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饭后不宜立即吃水果饭后立即吃水果,不但不会助消化,还可能造成涨气和便秘。因此,水果宜在饭后2小时以后食用,或在饭前1小时吃为宜。(祥摘自1994年2月15日《成都晚报》涛鸣)饭后不宜立即吃水果@涛鸣...  相似文献   

2.
人们习惯在饭后食用很多水果,其实,这种饮食方法是不科学的。 因人吃饱饭后,食物进入胃内需要经过1~2小时的消化过程,才能缓慢排出,饭后如果立即吃进很多水果的话,即会被食物阻滞在胃内,而水果在胃内如果停留时间过长,就会引起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天长日久将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那么饭前吃水果好不好呢?专业人士指出饭前空腹吃水果的习惯也不好,因为诸如苹果、桔子、葡萄.桃子、梨等水果中含有大量有机酸,会刺激胃壁的粘膜,对胃部健康非常  相似文献   

3.
饭前?饭后?     
<正>饭后吃水果助消化,饭后喝茶清清口腔……这些平时很多人都在饭后做的事情,如果掌握不好,很容易伤身。吃水果:餐前一小时或餐后两小时传统观点认为,饭后吃水果可帮助消化。但近年来研究提出异议:饭后吃进的水果会被正餐中的食物阻滞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将引起腹胀和便秘等症状。而且餐后立即吃水果会加重胰腺负担,使得餐后血糖更高。因此,科学的吃法是在饭后2~3小时或餐前1小时吃。当然,  相似文献   

4.
《粮食问题研究》2005,(6):57-57
有一些保健措施如果从饭后移到饭前,效果就会大不一样。饭前运动。此时腹中空空,锻炼较易将脂肪细胞“动员”出来化为热量而消耗掉。饭前1小时进行减肥锻炼,如快速走、慢跑等,持续约30~45分钟,效果较饭后运动好得多。饭前吃水果。人们大多认为饭后吃水果有助于食物消化,其实不然。饭后吃水果,由于其在胃内停留的时间较长,容易产生发酵反应甚至腐败,出现胀气、便秘等症状,给消化功能带来不良影响,所以最好将吃水果安排于饭前。饭前午睡。传统的午睡是在午餐之后,但不少人睡醒后有头昏脑胀、四肢乏力、周身酸软的不适感。这是什么原因呢?进餐…  相似文献   

5.
饭后八煞     
大家都知道饮食不健康可能会引发病症,但如果忽略饭后的一些小习惯,这些不起眼的生活陋习,也有可能成为你健康的致命"杀手"…… 一煞:饭后吃水果 很多人都喜欢饭后吃点水果,这是一种错误的生活习惯.食物进入胃以后,需要经过1-2小时的消化,如果饭后立即吃水果,就会被先前吃进的食物阻挡,致使水果不能正常地消化.时间长了,就会引起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相似文献   

6.
饭后7不宜     
不宜急于吸烟据专家考证,饭后吸1支烟,吸入有毒物质量大于平常吸10支烟的总和。不宜马上吃水果饭后马上吃水果,很容易形成胀气,所以吃水果最好在饭后1~2h,或在饭前1h。不宜立即喝茶因为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这种物质进入胃肠道后,会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得不易消化。不宜放松裤带饭后将裤带放松,容易发生肠扭转,引起肠梗阻,还容易引起胃下垂。不宜马上洗澡饭后洗澡,四肢、体表的血流量会增加胃肠道的血流量相应减少,从而使肠胃的消化功能减弱。不宜百步走人们常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其实不然,饭后百步走会因运动量增加,而影响消化道…  相似文献   

7.
饭前总动员     
饭前运动进餐后摄入体内的大量脂肪酸已经进入脂肪细胞,无论你怎样运动也难以将其“动员”出来。饭前运动就不一样,此时腹中空空,脂肪细胞尚无新的脂肪酸进入,锻炼较易将其“动员”出来,化为热量而消耗掉。故专家主张应在饭前1小时进行减肥锻炼。但要注意不可进行剧烈的运动。饭前吃水果据医学专家解释,饭后吃入的水果可能被先吃下的食物阻滞于胃中,产生酵反应,出现胀气、便秘等症状,饭前吃入可保护体内的免疫系统免受热食的不良刺激,对免疫系统很有益。饭前喝汤民间有句俗话“饭前喝汤,胜似药方”,确有科学道理。因为从口腔、食管到胃、肠,…  相似文献   

8.
正秋季,各种水果纷纷上市,如何吃好水果大餐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黄辉:糖尿病患者不是不能吃水果,而是要会选时间点。糖尿病患者吃水果应在两餐之间、饥饿和体力活动之后,一般选择在上午九点、下午三点或是晚餐后一小时和睡前一小时,作为能量和营养的补充。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不能餐前或餐后立即吃水果,因为如果餐后马上吃水果,消化慢的混合性食物会阻塞消化快的水果,即所有  相似文献   

9.
水果科学吃     
冬天气温低,市民吃水果的兴趣也悄然下降。有人灵机一动:既然怕水果冷,不如煮熟了吃或入菜、做甜品?现在蔬菜价格这么贵,水果却出乎意料地便宜,恰恰可以填补维生素摄入的不足。这种想法固然很积极,但专家认为,水果还是生吃最有营养。  相似文献   

