市把其作为城市的形象代表和名片,作为展示城市发展成果和文化内涵的窗口,可见商业步行街在各级城市的重要性,然而伴随商业街的快速发展,诸多问题也逐渐呈现。本文就是通过分析中小城市商业步行街发展中的问题和因素,进而深层次地剖析促进其良性、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重庆城区特殊的城市结构决定了其独特的商业布局,商业步行街的崛起为重庆城区零售商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在未来,重庆城区零售商业应更加注重商业步行街的功能定位,城区商业设施交通和配套更加合理,社区商业前景广阔,轻轨交通将改变现有的商业格局。  相似文献   

10.
商业步行街是在延续历史脉络和原有的商业集散地上形成的,其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在商业步行街设计中要注重整体性和连续性、功能性和艺术性、人性化和生态化、注意保护传统风貌,尊重历史,注重空间界面、建筑边界、步道设计,同时要关注非建筑元素对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伴随商业零售业态的不断变革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更加重视购物的环境与服务,具有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文化、观光等复合机能的现代商业步行街越来越获得认可。商业步行街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何让这个角色更好的服务于消费者、促进消费、繁荣经济,环境艺术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2.
积极慎重地发展商业步行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商业步行街的建成,在全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许多城市大有仿效之势。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办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实现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都要遵循社会经济的客观规律,否则,就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发展商业步行街,应当认真加以论证,既要多方考察那些已经建成商业步行街的实际效果,又要具体分析自身的实际需求,弄清楚需要和可能,以及怎样建设的问题,切不可贸然处置,不顾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而出现一哄而起的场面。(一)我国在城市中发展商业步行街的工作起步较迟,尤其是选…  相似文献   

13.
河北步行街缘何难成气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栋 《中国市场》2008,(25):36-38
<正>4月上旬,福建泉州宣布耗巨资打造国内艺术主题商业步行街;4月中旬,甘肃敦煌商业步行街开工;4月底,总投资1亿美元的江苏镇江第一条商业步行街——"第一楼街"步行街开街;5月1日,经过整修的北京前门步行街重新开放……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县级以上城市商业步行街超过5000条,总长度已超过3000公里,总面积已超过2亿平方米。  相似文献   

14.
王彦军 《商》2014,(15):143-143
作为知名的旅游城市,秦皇岛市街道充当人与商品中介物的传统功能在快速隐退,消费气息在迅速丧失。面对当代消费文化的影响,需要重新审视秦皇岛市街道建设的不足之处,通过建设商业步行街,吸引游客体验该市,充分发挥该市街道的消费媒介功能。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05,(1):58-58
<正> 近日,由奥康集团投资2亿元的黄冈奥康商业步行街正式开工。奥康将联合上百家品牌,以地级市为主,在全国打造百条商业步行街。据了解,现在的奥康,不仅仅是一家有着3个制造基地、两大设计中心、2600多家专卖店、数十家国内国外分公司、超过10000名员工的鞋业制造和销售企业,奥康还涉足  相似文献   

16.
《对外经贸财会》2007,(9):60-62
商业步行街是城市形象的代表,是城市的名片。它的形成,大体上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市场条件,再一个是市政条件。一般认为,如果人均年收入水平在800-2000美元之间,这个时候人们消费的表现方式是一种满足消费:人均收入2000-4000美元之间,这时候的消费方式是一种情感消费。人们追求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的消费.一个是精神的消费。而商业步行街的出现,就能满足这种需求。 透过外国著名商业街的成熟模式,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商业街,如北京王府井、上海新天地等不管是在建筑的保留与结合上,还是在商业运作上,都还有着较大的差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浙商》2006,(1):122-124
“2006浙商(省外)十大地产精英”和“2006浙商(省外)最具投资价值的商业楼盘/专业市场”评选活动仍在火热进行中。本期推出候选商业楼盘/专业市场为:江苏宿辽楚街国际商业旅游步行街.同方天津世茂花同、黄山国际旅游礼品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欧洲的商业地产是一条步行街加两三个主力店,层高超过三层商业就要死掉。万达创新了拥有40年历史的欧洲步行街,把国外的室内步行街与中国的商业大楼结合在一起,同时在商业综合体中组合了写字楼、公寓、酒店等业态,商业中心里面增加了文化、娱乐、健身、餐饮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商业步行街主入口空间是指商业步行街主要出入口部分的空间及其周围环境,是商业步行街与城市空间(包括建筑、城市干道)之间的过渡和联系空间,也是具有一定秩序的人造环境.由于商业步行街的主入口空间是人流进出集散的场所,人流量大停留时间久,展示需求显著,且作为步行街的地域标志,具有一定的识别性特点,因此,丰富造景元素、运用多样的造景手法努力提高商业步行街入口空间的景观品质,有助于树立商业步行街的整体形象,对商业空间、乃至整个城市综合体亦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采访背景] 近年来,闸北区虽然拥有大宁商圈,不夜城商圈等大型商业中心,但仍难满足社区居民需求.至2010年,闸北区将规划形成六大商业中心,以缓解目前区域内商业分布不合理、商业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作为六大商业中心其中之一的"嘉利商业广场"以打造集大卖场,体验式餐饮步行街、LOFT办公为一体的一站式广场脱颖而出,众所瞩目,而沪上实力开发商中建集团更力争将其打造成闸北时尚商业新地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