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社会保障与大学生创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奎君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9):179-180,F0003
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政府提出以创业促就业的积极就业政策。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其在创业活动上具有相应的优势和劣势。如何促进大学生积极创业,以往的研究重点在于创业环境的改善、创业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而创业实践证明现有的举措不足以从根太上改变大学生被动创业的大趋势。创业风险的存在及其防范机制的欠缺抑制了大学生的创业意愿,进而影响到大学生创皿的实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激励大学生创业、改善社会对创业评价的文化环境及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创业管理是MBA学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但熟悉创业管理专业知识,并不代表你就具备创业的条件,这与研习工程专业就能担任工程师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为何教授创业管理的知名教授,很少会亲身从事创业行为的原因,因为他知道还有一些创业需要具备的条件,是无法在课堂上传授,而与创业本身的性格、价值观、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3.
吕贵兴 《企业活力》2006,(10):84-85
一、公司创业概述 对创业现象的分析始于18世纪中期,而创业作为一门学科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和深入研究,是在近几十年甚至十几年,其大部分文献著作都是近二三十年才出现的。从已有文献看,创业研究可以在个体、群体、组织、行业和社会等多个层面展开。人们最早关注的是个体创业,但自Miller 1983年对公司创业(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简称CE)做出定义之后,CE开始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2001年,Davidson和Wiklund对1988—1998年间在欧美地区权威创业期刊《创业理论与实践》、《企业创业》、《创业与区域发展》上发表的127篇文章进行了对比分析,与此同时,Chandler和Lyon也对9个创业期刊同时期发表的416篇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共同的结论,即创业研究的焦点已经从对企业家个人的研究转变到了对公司层面创业行为的研究上。随着研究的广泛开展,也产生了不同的称呼来描述公司层面上的创业活动,如内创业intrepreneurship,公司业务新拓corporate venturing等。本文等同使用这些术语。  相似文献   

4.
一般来说,创业的个人目标与事业目标是分不开的,因为创业本身就极具强烈的个人色彩。“创业是为回馈社会”,或是“创业是为掌握自主的人生”,这样含糊或抽象地描述目标,只会造成事业策略规划与决策风险评估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汪光华 《财会月刊》2007,(12):88-90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应树立大创业教育观,培养具有开创个性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而不仅仅是培养企业家。针对我国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实际,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与创业能力的训练上,并构建满足不同类型学生需要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招远市积极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充分发挥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头作用,实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全面开展,巧做“加、减、乘、除”法,推动全民创业,以创业促就业、促致富,创业带动就业效果明显提高。一年来,共培训创业学员2129人,培养创业典型28人,扶持创业项目114个,帮助1820人实现了自主创业,带动12562人实现就业。“加减乘除”法,使金都招远大地上全民创业的热潮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相似文献   

7.
创业,首先需要有适合创业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政策。从创业的环境条件方面衡量,可以说,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创业时代”——鼓励创业、支持创业、保护创业成果、褒奖创业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创业者(广州)》2006,(11):16-16
近来,一种叫做“群策创业”的新型网上“头脑风暴“创业策划模式受到大学生的追捧,在一些BBS、博客上悄然兴起。不少大学生靠着“群策创业”像模像样地走上了创业之路,当起小老板。“群策创业”是指把自己的创业计划发布在网站或BBS上,借助群众的回贴反应,不断修改计划,然后付之行动。简而言之,“群策创业”是一种通过集思广益,来制订创业方案的新方式。据了解,“群策创业”吸引在校大学生主要的原因是省时、省力、零成本。  相似文献   

9.
孙波  王波 《中国就业》2011,(10):36-37
威海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创业工作。近年来,该市又把“创新创业”作为威海精神的重要内涵来弘扬。2009年2月,威海市被人社部确定为首批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试点市后,该市紧紧围绕“五大体系”建设,按照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完善服务的工作思路,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创新创业”的城市精神,倡导人文关怀,优化服务功能,打造服务环境,在创业服务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创业政策是影响创业活动水平和质量的关键因素。河南省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对创业活动形成有力扶持,主要存在着创业融资困难、政策存在局限性、实际效率不高和创业教育与创业培训相对滞后等问题。可以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强化服务职能创新制度,拓宽融资渠道,切实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等途径构建一个功能完备、运行顺畅的创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1.
当“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创业为第一追求,以宫民为第一目标”这一理念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后,滨河回乡便成了创业的热土:一系列优惠政策的陆续出台、创业平台的稳固搭建,风清天蓝的吴忠大地又一次燃起全民创业的激情与梦想。  相似文献   

12.
创业初期,中小投资创业常常会感到势单力孤,或在资金,或在管理、技术方面都有不足,因而合伙创业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选择。采用这种方式,不但可以汇聚各方资源,加速资本积累,缩短学习曲线,还可以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运作,得到单打独斗所不具备的好处。但相应的也会加大经营管理的难度,往往因合伙人之间经营理念分歧、利益分配不当,而使企业陷入危机。“爱多、的衰败,就肇始于合伙人的内部矛盾。因此,在采取合伙方式之前,创业必须清楚,应当在什么前提下合伙,以什么方式合伙。从笔多年来指导创业的经验看,合伙创业有三个原则必须坚持,六种方式可供选择。  相似文献   

13.
当前市场背景下,自主就业已成为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出路,因此必须强化创业教育。当务之急是转变观念,建好创业团队、教练团队,营造创业环境,并尽快建好创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创业团队的组建与激励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创业的风险与收益并存于创业的整个过程之中。相关研究表明,创业团队对创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创业企业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除队员能力与发展方向与组织的要求不相适应之外。更多的冲突和矛盾来自创业团队的组建阶段以及团队的后期管理上。本文结合创业团队的固有特点。指出保持创业团队动态稳定的关键因素。即:合理组建创业团队,加强团队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就业》2008,(8):1-1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促进就业与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专题研讨班上讲话明确要求,要积极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完善劳动者创业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创业培训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提高创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我国学者在吸收和借鉴国外创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展开创业学术理论研究,取得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创业理论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长足的进展。本文尝试从创业研究的发展历程、创业的概念与原理、创业理论模式、创业理论及其发展以及创业理论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等方面来梳理这些研究成果,以便为企业界进一步的探索研究提供启示、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创业是就业之源,扶持创业是增加就业、减少失业的根本之策。近年来,盐城市把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作为一项富民工程来抓,通过扶持创业实体、放低创业门槛、搭建创业平台、帮助创业致富等措施,为创业者成功创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创业条件。实践证明,积极的创业政策,能动地实施多元化的激励扶持措施,辅之以科学的创业方法,就能最大化地调动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热情,对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激发新活力、争创新优势具有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8月9日,文登市举行“三支一扶”期满大学生创业培训开班仪式。在为期一周的培训中,学员系统学习了开办企业程序、开办企业可行性研究、创业扶持政策等一系列创业知识。创业培训教师根据学员的基本情况,对学员的创业心理、创业环境、创业条件和创业能力进行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创业培训是教育引导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激情的人员强化创业意识、了解并掌握创业技巧的重要途径。讲好创业培训课,既要了解受训学员的现实思想状况、受教育状况和职业背景,也要掌握并运用好创业培训的讲课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生加入创业队伍。创业人数的增加,使得大家对高职生创业行为有所期待。本研究以大学生(高职生)科技园创业者及创业社团成员为研究对象,深入访谈获得资料,建立起创业压力源的相关脉络。研究发现,创业压力主要来源千社会支持的缺乏、知识储备不足、资金不足以及对创业风险的恐惧。创业压力的应对效果将对高职生创业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