10.
<正>不知从何时起,果汁成了健康的代名词,常被冠以"健康佳品""排毒神器"等美誉,甚至有人用它代替水果。然而,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称,每天喝果汁可导致患糖尿病风险升高,直接吃水果却能降低风险。与此同时,美国儿科协会也将果汁送上"健康黑名单",其发布的最新指南强调,果汁没有任何营养优势,反而带来诸多健康问题,希望家长不要给孩子喝果汁。  相似文献   

11.
果汁小常识     
原果汁与浓缩果汁 用新鲜水果采用机械方法直接取得的汁液称为原果汁。原果汁经蒸发或冷冻等方法除去部分天然水分.使其浓度提高2倍以上.称为浓缩果汁,浓缩汁不得加糖、色素、防腐剂、香精和人工甜味剂。若将浓缩果汁加入果汁在浓缩过程中失去的天然水分等量的水,也称为原果汁。  相似文献   

12.
正水果应该什么时候吃?吃水果也是有很多误区的,你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吃水果会有什么误区呢?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吃水果的错误做法,快来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吧。吃水果的误区不应用水果代替正餐。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物质才能够维持生存,特别是每天需要一定量的脂肪,来维持组织器官的更新和修复。水果中含水分85%以上,蛋白质含量却不足1%,几乎不含人体必需的脂肪酸,远远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水果只可做正餐以外的补充,好吃但不能多吃。不应用吃水果来减肥。实际  相似文献   

13.
一直特别喜欢吃水果,但现在天气冷,吃完水果胃里总是不舒服,医生说是“胃寒”。是不是像我这样的人冬天就不能吃水果了?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吃水果有利身体健康,但是,哪些水果对身体健康最有利,并能够达到治病的效果,却鲜为人知。最近,美国《读者文摘》杂志给水果排出了名次,介绍了10种对健康最有利的水果。  相似文献   

15.
这个夏天我们频频听到中国果农叹息的声音.看到他们忧愁的表情。一边是海南西瓜烂在地里,一边是北京平谷桃农对丰产的大桃发愁。这么多年.我们的果农仍然面临丰产不丰收的困局。究竞怎样发展才能帮助果农走出这样的怪圈?才能真正让果农增产又增收?实际上.我们喊了多年的农业产业化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2005年中国果汁和果汁饮料总产量634.56万吨.比2004年同期增长29.17%。从水果到果汁的深加工正是能吸纳大量水果、实现水果种植业产业链延伸、提升农产品价值、增加果农收入的一个绝好途径。国内著名果汁企业汇源果汁十几年来.其产业化体系促进了各地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百万农民奔小康.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了几万个就业岗位.累计缴纳税金17亿多元.投入社会公益事业7000多万元。牵手果蔬汁仅胡萝卜和南瓜的种植就带动农户1200家,使农户每亩增收800元……可见.果汁加工业是解决水果丰产不丰收的重要产业。为此.本期我们特别策划从水果到果汁的果品产业链全镜头扫描,以期能为解决水果丰收、果农增收和果品加工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思路与启迪。[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1.坚持体育锻炼如果工作时很少活动或仅有轻度活动,每天应有约1小时的快走或类似的运动量。每星期还要至少进行1小时出汗的剧烈运动。2.多吃蔬菜、水果每天吃400 ̄800克果蔬,绿叶蔬菜、胡萝卜、土豆和柑橘水果防癌作用最强。每天要吃5种以上果蔬,且常年坚持,才有持续防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父亲爱鱼头     
小时候,妹妹常常指着我说:“你呀,是小姐身子丫环命.” 这是因为我冬天怕冷,夏天怕热,吃水果一定要削皮,不然就咽不下。小时候日子穷,吃个水果不容易,别的孩子捧着狼吞虎咽,我却要削净了皮才肯吃。当母亲责怪我“为什么非要削了皮吃?”我会答:“削了皮才能吃出水果的甜美味道。”  相似文献   

18.
《农民科技培训》2010,(2):49-49
很多人认为,保护牙齿的主要途径就是刷牙,所以便会在饭后立即刷牙以保证口腔清洁。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佳洁士口腔护理研究院张克博士说,在刚吃过饭后.牙齿表面的一层具有保护作用的珐琅质会变松软.此时刷牙在去污的同时也容易造成珐琅质的损害.正确方法应是饭后用清水漱口.待半个小时后再刷牙。  相似文献   

19.
1、赤灵芝20—30克,水煎两次去渣混合,饭前1小时服用,每天早晚各服一次,连服3—6个月,可有效治疗胃癌,卵巢癌、结肠癌、肺癌、肝癌。2、灵芝孢子粉6—8克,加适量水煎煮,每次煎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猕猴桃真是一天一个价,前不久还是2.9元/个,后来是三块多,现在已经涨到4.5元/个了。”市民刘女士经常到金润发、沃尔玛等超市买水果,最近她发现,水果尤其是进口水果的价格,涨势凶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