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着眼于全球经济中储蓄率的决定及其延伸问题,主要讨论跨国国民储蓄率以及居民消费率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针对人口负担比与国民储蓄之间的关系,重点引入全球价值观调查(WVS)中有关家庭价值观念的数据,从经验的角度揭示人口负担比与国民储蓄率、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关系如何受到家庭价值观念的影响。文章以国别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果表明,尊重父母的观念显著地正向影响国民储蓄率对老年负担比的回归系数,但于国民储蓄率对少儿负担比回归系数的影响并不显著;爱护子女的观念显著地负向影响居民消费率对少儿负担比的回归系数,但于居民消费率对老年负担比回归系数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控制相关经济变量和家庭价值观差异后,少儿负担比、老年负担比均显著负相关于国民储蓄率,且少儿负担比对居民储蓄率的负相关性也是显著的,但老年负担比则不然。  相似文献   

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且持续上升,目前我国国民总储蓄率已经达到51.4%。本文从宏观经济学视角分析了我国高储蓄率对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我国高储蓄率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讨论我国目前这种高储蓄经济增长方式是否可持续的问题,最后就如何提高我国的消费需求,降低国民储蓄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郑辉 《特区经济》2011,(1):279-280
在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对经典的生命周期模型进行了拓展,引入了人口结构和社会保障两因素,从而构建了一个新的生命周期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国民储蓄率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我国的人口结构确实会对国民储蓄率产生较显著的影响,而社会保障水平却对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高储蓄率已为众所周知,多数人在分析日本高储蓄率的原因时都从日本国民的勤俭节约传统、政府鼓励储蓄的各项政策及日本众多储蓄机构的激烈竞争角度进行分析,我认为日本国民的“勤俭储蓄”,一方  相似文献   

5.
王佐 《科学决策》2007,(1):60-60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前刊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的文章说,人们在谈中国的储蓄率过高的时候,想当然的理解是居民的储蓄率过高。近年来,中国储蓄率在已有的高位上还在不断攀升,从1996年的37%上升到2005年的44%。其中,居民个人总储蓄仅占了国民总储蓄的30%-40%(近几年还在下降),而政府和企业总储蓄才是主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从分类上说,一国的总体储蓄可以分为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几个大类,数据表明近年来国民储蓄率的提升非常明显,2009年,中国的国民储蓄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9%,占2009年全球储蓄的28%,毫无疑问这个储蓄率是排在世界首位的.  相似文献   

7.
80年代和90年代初,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级经济学家在分析北欧4国(瑞典、芬兰、挪威和丹麦)的国民储蓄时,发现它们的储蓄率都呈急剧下降的趋势。而一个国家或地区储蓄率的高低,不但对投资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储蓄率研究的最新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 《世界经济》2007,30(4):86-95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学界关于各国居民储蓄率和国民储蓄率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从储蓄率的基本决定因素来看,除了传统的人均收入、经济增长速度、利率等因素外,人口因素、预防性储蓄动机、宏观经济政策冲击、外部融资条件、贸易条件冲击和教育等因素对储蓄率的影响也得到了越来越深入的讨论。在对众多因素的讨论申,人口结构的转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谨慎性储蓄动机)与储蓄率变化的关系一直是讨论的重点。由于储蓄率在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分布并不均衡,因此很多研究文献都致力于解释个别国家储蓄率过高或过低的原因,或者比较国别间或地区间储蓄率的高低并探究其原因。最近几年来,中国的高储蓄现象得到了国际经济学界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樊纲 《科学决策》2006,(10):14-14
中国人可不可以少些储蓄、多些消费?中国的国民储蓄率高达50%以上,许多人包括国内经济学者,都在提出提高消费、降低储蓄的对策。在我看来,这些对策有许多在短期内似很难奏效,有些对策所依据的经济分析,也显得不那么可靠。  相似文献   

