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融入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经济地理分析框架,通过引入地区补贴行为对基础模型进行扩展,揭示中国市场一体化进程与区域协调政策影响地区生产率差异和地区经济差距的另一重要机制,即:市场融合过程中,异质性企业的定位选择行为会加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并对地区生产率差异产生重要影响,这是不同于规模报酬递增与循环累积效应的另一种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旨在缩小地区差距的区域政策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进一步研究表明,欠发达地区的补贴政策总是倾向于吸引低效率企业的进入,虽然能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但是会扩大地区之间的生产率差异,不利于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近年来区域政策力度明显加强,地区差距缩小和地区生产率差距扩大的原因。本文的研究还表明,合意的区域政策是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同时对于欠发达地区提供适度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是属于不发达地区。在我国国内各省区之间,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也极不平衡,明显的存在着发达与不发达的地区差异。长期以来,人们常常把民族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等同起来,这是不够全面的。事实上,民族地区只是不发达地区的组成部分。因此,正确划分发达与不发达地区的范围,加快不发达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是一个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已经引起了日益广泛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3.
有一种观点认为,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导致我国区域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本文利用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从"发展的不平衡"和"增长的不平衡"两个角度,对此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上述观点并不能成立,尤其是1991年后,我国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程度的扩大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率的下降相伴而生的,两者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另外,尽管东中西部经济增长率的趋同趋势较为明显,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与我国区域间增长的不平衡程度之间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发展经济离不开技术.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都认识到了技术引进的重要性。但是,在如何进行技术引进的问题上,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存在着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技术引进应采取发达地区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欠发达地区从发达地区引进先进技术的方式,技术传递的方向应从国外到国内发达地区、再到国内欠发达地区.即递进技术引进的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不论我国各地区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在江苏省阜宁县商标注册和争创名牌商标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截至2006年底,全县商标注册总数已达316件,被认定为江苏省著名商标4件、盐城市知名商标17件,为阜宁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发达地区市、县相比,在商标发展和名牌商标争创的数量上差距还比较明显。全县各镇之间,各生产经营行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还存有很大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是无商标的企业多、出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加之建筑业劳务分包市场体系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劳资关系紧张等严重影响西部建筑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西部建筑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也为本地区劳务分包队伍提供了极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戴波 《广西电业》2005,(10):21-24
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面向新世纪迎接新挑战、着眼于改革歼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促进全国经济阱谰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充分利用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缩短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21世纪初的经济发展中,中国要重点完成下列战略任务: 一是大力加强农业,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积极稳妥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和节水的农业,积极帮助和引导乡镇企业提高管理、经营水平。二是继续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通过发展基础设施改善中国不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和社会发展环境,促进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逐步缩小中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三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改造和提高传统加工工业,重点发展支柱产业,大力扶植高新技术产业。争取使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制造业中  相似文献   

9.
以江西省为例,对其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Panel Data模型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不同收入地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低收入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高收入地区,因此应加快中、低收入地区城市化进程。缩小地区经济差距,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怎样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篇大文章,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加快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加快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对长三角地区 16 个城市的公路、港口、物流园区等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指标进行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就各指标来看,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已建成的公路里程数、港口码头泊位数、大型物流园区数等都相对靠前,经济欠发达城市相对靠后。接着运用极差率和变异系数对2011~2015 年长三角城际间人均物流业基础设施投入总额差距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构建了人均GDP与人均物流业基础设施投入总额的面板数据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人均物流业基础设施投入总额差距呈现出先拉大后缩小的趋势,后期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差距依然客观存在。人均物流业基础设施投入总额与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弹性系数一般大于经济发达地区,说明经济欠发达地区正采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努力缩小地区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区域经济的空间格局,是改革开放以来实施各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东部地区面向太平洋和西部地区深入欧亚大陆内陆深处的陆海分布的自然地理格局,迎合国际产业大尺度向东亚特别是中国沿海地区进行空间转移的趋势,使中国向沿海倾斜、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区域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实现了从内陆发展为主向沿海发展为主的转变,促进了经济的腾飞.进入21世纪,“三大地带”发展差距逐步拉大,形成了自然资源丰裕程度和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的阶梯形态分布格局,客观上要求各区域发挥优势,缩小差距,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也具备了坚实的客观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区域经济不可避免地迎来转型时期,砥砺多年的“4+3战略”日臻成熟,同时以经济发达程度和市场发育程度为导向制定的区域政策和区域规划进入发力期,促进协调发展成为区域发展转型的基本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定义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使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更加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统领性战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新趋势,使内陆不发达地区的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着新的战略选择。本文拟以甘肃这样一个典型的内陆不发达省份为例,对其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内陆不发达地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 中国不发达地区包括以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为主的西部省区。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之后,内陆地区不在“三沿”之列的不发达省区,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中就处于最为不利的区位层次。甘肃仅有200多公里的荒漠戈壁与蒙古接  相似文献   

14.
区域差距、趋同与西部开发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是一个长期任务。如果不能消除两类地区之间存在的比人均收入水平更为根本性的条件差异,西部开发战略则很可能无法取得预想的结果。本文通过解释区域差距形成和缩小的机理,实际揭示那些影响差距的重要因素,并从探讨区域间趋同的机制和条件入手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理论是研究不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如何从落后状态发展到现代经济状态,探索其发展规律及对策的科学。它是二次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 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对象是不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及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二次大战后,世界上殖民体系彻底崩溃,殖民地人民纷纷独立,出现了一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虽然资源及人口与社会经济状况不一样,但他们都要发展经济,尽快脱离落后状态,迫切需要资金、技术、管理和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名牌与名牌战略不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经济工作、经济研究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发展经验及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改革开放发展史,无不是一部名牌创立和发展史。一个企业、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品牌产品、名牌企业越多。该地区的经济越发达。西部地区要应对WTO的挑战,实现西部大开发的总体目标,必须大力发展西部民营企业,以整体推动地区形象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实现西部经济的再次腾飞。  相似文献   

17.
江苏经济的南北差距,是自然资源禀赋差异与人力资源禀赋差异相互作用的结果。文章表明,政府主导型的苏南乡镇企业正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应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的苏中经济应利用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化和优化;苏北地区则要发挥后发优势,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通过产业创新,最终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三大区域的竞相发展。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促进共同富裕。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是落实中央决策的具体措施,一定要抓紧抓好。 基础设施落后仍然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与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很不适应,与东部地区相比也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交通、通信、电网设施薄弱,城市基础设施落后,水利设施不足。 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在“九五”以来优先安排和近两年利用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的配套与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浩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11):100-104
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GDP约占全国的20%,也是我国汽车产业最具规模和市场潜力的区域.本文首先从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的分布和市场竞争态势两方面分析了长三角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然后归纳出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进行了长三角汽车产业关联性分析并归纳出企业配套与互动的特征;最后提出实施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战略和构建一体化的科技支持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西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是全国粮食产量和肉类产量百强县。西平县电业局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第二批一流县供电企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是,与沿海发达地区农电企业相比,局长张健还是明显感受到了差距,认为只有发展了,才能谋取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