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城乡收入分配对总消费的影响,受制于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建立考虑人口因素的城乡收入分配影响总消费模型,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以及城镇化率与总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比重的扩大和城镇化率的提高都有助于扩大我国居民总消费,但城镇化率超过一定水平时不利于城乡收入分配调节。因此,基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大且农村收入比重下降的情况,我国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应是:先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比重,提高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从而提高总体消费水平;再在此基础上提高城镇化率,进一步增加总消费。  相似文献   

2.
以1995-2011年的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和人均旅游消费支出数据为样本,探讨不同收入来源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首先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和农村居民旅消费的关系,然后进行主成分回归分析,建立对数回归模型。研究发现:财产与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支出存在正向影响;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最大;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双向影响关系,和工资性收入、财产与转移性收入之间是单向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3.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分析如何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结论表明: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显著的影响;工资性收入虽然对农民消费需求的弹性不是很大,但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快,对农民收入贡献较为突出;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虽然占农民纯收入比重不高,但对农民消费影响显著。从不同收入来源角度分析收入对农民消费的影响,对促进农民消费有现实意义,也更能就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增加农村居民消费对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完成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1998年-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Hansen门槛回归模型探讨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具有重要意义;财政支农支出对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表现出明显的门槛特征,当城乡收入差距跨越特定门槛值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下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结构变化发生较大变化,然而收入来源结构变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并未引起足够关注。本文按照"收入来源结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分配政策调整"这一新的研究思路,通过建立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各种性质收入的个体固定效应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采用GMM估计方法实证估计了农村居民各种性质收入的长期消费弹性,并进而计算出各种性质收入在1998-2010年期间的平均边际消费倾向,结果发现:一方面,作为农村居民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长期消费弹性相对较大,但其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却较小。另一方面,作为农村居民补充收入来源的财产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正好相反。即这两类收入的长期消费弹性较小,而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却相对较大。基于实证估计结果,本文认为在短期内可以通过收入结构调整增加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支出,从而较快提升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但在长期中,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最为根本的途径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特别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相似文献   

6.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研究如何促进农村地区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意义重大。本文选取我国2011—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并选取城乡收入差距作为中介变量探究数字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间接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抑制了农村居民消费的提升,同时数字金融可以通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来间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和中部数字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比西部和东北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察旅游需求经济理论的基础上,选择1994-2008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利用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不仅受自身收入、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制约,而且受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影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收入弹性大,人均可支配收入仍是其旅游消费的最大制约因素;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有显著的不可逆性,"棘轮效应"明显;城镇居民旅游消费行为对农村居民有显著的"示范效应"。此外,农村居民居住消费对旅游消费有"挤出效应"。因此,在继续重视增加农民收入、拉动旅游消费的同时,可通过培养其良好的消费习惯、建立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正面示范机制,发展农村旅游休闲消费。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最近几年的辽宁省统计年鉴,获得辽宁省农村居民的消费与收入的数据,应用持久性收入假说消费理论,将辽宁省农村居民的消费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而对模型进行经济意义的检验、计量检验(包括异方差的检验、多重共线性检验、自相关检验)、统计推断检验。通过一系列检验之后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影响辽宁省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持久性收入,只有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持久收入,才能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至2020年,要实现我国居民收入翻番。在收入翻番的背景下,农村居民消费率越来越高,消费结构将发生明显的变化,旅游消费支出也将在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渐加大。因此,研究农村居民旅游消费趋势,并提供适合农村居民需求的旅游产品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内需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可以发现,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具有示范效应和攀附行为的特征,除受收入水平影响之外,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财政对策建议主要有:完善财政支农体系,促进农村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增强农村居民消费信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通过财政与金融手段的有效配合促进农村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11.
一般对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的数量分析,主要运用回归方法,得出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不能反映变量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动态数量关系。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建立了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变参数模型,并检验了两变量之间的变协整关系,以动态机制解读了近年来中国农村居民旅游消费状况,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994-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边际旅游消费倾向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呈现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农村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之间存在着均衡比例变化的变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2.
依据相对收入假说理论,通过分析城镇居民消费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联动效应,分别研究相对收入假说构架下农村居民消费的"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消费存在"棘轮效应",同时,城镇居民消费对农村居民消费存在一定的"示范效应"。基于农村居民消费存在这两种效应,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大、消费结构层次低,需要公共财政支农支出的支持和引导。论文从产品"供给""、需求""、价格"三个方面,阐述了财政支出促进农村消费的作用机制。从调节收入分配机制、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提振农村居民消费信心;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等三个方面,探讨了财政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居民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我国能否全面进人小康社会。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随着收入和消费的增加,消费结构渐趋合理、并不断优化。二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商品性和服务性消费比重不断上升;三是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四是医疗保健、交通通讯与文教娱乐的支出对消费结构变动的贡献率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借鉴主要消费函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广西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建立了广西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比较符合持久收入假说消费理论,影响广西农村居民消费的首要因素是现期收入,其次是预期,资产、消费习惯对消费没有显著影响;广西农村居民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高.  相似文献   

16.
农村居民直接和间接粮食消费对比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统计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农村居民直接和间接粮食消费对比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农村居民粮食消费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可预测出我国农村居民未来20年的粮食消费量。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和人均纯收入对粮食消费都有比较显著的影响;我国农村居民直接粮食消费量逐渐减少,间接粮食消费量逐步增加,并有超过农村居民直接粮食消费量的趋势。因此,有必要采用改善农村居民膳食营养结构和保障粮食安全的相应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计量经济学角度,以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和消费函数为经济理论基础,从一般消费理论出发研究安康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问题.本文运用1990-2006年间的消费样本数据建立了安康市农村居民消费函数模型,通过Eviews 3.1软件利用OLS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经计量分析得知安康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主要由当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决定,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若安康市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1%,则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约增加0.8968%.最后文章提出了主要通过提高安康农村人均纯收入的途径来提高安康农村人均消费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93—2010年安徽农村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运用综合统计分析和多维度数据ELES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安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消费结构仍不够合理,食品、居住支出在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仍然较高;农村居民对生存型消费需求仍具有较强的刚性,对生存型消费的依赖程度尚有较大降低空间;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具有很大的挖掘空间;收入仍然对安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变动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ELES模型对陕西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消费支出随收入增长而增加。但是,基本需求消费依旧在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占主要部分。通过消费结构熵数指标对消费结构的合理化测度发现,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消费比例逐渐让位于非基本需求消费,消费结构质量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基于海南省1988-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和人均收入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收入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有滞后效应.应持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现时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