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析企业潜亏的因与果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张玉妹企业经营成果的好与差,人们习惯于从会计报表上反映的利润或亏损来评价,只重视帐面的明亏,而忽视潜在的隐亏。企业存在隐性亏损,危害性极大,这是一种只顾眼前利益,坐吃山空的败家行径。本文试对企业出现潜亏现象的因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本市街道集体企业发展很快,但是,在不少企业内部,却存在着严重的潜在亏损。所谓潜在亏损,就是指企业财产的实际价值小于其帐面价值,或是指企业存有金额巨大的呆帐,这些帐款在未作损失处理前都称为“潜在亏损”。潜在亏损的存在形式主要是:1.企业管理基础差,多年来对财产物资未进行实地盘点,家底不清,亏空数没有得到正确反映;对应收帐款没有及时核实清理,以致于事实上已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因缺乏必要的证明,而不能销帐;  相似文献   

3.
读本刊1991年第10期闵长富同志写的《对企业隐性亏损问题的思考》(以下简称《闵文》),笔者认为所谈切中时弊。 目前企业存在隐性亏损较为普遍。企业产生隐性亏损的原因,除《闵文》中所说的短期行为、领导上虚荣观念、管理上弱化等等外,笔者认为,也和当前分配、监督、承包机制不完善有关。 一、分配机制上的问题。 企业要完成财政包干,而企业的上级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既非经营性也非政策性的亏损,即潜在亏损。它是一种以挂帐、坏帐、无形损失等方式尚未表现在帐面上,游离于会计报表之外的亏损或减利。据我们对张家口226户国营工业企业调查,发现有168户存在潜亏问题,占调查总户数的74.3%。潜亏引发的问题具有隐避性,其危害不可低估。首先,潜亏掩盖了经济生活中的深层矛盾,造成虚假繁荣,给经济决策者提供错误的信息。其次,企业潜亏会造成国民收入的超分配。第三,潜亏助长了企业投机心理,使企业利润虚增,国家虚收、企业虚  相似文献   

5.
闵长富 《上海会计》1991,(10):14-15
利润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经营成果的重要标志。利润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利润.但是,目前由于多种原因,企业存在虚盈实亏即隐性亏损比较普遍。这种有水份的利润,成了企业内部的一个怪胎,它将使企业成为一个空壳子,使企业失去自身发展能力。因此,部分企业的隐亏、虚假盈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信贷隐性风险。贷款隐性风险主要表现为:A、贷户经营中的潜在市场经营风险。信用社在贷款决策发放过程中,往往侧重于贷时贷户经营状况的审查把关,对其贷后的产品生命周期,市场份额和竞争能力预测不够,隐性的市场风险就可能已经潜在,如不及时发现预防,往往风险难以避免(有的甚至贷款还未到期,贷户经营已经关停)。B、贷款对象的信用履约程度下降,逃废债务行为严重。有些账面反映为正常的贷款可能随时面临着贷款企业改制,贷户躲逃等而变为风险。C、信贷操作手续,贷款方式存有漏洞,资产保全难以奏效。如无效抵押,质押或担保,诉讼失去时效,抵贷资产难以变现等等,造成贷款实际偿付率降低。D、贷款的集中风险,最大一户。特别是“顶冒名”,“垒大户”贷款风险更是难以识别,更具有危害性。  相似文献   

7.
有少数企业一方面帐面上反映无利润,甚至连年亏损:另一方面,这些企业都生存着,而且越来越旺,成为名副其实的“长亏不倒”户。如绥宁县XX公司2004年帐面上不仅反映无利润,甚至亏损5.74万元。该公司实质上是经营盈利而帐面亏损,即虚亏实盈。  相似文献   

8.
贾斌 《上海会计》1991,(4):18-18
在市场销售平淡、效益滑坡的情况下,不少企业存在家底不实的问题,有的企业虚盈实亏,有的企业实际亏损大于帐面亏损。其中相当一部份亏损隐藏在“基本生产”和“产成品”帐户中。这些水份,严重加剧了企业的资金紧张程度,削弱了企业发展的后劲。  相似文献   

9.
“潜亏”这一名称(也有人称之谓“隐性亏损”、“虚盈实亏”)近二年来在会计界广为流传。企业潜亏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已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严重危害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最近,财政部颁发了《会计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要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的会计模式。笔者就会计制度改革联想到企业潜亏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潜亏即潜在亏损,是指尚未表现出账面报表的亏损或减利的损失。潜亏是一个“无底洞”,一方面使企业数据失真,掩盖了经营管理中的矛盾与问题,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危机银行信贷资金。损害国有资产的完整,增大了风险机率。另一方面造成企业虚增财政收入,最终导致国民收入超前分配,助长了通货膨胀,加剧了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采取措施,尽快根除潜亏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信用社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上,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主要的是“吃大锅饭”,它主要表现在信用社与国家银行在经济上的关系和信用社内部分配关系上。在管理体制上,长期以来,国家银行对信用社经营的亏损,基本上是采取“包下来”的做法。即信用社经营盈余归己;亏损国家补贴,亏损多少补贴多少。从1971年起,改为信用社经营亏损,如上年有盈余,先以盈余弥补亏损,不足部份,才由银行补贴。这实质上就是  相似文献   