10.
让美元贬值!     
《海外经济评论》2006,(24):25-26
【英国《金融时报》5月31日】大工业国(G7)集团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近期声明显示,要求减少庞大的美国对外赤字的压力越来越大。这既需要美国提高国民储蓄率,又需要美元币值更有竞争力,两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使用,从中国经济的结构变量入手,在理论上分析中国国民收入、社会最终储蓄率、企业资产负债率对中国最终财富持有者货币需求的影响和作用,并构建相应的货币需求函数理论模型,结合2001-2014年期间中国有关数据,对该函数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所得的数据显示:以中国国民收入、社会最终储蓄率、企业资产负债率为主要解释变量的最终财富持有者货币需求函数在文章研究的时间区间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我们并不追求贸易顺差,而是追求贸易基本平衡,在美国抛出巨额订单,体现了我们推动中美贸易平衡的诚意。然而,美国贸易逆差不过是美国国民储蓄率过低的表现,并非中国“不公正贸易行为”所致;近年美国国民储蓄率过低,主要根源在于财政赤字飚升;美国不能片面要求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为美国这个头号经济大国承担调整国内储蓄-投资模式的责任,不能要求中国抛出订单来解决美国贸易失衡问题(这实际上办不到),自己却不承担对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日美投资率方面存在的差距与日美在储蓄率方面存在的差距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国民储蓄中居民家庭储蓄在各国都是最主要的部分,因此,探讨日美投资率差距背后的原因时,仔细研究日美家庭储蓄率方面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一、税收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对于储蓄率的影响首先考虑税收和社会保障支付份额差别对于储蓄率的影响。一般认为,居民收入中用于税收支付和缴纳社会保障费用的比例越高,收入中居民实际上可自由支配的部分越少,则储蓄率会越低。在1964-1981年间,日本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占总收入的88%,收入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20个国家1970~2010年的数据,构建了一组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高等教育、城市化率、FDI净流入、国民储蓄率以及贸易开放度等因素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引入贸易和储蓄二项式,测度了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国民储蓄率和贸易开放度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力临界值的差异。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城市化率、FDI净流入对服务业发展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过度储蓄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适度的贸易开放度有助于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不发达经济体可以容忍一个相对较高的外贸依存度,而储蓄率也将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对不发达国家服务业发展起到抑制作用。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国民储蓄率几乎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但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在资金运用方面并不擅长。受这些钱的推动,中国近期出现了一股投资热潮,总投资额约占GDP的45%,但这些投资大部分集中于钢铁,水泥、汽车制造等少数几个领域,而这些领域未必总是回报多多,并且还可能因投资增多而造成生产过剩。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劳动力资源丰富,国民储蓄率较高,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科技教育具有较好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这些都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石治平 《发展》2001,(1):29-30
资本要素是经 济开发和经济增长最直接的动力。总结陇南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资本形成能力不足,不仅外资引不进来,而且区内资本大量外流,以至于形成了“造血——失血”的怪圈,具体表现在国民储蓄率,企业积累率和财政资金用于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投入率以及环境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都比较弱,因而,加大融资力度对促进陇南的经济开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国峰 《魅力中国》2010,(26):332-332
我国的储蓄率逐渐变为U型和国外的倒U型是相反的。退休后的储蓄率高于工作的人的储蓄率,出现了和生命周期理论相违背的现象。这种趋势从1995年开始,到2000年出现大的上升,到2005年趋势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钱曦 《珠江经济》2005,(4):79-82
1999年以来,我国居民储蓄进入稳定增长阶段。随着储蓄存款规模的不断扩大,居民储蓄率继续保持高位运行。高储蓄率对经济金融运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本文拟从分析高储蓄率形成的社会经济背景出发,对储蓄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因及其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家都谈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我完全同意.但是我想做一个补充,我觉得为实体经济服务首先是为老百姓服务.而我们的金融,非常坦率地讲,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是对不起百姓的.你看看百姓储蓄率这么高,国民储蓄率50%,家庭储蓄率30%以上,都去哪儿了?要不然去了银行,在绝大部分时间之内银行的名义利率是低于通货膨胀的.要不然就去股市,股市对得起百姓吗?谁还想今天把大量的钱往股市里扔,除非有内部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