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业也在迅速的提升,储蓄业务已经不足以维持银行的竞争力,于是商业银行开始注重其它业务的发展,个人理财业务逐渐成为各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另一战场。并且经历了07、08资本市场的大起大落,人们的金融意识也逐渐觉醒,对于个人财富的态度、观念和处理方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人理财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出发,对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几点建议,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志宏 《中国金融》2005,(18):46-47
个人理财业务是随着现代金融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金融创新带来的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和各种金融工具的大量涌现而诞生的。目前,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已逐渐成为国内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主要领域,凭借银行服务网络和先导科技手段的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呈现组合化、品牌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科学而完整的金融理财应是涉及银行、保险、证券乃至房地产等各个方面的大金融理财。纵观金融市场的发展潮流,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已逐渐成为国内银行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的主要领域,凭借银行服务网络和先进的科技手段,个人理财业务呈现组合化、品牌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为此,研究和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银行充分发挥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客户的事业发展阶段及收支变化状况,做出针对性的个人财务管理方案,为客户正确处理财务提供专业建议,协助客户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金融服务。随着人们理财意识的逐步提高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中心”,“个人理财工作室”、“金融超市”悄然兴起,个人银行金融产品不断创新,个人理财已成为金融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5.
邱倩  王放  桂露榕 《中国外资》2008,(12):196-197
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是随着社会的财富增长而产生的金融创新产品。个人理财业务本身也是一项金融产品,有广阔的收费的空间。但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收费方面尚未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模式。本文重点从容户的需求方面入手,基于因子分析等技术手段,提出了对商业银行制定个人理财业务收费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说到理财,人们感触最深的是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金融超市、理财中心、理财金账户等与百姓息息相关的金融服务一度成为媒体热点话题。而量体裁衣、个性服务的对公理财业务发展却发展缓慢,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资金结算、存贷业务上。人民银行《中间业务管理办法》出台后,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但也局限于代收代付等简单业务,顾问、咨  相似文献   

7.
银行结算业务是各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长期以来,由于个人结算业务在银行结算业务中所占的比例不大,未被银行所重视。人民银行2003年第5号令明确规定,自2003年9月1日开始,个人结算业务依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开始施行,为个人结算业务的发展开辟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往,在个人结算方面,人们只注意到代缴、划转等业务;  相似文献   

8.
高颖 《新疆金融》2004,(6):48-49
银行结算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也是一项不断推陈出新、不断适应经济金融活动变化发展的业务。银行结算业务连接着社会资金,为社会服务并带动着银行其它业务种类的发展。现在,由于企业与个人之间,特别是跨地区经济交往的日益密切,伴随着银行业务的发展和结算手段的进步,在各种支付结算活动越来越多的同时,各种结算纠纷和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金融依托其大数据的天然优势,开始了与银行在大数据领域的角逐,并在理财业务、在线信用贷款业务、结算业务等领域展开竞争。互联网在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我们的支付习惯、借贷方式和投资理财渠道,这也给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留下巨大的创新空间,互联网金融正在倒逼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在未来,金融企业尤其是银行与互联网的融合将呈现加速状态,打造合理的金融生态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以来,鹰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呈高速增长状态,预计2017年鹰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可突破400亿元.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增长,风险承受能力也相应地提高,导致银行传统的定期存款业务逐渐无法满足居民的金融需求.此外,随着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和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传统存贷业务的冲击,发展新业务、寻求新利润增长点成为银行的迫切需求.个人理财业务对商业银行拓宽市场、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其新的利润增长业务.本文首先分析鹰潭地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监管机构、银行、投资者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是银行加快金融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个人理财业务尚属初级阶段,各种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在个人理财业务的营销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也给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隐患,应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2.
毛英 《西安金融》2005,(9):46-47
参照国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成功经验,个人理财业务品牌化是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竞争的必然结果。我国商业银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不积极进行产品创新,产品种类、结构、功能接近。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各银行纷纷进行产品创新,陆续推出各自的品牌。如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中国银行的”中银理财”,建设银行的”乐当家”。由于金融产品易模仿,一家银行要拥有自己的特色,必须实现品牌化。只要品牌为消费者认可,就会大大提高金融产品的附加价值,也能提高银行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3.
个人综合理财在国内银行业务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其法律问题和法律、合规风险亟待关注。为准确界定综合理财业务的提供银行与投资者之间关系,应区分综合理财业务的类别,并从解释论和价值论两种角度分析。个人综合理财业务存在合规风险引发的法律风险、消费者保护方面的法律风险和衍生产品交易方面的法律风险,在其具体运作模式中也会产生信托理...  相似文献   

14.
王健 《时代金融》2016,(6):156-157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已逐渐成熟,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相比较而言,商业银行公司理财的发展步伐较为缓慢。2006年之后,国内各商业银行才开始纷纷涉足这一市场,逐步推出各自的公司理财产品。近年来,随着现代企业对于公司理财业务需求的增长,以及商业银行自身转型的需要,公司理财业务越来越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温州是我国民间金融十分活跃、个人金融业务非常成熟、金融竞争环境比较激烈的地区,商业银行的公司金融业务发展障碍较大。本文以J商业银行温州分行的公司理财业务作为研究对象,首次立足于个人金融业务先进、民间金融比较活跃的地区,商业银行如何开展公司理财业务进行详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较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新《办法》在增设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异地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突出基本存款账户的统驭地位和取消开立一般存款账户的限制条件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修改和突破,为商业银行结算业务、个人理财业务和客户资源重新分配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最后,提出商业银行必须重视异地开户、异地贷款等方面的风险管理,加强包括公私联动和跨区域分支机构之间联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居民财富的积累,个人理财逐渐成为银行、居民、媒体等关注的话题,中高收入家庭的理财需求呈现出较为旺盛的成长势头。国内各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等,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理财工具和理财产品,一些地方性金融机构受地域和业务限制,虽然无法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个人理财业务,但也紧紧围绕“个人理财”这一理念大做章。个人理财业务将成为各家金融机构争夺中高端个人客户、  相似文献   

17.
个人理财作为一项快速发展的新兴业务,在发展初期只是银行用来吸引客户和强化客户忠诚度的免费促销手段,没有盈利目标。但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个人收入水平稳步提升,个人金融产品日益丰富,理财服务需求不断扩大。大众对个人理财的认知也普遍提高,银行谋求该业务的更大发展,以获得丰厚利润。建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力度也在逐年加大,自2007年实施零售网点战略转型以来,如何利用理财业务提升个人银行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8.
从龙江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龙江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对策与建议。进而将运用龙江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探索和实践去研究和论证即便在农村有效金融需求不足的条件下,增加农村金融供给也可以激活农村有效金融需求,为黑龙江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居民财富的积累,个人理财逐渐成为银行、居民、媒体关注的话题,中高收入家庭的理财需求呈现出较为旺盛的成长势头。国内各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等,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理财工具和理财产品,一些地方性金融机构受地域和业务限制,虽然无法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个人理财业务,但也紧紧围绕“个人理财”这一概念大做章。个人理财业务成为各家金融机构争夺中高端个人客户、扩大个人金融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银行利用自身在金融资讯、投资理财、服务网络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为客户提供的财富管理、投资增值等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