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核心能力理论的来源可以追溯至Penrose对于企业成长的经典性研究,其后相继涌现的基于资源的企业观(RB-VF)和企业能力理论(CBVF)虽然将对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然而并没有对企业拥有核心能力的原  相似文献   

2.
汪洋  张志斌 《上海国资》2003,(11):46-48
企业核心能力是管理学和经济学交叉融合的理论成果,是企业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创新理论、知识经济理论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进行探讨的共同趋向。1990年,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曾在《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中,首次将企业核心能力作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提出,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因此,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企业运用各种内外资源的效果,而导致企业能力差别的是企业知识的存量。企业独有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3.
一、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优势理论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是资源,资源的结合即反映为能力,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有助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确立。1、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资源企业为获取对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保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有一定的资源作为基础。资源是企业生产过程最主要的投入要素。它不仅包括经济学上通常所说的资本、劳动、土地三生产要素,也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日益迅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核心竞争力作为应对市场挑战的一种利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并加以运用。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管理学与经济学交叉融合的理论成果,是战略管理理论、经济学理论、创新理论、知识经济理论对持续竞争优势之源进行探索的共同趋向。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划时代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自此,企业核心能力作为持续竞争优势之源被明确提出,这给困惑于持续竞争优势问题的理论界和实践界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确立了核心能力理论在企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上的重要地位,引…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资源基础观、动态能力理论与营销要素整合的视角出发,研究发现市场基础性资产中的关系型市场基础性资产和知识型市场基础性资产是企业重要的基础性资产。完全满足资源基础观理论的资源特征要求。而产品开发管理流程、供应链管理流程和顾客关系管理流程等3个营销核心跨功能商业流程是驱动市场基础性资产转化为顾客价值和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动态能力。基于此,该文提出了市场基础性资产的转化机制,揭示了“市场基础性资产-核心商业流程-竞争优势”之间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6.
1985年,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把"价值链"作为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利器引入其竞争优势理论.根据价值链涵盖的层面划分,价值链主要可以分为企业价值链和产业价值链.文章从产业价值链的界定和构成出发,分析了基于产业价值链的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并据此进一步探讨了基于产业价值链企业如何去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左世翔 《改革》2013,(2):124-132
通过实证研究中小企业社会网络与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作用关系,构建起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与核心能力体系,验证了企业社会网络对国际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以网络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网络观点,是对传统资源基础观理论的创新和突破。网络资源观更好地解释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尤其对于当前中国中小企业的研究意义深刻。由于受到自身资源和规模的限制,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更加依赖于企业网络的作用。企业社会网络各个维度同企业国际化竞争优势密切关联。社会网络是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林治泽  刘霞 《辽宁经济》2003,(10):69-69
培植企业的核心能力已成为21世纪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德和默尔对核心能力进行了概括,他们认为核心能力应包括以下要素:1.核心能力是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它可以通过产品和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价值、效益;2.核心能力体现在企业的一系列产品上;3.核心能力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机能和知识(的结合)在市场上所体现出的竞争力。核心能力越强,体现在市场上的产品或服务越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否则只能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9.
1990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普拉哈德和哈默尔发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其后确立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显著地位。时至今日,人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认识虽还不尽完全一致,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注却有增无减。由于人们竞相把培育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而大加推崇,于是基于自身特殊资源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了当今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面对经济全球化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资源基础观的企业成长理论(以下简称资源观理论)是近20年来西方管理学领域迅速发展的一种理论学说,由于该理论在关于企业的性质、企业成长的实质、企业间差异产生的原因及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等基本问题上的独特见解而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基于不同的侧面对资源在企业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但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资源观理论所具有的理论内涵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何景成  张金隆 《特区经济》2008,(10):272-273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房地产企业培育竞争优势的必要性。其次,从理论视角,回顾分析了竞争优势来源的产业基础论和资源基础论的主要观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分析提出了竞争优势来源的全面资源观。最后,给出了房地产企业基于全面资源观的竞争优势来源的理论模型。对于我国房地产企业培育和提升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辛华 《开放导报》2002,(10):26-27
基于能力与资源的企业竞争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期,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从市场定位逐步转移到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保持上来,并由此产生了企业的资源与能力理论.它逐渐演化为两个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的学派,即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企业的资源基础观认为具有行政结构的企业之所以赢利,是因为他们拥有企业特有的稀缺资源,它可以产生成本低或差异化高的产品这种资源依附在企业内部的组织中,具有无形性和知识性,难于模仿,为企业专有.  相似文献   

13.
知识联盟与企业核心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能力作为企业独特拥有、使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资源和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知识体系,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知识联盟则是企业构建核心能力的新途径。要通过知识联盟来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对知识联盟实施以知识学习为核心、以人力资源管理为重点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4.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理论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核心能力是基于核心能力理论的财务创新。本文对现有财务核心能力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出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观和知识载体观。在此基础上,界定了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内涵与特征,认为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财务资源和所积累的财务知识的有机组合体,是企业核心能力的财务综合体现,具有价值性、系统性、动态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核心能力与产业洞察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核心能力是一种系统专长 ,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包括 3个层次 :产业洞察力、系统能力和运行能力。产业洞察能力与系统能力、运行能力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表现为企业把注意力集中在未来的市场和对自身资源的管理上。在当前外部环境变化急剧的竞争  相似文献   

16.
刘治江 《北方经济》2002,(12):60-61
什么是企业核心能力?如何培育和增强企业核心能力?这不仅是摆在管理学界和经济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而且对企业的成长壮大更具有战略意义。 一、什么是企业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实践,不断获取、积累、应用和创造知识,从而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能力。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①核心能力是一种比较能力。企业是由各种能力组成的系统,如决策能力、生产能力、技术能力、营销能力等,企业能力是企业  相似文献   

17.
李卫宁  尚航标  彭运力 《特区经济》2006,211(8):215-217
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人力资源职能本身的研究上,认为人力资源是一种核心资源和能力,具有价值、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从而可以形成企业获得持久发展的核心优势,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和竞争优势的中介。本文将从企业价值链的角度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价值链和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真正理解和把握人力资源管理在形成企业竞争优势中的意义。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整合并优化企业创造价值的各项业务活动,协调价值链的内部及外部活动,并引导价值活动向顾客价值的有效传递,最终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本文在最后提出了基于价值增加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复杂变化的环境导致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促进企业成长至关重要。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资源基础观”与“核心能力观”已不能很好地解释企业成长问题,动态能力才是企业建立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而企业社会资本又是企业发展的一种特殊资源和能力。文章通过采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利用SPSS19.0和AMOS17.0统计分析软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在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成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企业社会资本有助于企业形成并提高动态能力,进而影响企业成长。研究结果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成长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后续研究企业成长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企业"异质性"的根源为主线,认为企业异质性的根源存在一个由物质资本资源到人力资本资源,再到组织资本资源的演进过程。那么相应地,由于企业竞争优势源自企业"异质性",论述企业"异质性"根源的过程,就同时也是描述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演进过程。以此为基础,本文认为企业能力理论与企业知识理论是在探索企业竞争优势源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阶段,而不是一般所认为的是与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并行的两个理论。  相似文献   

20.
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本文对探讨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各种理论观点进行了梳理,认为企业竞争优势不是"梅森-贝恩范式"主张的由市场结构等因素所外生,也不完全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点"、"企业能力理论"所倡导的由企业内资源、能力所内生的.通过逐层剥离笼罩在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外围因素,本文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源于企业的知识,并试图为构筑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