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洛阳市地处河南西部,是我国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工业城市,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市。就农业而言,洛阳市山区、岭区面积大,农业基础条件差,综合生产能力低。目前,洛阳市还有5个国定扶贫工作重点县和1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县。近年来,市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这一目标,一手抓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做大做强畜牧、优质粮食、烟叶、中药材、林果和以牡丹为主的花卉等六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九一手抓“农村百万劳动力转移工程”,强力发展劳务经济,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的外部空间。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大刀阔斧乱砍乱拆,不能急功近利图形式,统一模式,千篇一律。社会主义新农村,突出的关键词是“新”。怎么“新”?内容是什么?胡锦涛总书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确定六个方面:“一是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粮食综合产生能力建设,加快科技进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二是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相似文献   

3.
千方百计争取农业好收成,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突出抓好三件事: 一是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要切实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  相似文献   

4.
《南方农村》2007,(2):1-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今年的“三农”工作,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二是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五是着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5.
今年,要千方百计争取农业有个好收成,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抓好三件事:一是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粮食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丝毫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要切实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扶持力度,实施粮食战略工程,加快建立粮食核心产区,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供给保障能力。农业生产既要增加总量,又要优化品种结构,促进各类重要农产品稳定增长。认真落实支持生猪、奶业、油料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畜牧水产业,扶持和促进规模化健康养殖。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搞。好灌区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  相似文献   

6.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部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结构、节本增效、提升能力的要求,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农村妇女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村妇女进行教育培训,提升农村妇女的生产能力和从业水平,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首要任务。松原市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52%。如何千方百计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是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当务之急。一、农民收入的现状建市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生产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广大农民收入总体上有了较大提高。但  相似文献   

9.
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粮食基本自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左右。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间利益协调机制。抓好其他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改造大…  相似文献   

10.
11.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战略任务在我国开始实施城乡统筹战略,逐步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首要目标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耕地供给能力、科技支撑能力、标准化生产能力、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以及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等生产要素的综合反映,是在一定地区、一定时期和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由农业生产诸多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实现的农业综合产出水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  相似文献   

12.
《农村工作通讯》2006,(6):I0005-I0005
2006年,重庆市农业局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以"三百工程"为抓手,扎实开展六大行动,全面参与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认真实施农业部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积极参与全市"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突出优质生猪、粮油、柑橘等重点优势产业,在武隆县、梁平县、江津市扎实开展新农村农业综台生产能力建设试点,积极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和模式。--开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在100个示范村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工程;推广水稻、玉米测土配方施肥100万亩。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应急控制工程,分类指导开展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对100万亩水稻实施防治补贴;推广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200万亩、水稻增窝增苗技术100万亩,配合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3600亩。--开展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推进行动。突出抓好优质生猪、甘橘、粮油等重点优势产业,建设100个畜禽生态养殖小区、推进柑桔标准化果园建设、建立规模化优质粮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无公害特色蔬菜和茶叶、实施水产种苗更新换代工程。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大地到处充满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与农村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体制性障碍也日益凸显,需要通过综合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  相似文献   

14.
农村是由村庄构成的,村庄是农村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广大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最终必须落实到村庄上.落实到农民生活的空间上。  相似文献   

15.
张晓兰 《农业经济》2006,(10):67-67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增训,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南方农村》2007,(1):1-1
今年中央一号文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广州市按照中央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多予少取放活”的要求,坚持“一手抓适应,一手抓提高”的方针,以中心镇建设为突破口,着力解决事关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把农村地区的交通和流通作为重点,统筹做好农业产业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村教育卫生和村庄整治改造、扶贫帮困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无锡市现代高效农业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无锡农业以不到全市1.6%的GDP保障了几十万农民的生计、几百万居民的生活、几千平方公里的生态。昔日的江南"鱼米之乡"奏响了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和谐乐章。  相似文献   

19.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静 《农业经济》2006,(9):72-7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我国农村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耕地等自然资源相对不足,而人口多、潜在人力资源丰富。因此,靠开发耕地等物质资源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的余地很少,而靠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力资源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则具有比较优势。通过投资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使之成为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和根本动力。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一)劳动力资源数量上供大于求,剩余劳动力由隐性转向公开我国是…  相似文献   

20.
龙头企业要为新农村建设做更大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完善、改革、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成效,在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引导资源进入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民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国家重点龙头企业582家,省级龙头企业2600多家带动,多种形式的服务组织联结农户和生产基地的新格局。龙头企业已经成为农业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带动力的市场主体。进入新阶段,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对于龙头企业既是压力、考验,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龙头企业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做出新的贡献。一、坚持走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