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1月份粮食市场状况及价格走势回顾 稻米市场:粳稻受到政策扶持,灾区稻米运输困难.1月份,东北地区收购资金陆续到位,黑龙江稻谷最低收购价定点企业成为市场收购主力,其收购数量的增加拉升稻谷价格小幅上扬.但非国有粮食企业认为稻谷供给充足,收购积极性仍低于去年.  相似文献   

2.
一、2009年1月份粮食市场状况及价格走势回顾 稻谷市场:购销活动清淡,稻米价格初成.1月份,稻谷收购市场成交清淡,产区收储企业多已完成收购计划,收购力度减弱,入库进度放缓,农户售粮积极性也随着余粮逐渐减少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中国粮食经济》2009,(3):31-32
稻谷市场:购销活动清淡,稻米价格初成。1月份,稻谷收购市场成交清淡,产区收储企业多已完成收购计划,收购力度减弱,入库进度放缓,农户售粮积极性也随着余粮逐渐减少而降低。入关车皮供应依然宽松,运输成本低于常年同期水平,东北地区稻谷外运量维持高位。节前大米消费数量增加,加工企业加工数量提高,效益好转,米价企稳并显现上扬态势。2009年扩大粮食储备规模、  相似文献   

4.
《中国粮食经济》2010,(3):30-32
<正>一、2010年1月份粮食市场回顾稻谷市场:粳米价格继续走高,籼米价格上涨乏力。1月份,受节日因素的拉动,稻米价格继续上涨。随着农户余粮减少,东北产区粳稻收购进入收尾阶段,成交量萎缩,市场有价无市。农  相似文献   

5.
《中国粮食经济》2008,(7):30-31
稻米市场:粳稻价格走势趋稳,籼稻价格持续上涨。5月份,东北地区车皮供虚充足,运费补贴政策出台后,粳米外运量明显高于往年同期。粮食企业收购稻谷积极,普通稻谷价格小幅上扬,优质稻谷价格涨幅仍然显著。农发行发布通知决定支持东三省按市场价格敞开收购农户出售的稻谷,对东北稻谷价格的上涨也起到推动作用。5月下旬,江苏、安徽地区夏粮开始上市,  相似文献   

6.
《中国粮食经济》2008,(12):25-26
一、10月份粮食市场状况及价格走势回顾 稻米市场:扶持政策相继出台提振市场人气与价格。10月份,国务院决定在东北地区收购400万吨临时存储稻谷,并继续对东北地区进关稻谷实行运输补贴。东北本地加丁企业、贸易商和收购企业入市积极性提高,稻谷价格小幅回升。关内企业到东北采购的积极性也有所增加,10月下旬,黑龙江东部地区普通稻谷企业入厂价格为1680—1760元/吨,中部地区为1780—1820元/吨,  相似文献   

7.
《中国粮食经济》2008,(4):26-27
一、2月份粮食市场状况及价格走势回顾 稻米市场:粳稻市场逐渐回暖,籼稻价格小幅走高。2月份,稻谷运费补贴政策实施细则出台,规定关内经认可的粮食企业在东北三省采购稻米,根据运输距离和方式的不同可以获得数额不等的补贴。同时,粳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范围扩大到吉林省。受政策利好拉动,春节过后东北稻谷市场回暖,收购趋向活跃,  相似文献   

8.
《中国粮食经济》2010,(4):31-32
<正>一、2010年2月份粮食市场回顾稻谷市场:稻米价格走势呈现显著分段特征。2月份稻米价格走势呈现显著分段特征,以春节为节点呈现由强转弱。节前东南沿海地区普通籼米需求下降,华中、华南加工企业籼稻收购积极性偏低,成交量处于下滑趋  相似文献   

