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经营风险,因此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有助于分散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减少自身经济损失,促进农业生产。苏州市是我国较早实行农业保险的城市之一,但近几年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数量呈现下降趋势。文章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访谈的方法,对苏州市东山镇杨湾、吴巷、渡桥、东河、太湖5个行政村的农户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对农业保险还存在戒备心理。并以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临安1325个农户为样本,对比不同组织模式下农户农业保险购买行为的差异,构建多元无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组织模式对农户农业保险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组织模式对农户农业保险购买行为有重要影响。同时受教育程度、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收入占比、信贷获取、土地经营规模等因素也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产生一定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自然灾害频繁和严重的张家口地区为代表,通过农户实地调查,应用定性描述和二元选择模型(Logistic模型)定量估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户保险消费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影响农户保险消费意愿的主要因素有收入、耕地面积、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临安农户农业保险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农户教育程度、是否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收入占比、投保流程便利程度、以往赔付经历,并且针对这五个变量提供加大农业保险专业知识普及、引导农户自愿加入合作社、提高投保流程的规范程度和便利度和改进定损理赔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3年3月1日,《农业保险条例》开始实施,标志着全国农业保险发展进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为了解陕西政策性农业保险(以下简称农业保险)开展情况,陕西调查总队在宝鸡、榆林、铜川等12个市县,通过走访政府管理部门,与保险机构、农户和农业生产企业座谈交流、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全省农业保险种类逐年丰富、经营主体不断增加、涉及范围逐步扩大、已保农户参保积极,但是也存在保险覆盖率较低、市县财政配套难、宣传工作不到位、保险赔付金额偏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意愿与需求:山东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山东省400农户农业保险的问卷调查,反映农户的风险意识、参与农业保险的意愿及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分析农户参与农业保险比重低的原因,进而得出调查结论:自然灾害频发的现实需要农业保险,面对自然风险农户的保险意识淡漠,政策性农业保险是调动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重要保障,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可能成为农户参保与否的重要决策因素。应采取加强农业保险的宣传工作、培育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强化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作用和积极探索农业保险制度模式等相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新疆巩留县378户农户为样本,对影响农户参与农业保险需求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农户对自然灾害的承受力、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力、农户所受的保障水平程度等与农业保险需求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个人承担的农业保险保费水平与农业保险需求意愿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李祥云  祁毓 《山东经济》2010,26(2):117-121
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二元选择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年龄、性别、工作性质、收入来源、收入水平、对农业保险及其作用的认知、政府受灾补贴和邻里选择都显著影响农户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决策行为。同时教育程度、家庭成员的政治职务、农地面积、农地质量、负债生产等都与农户的购买行为有一定的关系。对此,既要厘清有关农业保险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形成政策互补、激励相容的格局,而不再是相互替代和排斥的关系,又要扎实和有针对性的做好宣传工作。此外,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中“精英群体”的模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9.
刚刚过去的2006年.对于多年来徘徊不前的农业保险而言的确是一个丰收年——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验范围逐步扩大.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明显增多.农户实实在在获得的保险保障也稳步增加。据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我国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达到8.5亿元,达到自1993年以来的最高收入.比2005年增长16.2%。  相似文献   

10.
张祖荣 《改革》2012,(5):132-137
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导致农业保险的高价格。农业保险的高价格与农户的低收入,使农户对农业保险缺乏有效需求。农业保险的外部经济特征和准公共物品属性减少了农户投保的激励,进一步削弱农户的有效需求,从而形成政府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农业保险在保障农业再生产顺利进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凸显政府比农户更需要农业保险。政府应承担农业保险发展的主导责任,从立法、经济和行政等方面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若想大力发展海南的农业保险,首先应该明确海南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目标。选择政府主导下的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成立农业保险工作协调小组,明确有关各方的职责,政府、监管部门、保险公司和农户(企)多方参与,相互配合,摸索出一条较为符合海南省本土情况的政策性的发展农业保险的路子。  相似文献   

12.
侯玉燕 《特区经济》2014,(7):104-105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广对保障农户利益和稳定农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运用spss建立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对郴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农作物单位受灾面积的直接经济损失、赔付率是影响梅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相应对梅州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璇  霍学喜 《科学决策》2023,(7):133-144
农业保险不仅具有越来越强的农业经营风险分散功能,而且具有促进农户有机肥投入功能,引导农业绿色发展。本文以苹果保险为例,利用源自陕西、甘肃苹果主产省801户苹果种植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验证了苹果保险对果农有机肥投入的影响,即苹果保险显著促进果农有机肥投入。与自有地相比,苹果保险对转入地有机肥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大。进一步地,从不同农地流转特征来看,苹果保险对签订租赁合同、流转期限较长、租金较高的果农投入有机肥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不断完善农业保险体系、优化有机肥补贴方案、促进农地流转等,有助于充分发挥农业风险管理工具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多阶段委托代理模型简化处理的基础上,从农户和农业保险经营者之间博弈关系的角度,构建了农业保险关系中农户的"逆棘轮效用"模型--一个非完全信息多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农业保险对农户努力水平的激励作用.文章的基本结论为:以产量为标的物的农业保险能够提高农户的努力水平,进而提高社会总效用,增进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四川省9县市入户调查微观数据,从精准扶贫视角实证研究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反贫困福利效应,研究表明30%低收入农户由于陷入"贫困陷阱",福利效应不显著,而70%高收入农户能够利用农业保险平滑消费,极大提高社会的福利效应。最后,从政府精准补贴、实现自主造血,开发特色农险、提高精准覆盖,普及农保政策、提高农户意识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有效促进农保扶贫。  相似文献   

16.
政策动态     
《首都经济》2009,(9):8-10
北京率先建立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新模式 市农委近日与瑞士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政策性农业再保险合作协议。市政府将直接出资为在北京从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购买再保险,在发生巨灾损失的情况下,再保险公司将直接向保险公司支付赔款,为其提供保障。这项协议主要为畜禽、果树和农作物提供针对传染病、畜禽疾病、雹灾、洪涝、风灾、暴风雨等风险的保险,覆盖约40万农户。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海南农业保险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农业保险支付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受访者的种养规模,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保费补贴比例。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促进海南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提高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组织化程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宣传,提高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加大指数保险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保定市政府信息处会同市物价局价格成本调查队,利用农产品调查网络对定州、易县、雄县等9个(县)市88个调查户的农业生产资料购买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此次调查直接涉及调查人口332人、耕地面积480.9亩。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预计农户农资平均购买量比2004年实际购买量增加10.9%,2005年预计农户购买农资平均支出金额比去年实际支出金额增加27.2%。  相似文献   

19.
我国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以来,各级政府持续增加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补贴额度,使得农业保险的覆盖率、参保率大幅提升,农业保险可以一定程度弥补农户生产的风险损失,维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但是农业保险中的低保障等问题仍限制了农业保险功能的发挥。近年来,我国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发展趋势,试图将指数型保险引入到农业保险产品体系中,以不断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变化的需求。文章将在传统农业保险和新型农业保险对比分析的基础之上,探索价格指数保险的可行性及在我国的具体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自媒体+保险销售成为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商品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然而利用保险排斥模型与学银在线互联网金融概论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互联网金融商品的设计与改善章节问卷的184位大学生受访者样本研究发现,互联网+自媒体+保险销售模式会降低大学生对于保险自我排斥的效果,并且产生购买保险的羊群效应。因此建议互联网+自媒体+保险销售模式应该在平台上设置认识你的客户特征问卷,并且尽可能提醒客户应该注意的事项、流程,做好让客户充分了解自己购买的保险商品工作,减少保险消费纠纷,维持金融市场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