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92年开放零售业以来,外资在国内商业领域中注入的比例逐年增多,但随着加入WTO后中国零售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和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本土化进程的深入,未来外资零售企业的在华动向令业内人士关注。特别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业企业沃尔玛进入中国市场,将会给中国的零售业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外资零售企业与零售商业在中国将会有什么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1996年“沃尔玛”进入中国至目前为止已经8年,在这8年间她以独特的经营方式和理财观念,一方面占领了中国部分零售市场,另一方面也激活了中国的零售企业。有些零售企业在经营中崛起,有些零售企业在经营中解散。业内人士认为国内零售企业虽没有退路且举步艰难,但一定要想方设法迎头赶上。笔者试图借鉴“沃尔玛”的成功之道从理财角度分析目前我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沃尔玛是起源于美国的世界性的连锁企业,于1962年由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在阿肯色州成立。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从一间普通的零售店发展成为蝉联世界前三甲的零售业领头羊,它的发展模式对于我国零售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现阶段,我国的本土零售企业在经营模式上和国际零售巨头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我国最大的零售企业百联集团一年的零售额是250亿美元,而沃尔玛一年的零售额为3580亿美元。华润万家单店销售额在2165万元人民币左右,而沃尔玛单店销售额从未低于1.7亿元。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门店含金量差距悬殊。无论是企业总体效益,还是单店的零售额,我国零售企业与跨国零售企业之间仍存在巨大的规模差距。因此,深入探讨和了解沃尔玛在中国的发展策略,吸取沃尔玛的经验教训,对我国超市及零售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沃尔玛是一家零售企业还是一家科技公司?曾经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答案毫无疑问是前者,但深入沃尔玛信息后台的人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沃尔玛不但是零售业的巨头,其信息化的建设也成为许多企业的标杆。零售企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正不断上升。联华超市股  相似文献   

5.
《现代商业》2001,(4):42-46
引言 今天的零售企业不得不让世界刮目相看沃尔玛以其骄人的销售业绩迅速成为全球第二大企业,根据有关预测,她将在今年超越通用公司,成为世界500强之首.除此之外,全球其他大型零售业也正以短短一二十年的发展飞速超越百年历史的能源及制造型企业.随着WTO的进程加速,外资零售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我们不禁思索是什么支撑了沃尔玛遍布世界的网络?我们如何应对国内市场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6.
2004年12月11日,中国全面开放零售业市场,对外商零售企业的限制包括 通过合资企业开店以及只能在少数城市和省会城市开店等均被取消。作为全球第 三大零售业市场,中国市场吸引着中外零售企业竞相角逐。已在中国拥有240家 连锁店的家乐福,2005年将增设150家;沃尔玛2005年将在中国新开10-15家店 铺,总数将超过50家。而与此同时,国内的商业巨头几乎同时将扩张的步伐调快, 一个又一个的扩张举动几乎成为了这两年不是新闻的"新闻"。  相似文献   

7.
在“改变了美国企业游戏规则”的零售业巨无霸——沃尔玛的脚步渐近声中,中国零售企业纷纷重新设定自己的游戏规则,确切地说,那应该算作应对之策。但也许我们首先该问自己:看清那头“恐龙”了吗?  相似文献   