9.
《中国粮食经济》2009,(6):26-28
一、2009年4月份粮食市场回顾 稻谷市场:收储企业出库减少,稻谷价格小幅上涨。4月份,各地清仓查库工作全面展开,收储企业稻谷销售数量减少,部分企业稻谷出库时间推迟。各主产区连续降雨对稻谷收购也产生一定阻碍,加工企业原粮库存普遍偏紧,中晚籼稻销售价格处于稳中有升趋势。受需求疲软和原粮减少影响,东北稻米外运数量持续下滑,销售价格冲高回落。长江中下游地区粳米销售略有好转。收储企业出库量减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粮食经济》2009,(1):34-35
一、2008年11月份粮食市场状况及价格走势回顾 稻米市场:政策密集出台彰显国家托市决心。2008年11月,国家托市政策密集出台。先是宣布在南北方稻谷产区收购1000万吨临时储备稻谷,其中粳稻400万吨,籼稻600万吨,以遏制逐步下跌的稻谷价格。12月初又宣布再次增加稻谷临时收购数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粮食经济》2008,(9):24-25
稻米市场:粳稻出库价格小幅上涨,早稻收购价格持续上行。7月份,东北地区存粮较上年同期减少,稻谷价格小幅上涨。在关内地区,由于夏粮收购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受类比效应的影响,贸易商对稻谷价格的看涨预期增强,同时,米糠等副产品价格高位运行,江苏地区大米加工企业开工一度增加,稻谷出库价格小幅上涨。7月份,各主产区早籼稻陆续上市。粮食经营主体对早籼稻收购价格上涨存在较为一致的预期,入市收购较为积极。受农资价格上涨影响,稻谷种植成本持续提高,成为推升价格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进入11月份.国内新产稻谷收购工作从南到北已全面展开,稻米价格在市场供应增加的压力下呈现出阶段性走弱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粮食经济》2010,(6):34-35
一、2010年4月份粮食市场回顾 稻谷市场:粳稻价格快速拉升,籼稻价格总体平稳。4月份,由于东北、华南、江南等地区发生低温冷害天气,粮食生产不利因素增多,稻谷市场“天气市”特征日益凸显。贸易商积极增加稻米库存;加工企业原粮库存下降,出货意愿降低。粳稻流通量明显下降,市场紧张气氛加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粮食经济》2008,(8):25-26
一、6月份粮食市场状况及价格走势回顾 稻米市场:南方粳稻价格小幅振荡,籼稻投放增加,价格回落。6月份,南北粳稻市场呈分化走势。由于运费补贴等优惠政策在6月底到期,东北地区稻米出现抢运现象,稻谷收购价格小幅上涨;华南等地区东北稻米到货数量较多,当地苏皖产粳米价格受到压制。  相似文献   

15.
近日,农业部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专家组发布2010年11月农产品市场监测信息。 稻米 国内稻谷价格 11月份,早籼稻收购均价为1.02元/斤,晚籼稻为1.11元/斤,粳稻为1.35元/斤,环比均小幅上涨。  相似文献   

16.
2011年国内稻米市场和2010年表现迥然不同,总体呈现以下特点:籼强粳弱,稻强米弱,南强北弱的态势。品种问走势差异较大,粳稻高开低走,籼稻先强后弱。概括为:2011年国内稻米市场整体表现不温不火,市场波动不大。随着双节临近,销区大米需求增加,稻米走货逐渐好转,局部地区价格小幅上扬,特别是2012年2月2日国家公布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后,稻谷收购市场价形成了新一轮的小幅上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粮食经济》2011,(2):44-45
一、2010年12月份粮食市场回顾 稻谷市场:调控显效,南北稻谷价格回落。国家为调控物价而密集出台的各种政策已经产生效果。在东北地区,稻农售粮意愿提高,企业收购数量比11月份所有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粮食经济》2010,(1):37-38
<正>一、2009年11月粮食市场回顾稻谷市场:南北市场价格呈现分化走势。2009年11月份,稻谷市场呈现分化走势。中晚籼稻处于上市高峰,供给充裕,需求相对疲软,收购价格小幅下跌,最低收购价格提供底部支撑。受雨雪天气和需求疲软影响,收购一度放缓。东北粳稻产区加工企业和贸易商补库需求旺盛,收购  相似文献   

19.
<正>稻米近日,农业部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专家组发布2009年12月稻米市场监测信息。国内稻谷收购价继续上涨12月份,晚籼稻收购均价为1906元/吨,环比涨1.3%;粳稻收购均价为2226元/吨,环比涨4.1%。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粮食经济》2009,(5):34-35
一、2009年3月份粮食市场回顾 稻谷市场:收储企业出库减少,稻谷价格小幅上涨。去年秋粮上市之后,加工企业中晚籼稻收购数量较上年同期减少。统计显示,降幅达到20%以上。同有粮食企业中晚籼稻收购量同比增长90%左右,主要为临储收购,未来将在批发市场通过竞价交易集中销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