12.
亏损弥补政策,是我国企业所得税中的一项重要优惠措施。亏损,即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后为负数,反映在会计科目上是“本年利润”的借方余额数。而税法则有自己的定义,《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所称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用计算公式表示:税法确认的亏损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但对企业以下七种情况的亏损不得弥补。  相似文献   

13.
何涌  陈之雨 《投资研究》2023,(5):139-160
基于融资能力和土地价格扭曲视角,探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是否会影响地区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以及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会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所引致的土地价格扭曲是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增加的真正原因,而融资能力在其中表现为“遮掩效应”。为深入评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理解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提供了思路和证据。  相似文献   

14.
企业潜亏审计作用大□吴书江日前,我们在对安阳市国有企业1996年度的审计查证中发现,有不少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潜亏情况。有一企业,报表反映亏损69万元,经审计确认,实际亏损却是656万元。帐实差距如此之大,实在叫人吃惊。一、少转销售成本,虚增当期利润。...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家已对粮食价格实行全面放开,这一改革措施给粮食企业和银行都带来较大影响。如何适应新形势,及时调整信贷对策是摆在农金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拟从粮食企业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入手,浅谈对粮食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后如何强化信贷管理的问题。一、粮食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据笔者最近对环江县粮食企业的调查,发现存在问题不少,最主要的有如下几方面:一是亏损严重。据粮食企业报表反映,仅1992年,该县粮食经营亏损额达120万元,亏损原因主要是大量的议转平收购;调销迟缓;购销价格失衡。  相似文献   

16.
<正> 目前,财政性挤占银行信贷资金涉及面广、量大,是造成银行贷款大量增加、信贷资金周转减缓、效益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财政挤占银行资金不仅表现在财政出现赤字时向中央银行透支,迫使中央银行多发票子,而且在经济生活中还有许多挤占渠道存在,影响着银行信贷资金的正常使用。主要表现如下: 一、企业亏损财政不能及时拨补,占用了银行部分信贷资金。按国营企业第一步利改税试行办法规定:凡属政策性亏损由财政实行计划补贴,经营性亏损由企业的主管部门责成企业限期扭亏,在规定期限内由财政部门适当核定亏损补贴。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财政收支自身难以平衡等原因,及时弥补企业的亏损往往难以做到,大部分企业的亏损是靠挤占银行贷款“填补”。据统计,仅1990年全省预算内工业企业、粮食和外贸企业亏损额就达8.92亿元,大部分是挤占银行贷款。  相似文献   

17.
隐性关联企业贷款风险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各商业银行日益重视企业显性关联并采取了一定的风险控制措施,但企业隐性关联尚未引起银行的足够重视。由于隐性关联难以识别,不少企业试图通过该种方式来避免银行实施的关联管理和授信总量控制。本文在对关联企业的含义、特点及其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加以解释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隐性关联企业贷款的潜在风险及国内银行对隐性关联企业贷款风险存在控制缺失的现状,进而从改善内外部环境、建立风险识别信息系统和强化最后保障性控制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风险防范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潜亏是指企业已经发生而帐面尚未反映的亏损。目前,潜亏现象在不少企业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潜亏的存在,导致企业财产不清、家底不明、经营成果不实、承包责任制考核失真,其危害不可低估。因此,一些地方已采取措施,由企业清理上报,经主管部门和财政、税收部门批准后转入“待处  相似文献   

19.
我们长治市审计局及12个县(区)的审计机关(不含城区),于今年1至3月份,结合第一轮承包终结审计,对所属市、县(区)的总共112户商业承包企业的潜在亏损情况全部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商业承包企业潜亏问题涉及面广,而且较为严重,形成“疴瘤”。调查的112户中就有105户存在问题,潜亏金额竟达2328.7万元,相当于被调查企业1990年度实现利润的4.5倍。究其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20.
这里所谓“打埋伏”,指的是目下有的盈利多的企业,唯恐上级“鞭打快牛”和提高承包基数,而将已经实现的利润(收入)的一部分截留,暂列入“其他应付款”或“待处理收益”以便移作下期,弥补缺口,调整企业的损益之用;而亏损或盈利少的企业,为了不戴亏损帽子或为了提效益工资、奖金,而将已经发生的亏损(支出)列入“待摊费用”或“其他应收款”,以减少本期的亏损,或变亏为盈,造成虚盈实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