8.
世界零售第一帝国沃尔玛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是因为其在节省成本、物流配送系统与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有自己独到的创见。中国零售业如何借鉴国外企业运作的成功经验,实现自我跨越。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管理技术、采购技术和物流技术是零售业的三大法宝.这三大法宝都与信息技术密切联系。现代物流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和对信息的依赖性,成为长期困扰着我国零售企业的重要问题。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最大特征就是信息技术的应用.甚至有人提出“用信息取代物流”。以物流系统著称的沃尔玛,是信息与物流结合的典范。本文从沃尔玛的物流系统结构入手,通过对沃尔玛的中国门店与配送中心、总部之间物流信息的实践进行分析.为我国的零售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沃尔玛看中国配送中心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沃尔玛超市自从1996年进入中国,一直用天天平价策略侵占着中国的市场,并促使中国的零售企业不断的压低自己的成本。是什么使得沃尔玛可以有如此低的成本呢?发达的配送中心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本文将对沃尔玛配送中心和中国零售业配送中心的现状及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国际零售业的发展趋势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武 《商业研究》2004,(20):145-148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2004年要全面开放零售市场,全球零售业巨头均加快了在中国的发展步伐,因此中国零售业将直接面对国际零售企业的竞争。在这一背景下对于中国零售企业而言.把握国际零售业的发展趋势,分析其原因,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真正的竞争还没有开始 2005年是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的第一年,对于各大零售企业而言,跑马圈地是占领新兴市场的首选之举。各大零售企业纷纷加快开店速度,沃尔玛新开店13家,家乐福新开店18家;与此同时,零售业的并购也层出不穷,百安居收购欧培德,永乐收购灿坤,百联收购大商。这一切都容易让人产生一个错觉——中国零售业的竞争已经进入你死我活的惨烈阶段,而规模和速度是决定生死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沃尔玛的销售业绩一直居于长春市零售业首位,远高于本土零售业恒客隆。商场如战场,面对来自国外商业巨头的强大攻势,长春本土零售企业该怎样凸显自己的优势呢?我们需要对长春市沃尔玛和恒客隆的管理行为因素进行分析。为本土零售业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中国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国际零售巨头如沃尔玛、家乐福,全球大型建材家居建材连锁企业百安居、家得宝,国际品牌洋快餐麦当劳、肯德基等都在通过连锁这一经营模式在中国迅速发展。对于所有国际品牌跨国连锁企业来说,如何拓展中国市场,既能创出佳绩又能保有企业文化,是一个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就跨国连锁企业在中国的经营战略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外资零售商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巨大的市场潜力,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取消对外资零售业进入中国的种种限制,促使全球零售巨头加速了在中国的发展步伐。本文通过对沃尔玛和家乐福这两家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进行分析,揭示外资零售企业的战略调整新动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使国内零售企业在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优势市场地位的政策和策略,以期为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颖 《沿海经贸》2003,(6):13-14
中国加入 WTO以后,外资零售企业迅速涌入中国市场,国内零售业竞争也更加激烈.在青岛市区,正当家乐福、百盛、利群等大批零售企业之间的商战不亦乐乎的时候,沃尔玛、欧尚也要来分吃青岛零售业这块"蛋糕".而不久的将来,拥有 30万人口的青岛开发区,必定会成为各商家的战场,此时,深刻认识开发区零售业目前的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就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去年,沃尔玛在中国陆续关闭了十几家门店,创下去年中国市场外资零售企业盘整之最。在关店的同时.沃尔玛亦在集中力量拓展其在三、四线城市的布局。在零售业的低潮下,这一增一减,表明了沃尔玛在中国市场走变革之路的决心。可以说,沃尔玛的门店网络、物流系统和采购体系,均在重新调整布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零售市场全面开放,中外零售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我国零售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要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而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培养独特的、无法被人模仿的竞争能力。深读世界500强巨头沃尔玛的经营策略,总结沃尔玛公司的成功经验,不难发现我国零售企业与沃尔玛的差距,除了硬件上的因素,更多的是企业文化的差距。本文通过对沃尔玛的企业文化与我国零售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剖析,对如何构建我国零售业的企业文化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促进我国零售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零售业的沃尔玛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变了美国企业游戏规则”的零售业巨无霸——沃尔玛的脚步渐近声中,中国零售企业纷纷重新设定自己的游戏规则.确切地说,那应该算作应对之策。 但也许我们首先该问自己:看清那头“恐龙”了吗?  相似文献   

20.
从1995年第一家外资零售业巨头家乐福跨入中国,到2004年年底中国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及股权和数量方面的限制,中国零售市场的格局已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在与国际零售巨头的正面交锋中,本土零售企业如何应对外资冲击所带来的零售业格局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