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契约与劳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理契约是劳动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劳动关系和心理契约都是动态变化的,在劳资双方之间形成一种心理期望均衡有利于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要优化和改善劳动关系,就必须在心理均衡被打破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动态心理契约均衡,就此,文章提出了一些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对苏州地区6家五星级酒店的286名员工进行心理契约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酒店员工感知的组织责任由三个维度构成,分别是人际型责任、交易型责任和发展型责任;员工责任由三个维度构成,分别是人际型责任、交易型责任和发展型责任。即酒店员工心理契约由交易型契约、人际型契约、发展型契约三维结构构成。  相似文献   

3.
基于心理契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心理契约反映了组织与员工之间关于责任和承诺的一种期望,心理契约的构建与管理能有效激励员工增强工作满意感,发展组织承诺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文章将从心理契约的概念及内容入手,分析心理契约及心理契约违背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了在招聘、培训、职业生涯管理、激励、薪酬和绩效管理方面基于心理契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契约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鸣岐 《特区经济》2008,(9):302-304
在员工和企业之间,除了正式的聘任契约外,还存在着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心理契约,它是联系企业和员工的心理纽带,是双方相互交换关系和责任的心理平台。本文介绍了心理契约的理论,分析了心理契约对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实现员工的个人奋斗目标与组织目标的有机统一所起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构建心理契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心理契约是企业留住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员工心理施以企业愿景、价值观、经济报酬等方面的影响从而达到精神留人的目的。知识经济的到来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既带来了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心理契约概念、特点、及知识经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构建心理契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阳 《辽宁经济》2006,(12):100-100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教授提出的一个名词。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挚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它虽然小是一种有形的契约,但它确实义发挥着一种有形契约的影响。他的意思可以描述为这样一种状态:企业的成长与满足员工发展的条件虽然没有通过一纸契约载明,  相似文献   

7.
心理契约反映了组织与员工之间关于责任和承诺的一种期望,在招聘过程中构建心理契约,能够促进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相互接纳,增强招聘工作的效果,降低新聘员工的流失率。本文从心理契约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招聘中影响心理契约建立的因素,提出了基于心理契约的招聘策略。  相似文献   

8.
心理契约反映了组织与员工之间关于责任和承诺的一种期望,在招聘过程中构建心理契约,能够促进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相互接纳,增强招聘工作的效果,降低新聘员工的流失率.本文从心理契约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招聘中影响心理契约建立的因素,提出了基于心理契约的招聘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并购企业核心员工行为特征和心理契约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构建并购企业核心员工心理契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我国中小企业的知识型员工流失日益严重,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是企业与知识型员工之间构建的心理契约被破坏。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管理策略是:构建心理契约机制,对知识型员工进行全过程管理;强化心理契约机制,对知识型员工实行多维度的激励。  相似文献   

11.
基于心理契约的绩效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竞争趋势的蔓延以及与之相伴的企业结构重组、组织变革等全球大环境的影响,企业已无法单靠经济性契约和制度性契约束激励员工以保证企业发展的稳定性.而心理契约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心理契约角度出发,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的有效绩效管理的策略,试图为企业更有效地保持其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陈颖 《中国经贸》2010,(10):102-102
心理契约存在于企业员工的心中,柔性的管理使员工与企业保持良好和稳定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心理契约发展过程的研究,阐述心理契约建立、形成和实现过程对雇佣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庞君  李奕 《改革与战略》2009,25(2):159-161
心理契约的核心内容指雇佣双方对彼此责任的内隐期望,其最重要的维度是交易维度和关系维度。在“交易-关系”心理契约的维度中,更具差异性的是交易维度,而且作为实证研究交易维度更容易把握和量化,心里维度的破裂最后也是落脚到交易维度。交易维度的心理契约构建包括心理契约的形成、改变、破裂略及补救四个动态循环的过程。分析这四个循环过程及其动态特征,有利于交易维度的心理契约的缔结。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针对知识型员工.以行为主体的心理契约为切入点,探讨其激励微观的机制,试图说明企业文化是构建与心理契约的关系,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心理契约的强化,从而实现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激励.  相似文献   

15.
王冬岩 《特区经济》2011,(2):303-304
构建了适合我国IT产业特点的员工心理契约衡量体系,从组织责任对员工责任的预测能力,人口统计变量和公司规模对员工心理契约的影响以及员工心理契约在组合心理契约类型下的分布情况三个方面来考察我国IT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窦德强  薛磊 《发展》2012,(7):87+108-87,108
心理契约是知识型员工流失控制的一个好的着手点。本文论述了心理契约的内涵,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并构建了知识型员工流失控制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17.
吴照云  肖宏 《华东经济管理》2002,16(5):44-45,57
变革已成为企业21世纪的生存法则。本文从“个人契约”的角度,阐述了企业变革中普遍存在着的员工抵制问题。并在分析重塑“个人契约”及“心理契约”在企业变革过程中的关键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企业在重塑“个人契约”进程中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心理契约的交易维度及其建构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君 《特区经济》2009,240(1):299-300
对于心理契约的定义在学术界有两大学派:古典学派和"Rousseau学派",但核心内容指雇佣双方对彼此责任的内隐期望,其最重要的维度是交易维度和关系维度。在"交易一关系"心理契约的维度中,更具差异性的是交易维度,而且作为实证研究交易维度更容易把握更容易量化,心里维度的破裂最后也是落脚到交易维度。心理契约的交易维度构建包括心理契约的形成、改变、破裂以及补救四个动态循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心理契约简介入手,分析了RFID智能管理系统背景下构建馆员心理契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构建心理契约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孟玉娟 《特区经济》2013,(2):218-220
企业并购会带来心理契约变动,如果企业不能与员工重新确立心理契约,则员工就会利用自身拥有的权利进行抵抗,从而增加企业的交易费用和合作成本,最终损害并购绩效。本文基于心理契约对企业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我国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对交易型契约、平衡性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契约都缺乏足够的关心。最后,本文还提出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并购人力资源整合模式,以实现并购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