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1世纪扶贫战略新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开发式扶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在新世纪面临新的环境和挑战。笔者分析了生存空间、人口素质、资源禀赋、制度、经济全球化对贫困的影响和新世纪中国反贫困的新环境,针对性地提出了21世纪中国扶贫的目标定位、评价机制及其指标体系,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中国能源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能源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21世纪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能源资源储量、能源效率、能源结构、能源环境和能源安全挑战,为了应对挑战,国家应制定能源节约战略、能源开发战略、能源安全战略、能源环境战略,以保障能源的安全、稳定、持续供应。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初发达地区乡镇工业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 ,乡镇工业取得了巨大成绩 ,但在发展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遇到了许多困难。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 ,这也与长期以来乡镇工业缺乏正确的发展战略不无关系。乡镇工业要摆脱当前的窘境 ,固然有很多途径 ,但首先应该有一个合适的发展战略。因为 ,国际国内的实践已经证明 ,经济发展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科学而又合理地确定经济发展战略 ,而导致经济发展中付出沉重代价的重要因素同样也在于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一、乡镇工业传统发展战略探析 根据中国乡镇工业历史实践 ,从乡镇工业企业总体来说 ,实际上实行了一条可谓之为“粗放型生产… 相似文献
4.
5.
草地资源开发与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土地资源。草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开发利用,是农牧业现代化和环境优化的基础。中国草地资源丰富,有巨大的开发优势和潜力。为此,提出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开发草地资源、发展知识密集型草产业对农业、牧业、绿色产业、生态环境建设、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作用和目标、途径、管理政策及前景。 相似文献
6.
农业高新技术:二十一世纪中国农业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技术是现今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由过去的要素驱动、资本驱动转向技术驱动、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在当今科学技术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武装农业,正在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的主流。20世纪的后半叶,中国以世界7%的耕地生产了24%的粮食,养活了22%的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人口、资源和环境的重负使中国农业在进入21世纪仍面临着艰巨而久远的任务,根据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和中国的国情,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唯一可行的出路在于采取高新技术战略。 相似文献
7.
8.
9.
面向21世纪的农村工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面临挑战的农村工业化 由乡镇企业启动的农村工业化是在一种极其特殊的环境中取得成功的。这一特殊的环境概括而言,就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中国曾经构筑了偏重国有重工业的计划经济体制,选择了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农村的工业化预留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当80年代初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全国得以全面普及,当政府为解决长期以来被公社制度所掩盖的农业劳动力剩余问题而减少对农村的计划控制,鼓励农民兴办乡镇企业时,严重短缺的消费品市场,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供给,加上市场… 相似文献
10.
11.
12.
21世纪城市与土地利用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市是根据它的服务需求而诞生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能最有效地利用土地等各项资源;能限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更好的教育、卫生和社会设施;是政治、金融和管理权力的所在地;能提供多种服务;能承受大量的人口,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阐述城市是国家的希望和象征,城市规模和人口不能人为地控制之后,论述了21世纪城市的特征,最后对我国大城市效益和土地利用作了分析。分析表明城市规模越大,人口密度越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越高,单位面积土地承载人口越多,土地利用更为有效;我国城市市区面积远大于建成区面积,现有城市土地远未得到有效利用;城市市区人均GDP相差较大,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我国西部地区特大、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以及建制镇比例失调,特大和大城市过少,只有把大城市搞好,才能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面向21世纪的林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通过对林业企业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人力资本是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主体,并针对目前林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二十一世纪的国土资源规划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文灿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22(2):1-8
国家、省、市、县、乡(镇)五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正在全面启动,国家、省、市、县四级矿产资源规划及其专项规划构成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也逐步形成。国土规划方面,已于2001年8月在深圳市和天津市进行试点,将遵循“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拟先从试点做起,逐步积累经验,然后稳步推进。编制并实施了《国土资源“十五”计划纲要》、《“十五”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十五”国土资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国土资源部“十五”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地籍管理“十五”计划纲要》等。目前规划中普遍存在“重编制、轻实施、缺评估、泛调整”的问题,使得规划的科学性得不到保证,从而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矿产资源规划包括全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矿产资源规划、市(地)和矿产资源大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十五”期间提出的启动国土综合整治工作由于多种原因并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十六大又明确提出要“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不断发挥规划在加强资源宏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建立起稳定、多元的资源保障供应体系。积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20世纪中国林业的运行轨迹,认为存在忽左忽右的倾向,指出应改变中国林业实际上成为农、林、牧、种养业中最大的弱势产业的状况,走精细的生态与产业二合为一的产业化道路,这也是21世纪中国林业的必然之路。将生态建设变为一种产业行为,形成竞争,必然会促进生态林质量向高度转化。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自然灾害态势预测和综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各种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都是因地球及其各个圈层在不断运动和变异的结果。对自然灾害发展态势的预测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据此,本文对21世纪初期我国重大自然灾害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宏观预测,并提出了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思路,以期推动减灾工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为中国土地学会成立20周年而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各位在网上参加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 2 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和朋友们 ,大家好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 ,请允许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向大家表示祝贺和问候。2 0世纪是中华民族从沉睡中惊醒、崛起的世纪。 2 1世纪将是中华民族进一步走向伟大复兴的灿烂辉煌的新世纪。在历史的岁月中 ,中国的土地管理和土地科学也走过了上下求索的历程 ,并将在新世纪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新的努力和贡献。1 2 0世纪的简要回顾本世纪初叶的辛亥革命 ,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尽管这场革命提出了“平均地权”、“… 相似文献
19.
20.
21世纪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展望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中国当前土地利用存在的耕地资源紧缺、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等特点出发,以可持续发展思路展望了21世纪中国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即耕地面积稳定,质量提高;林地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草原建设加强,草地退化得到竭止;建设用地实现合理集约利用;土地利用布局得到优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