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是会计计量中重要的计量属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允价值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因其相关性,越来越被人们接受。为充分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公允价值被要求广泛运用。我国的会计准则已经适度、谨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其在运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和账务处理,为有关各方提供有用信息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本文从我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变动的账务处理入手,指出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杨宏祥 《价值工程》2012,(12):135-136
2006年财政部将公允价值概念引入新会计准则,并被应用于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货币性交易等领域,使我国会计准则进一步与国际准则趋同。然而,现阶段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文章阐述了公允价值的基本内涵,对公允价值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引入:一方面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另一方面是会计本身发展的趋势。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完善,现行公允价值会计在理论研究上还不够成熟,因此,诸多行业人士和专家对公允价值的引入存在许多疑点。本文论述了会计计量属性及公允价值概念、历史成本运用的弊端、公允价值运用理论基础和存在问题,并重点对我国公允价值运用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新会计准则最显著的特征。以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为研究对象,阐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现实意义,分析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运用存在问题,对公允价值的实际运用提出了改进的几条建议,以推动公允价值在我国广泛运用进程。  相似文献   

5.
刘东山 《企业导报》2010,(9):166-166
阐述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其运用意义,对现阶段我国公允价值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对完善公允价值的运用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婵君 《财会通讯》2010,(12):116-118
自公允价值被提出来以来,会计理论界与实务对其给予了高度关注。公允价值计量能否广泛适用,能否在会计计量中占据主导地位?本文认为,就我国现阶段而言,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存在一定的难点和局限性,所以公允价值计量需谨慎,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同时国家还要为其计量的运用创造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以来,特别是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的运用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就对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公允价值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以来,特别是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的运用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就对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公允价值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环境中公允价值会计运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并非公允价值的运用,但是在金融危机环境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更需要配套监管措施。目前我国对公允价值相关概念界定等方面尚存在一些缺陷,因此我国运用公允价值存在着概念理解运用难、计量操作难、审计监管难、税收协调难等障碍。我国需要加快完善相关的概念界定,细化公允价值运用规则,并从多方面着手降低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成本。  相似文献   

10.
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分析公允价值运用情况入手,指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在对公允价值运用的理论探讨和实际操作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并就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的应用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投资性房地产运用公允价值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规范了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对于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表的影响,比较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评估的方法,阐述了目前我国运用公允价值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投资性房地产运用公允价值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公允价值的引入是我国2006年会计准则改革的一大亮点,公允价值计量的研究,对财务会计模式的改进和改革将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拟讨论基于历史成本缺陷而兴起的公允价值,分析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现状,就公允价值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益的思考,并提出了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财务报告中运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一会计制度下公允价值运用的夭折 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早在1998年,我国在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等具体会计准则中就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当时的市场经济尚不完善,证券市场、公司治理、综合监管体系、信用中介体系等内外部经济环境都不成熟,公允价值的信息量不足且不易取得,公允价值的运用存在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高成本性,企业利润被操纵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会计计量不真实.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对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广泛讨论中,公允价值计量备受争议,文章分析了金融危机下暴露出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缺陷以及我国运用公允价值的三个历程.审视了金融危机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借鉴作用,结合财政部对公允价值调整的最新回应,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公允价值计量通常被认为能为决策者提供最为相关的信息,代表了财务会计未来发展的方向。然而在现实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却存在着很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彭洁珊 《民营科技》2012,(8):110-111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真实反映了企业价值,同时也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对公允价值的特点、公允价值运用的客观性,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核算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7.
国际会计界对公允价值的研究由来已久,讨论的焦点已由早期的"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转变为如今的"如何用好公允价值"。我国银行业自2006年开始运用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本文考察了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银行业的运用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风险,提出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公允价值计量运用在实务运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即对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的判断标准不统一,确定方法缺乏统一规范,可操作难度较大,信息的披露不够充分等。完善我国公允价值的会计理论体系,需要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充分有力的环境和条件,对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9.
陈威  曹伟 《财会通讯》2011,(9):31-33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其中最大的焦点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对于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依然存在争议。本文主要讨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不足以及运用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完善公允价值运用的态度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姜玥全 《企业导报》2011,(10):135-137
我国很多会计人员对新会计准则重新引入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加之整个准则体系本身尚有不完善之处,严重影响了其在我国企业中的合理运用。本文先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定义及特征,并分析了我国重新引入公允价值的理由,对存在的理论分歧进行了澄清。然后论证了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