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 1.牛蛙越冬“四防”。牛蛙越冬可在室外和室内。室外越冬即在原饲养场地进行,将所有成蛙适当集中起来,按大、中、小三级分池越冬。室内越冬可及早用空闲房间,在室内砌水池,其余地方铺上泥土,靠墙角的泥土中挖些洞穴。为了提早繁殖,有条件的地方可建造温室,解除牛蛙的冬眠,进行冬季强化培育。越冬期间要做到四防:  相似文献   

2.
<正> 入夏后,温室里的鳖种移到室外进入了养成阶段,由于室外的环境与室内的有所不同,所以必须加强放养后的技术管理,否则极易发生暴发性疾病。一、加强投饵恢复体质鳖种移出后首先加强投饵,使鳖种能够早吃食、早适应、早生长,特别是放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在室外大棚水泥池内进行早期稚虾的强化培育,以达到早放苗、放早苗的目的,提高经济效益。1、在室外大棚水泥池内进行早期稚虾强化培育的意义:刚经过淡化的稚虾(体长0.7-0.9cm)在经过室外大棚水泥池室内强化培育20天左右体长可达2cm左右,再放到室外大池塘中养殖  相似文献   

4.
一、燃橘皮除蚊蝇在室内点燃晒干的橘子皮,可代替卫生香,既能清除室内异味,又能驱除蚊蝇。二、糖水瓶子捕蚊蝇夏天蚊子较多。除蚊的简便方法,可用空酒瓶装3毫升-5毫升糖水和啤酒,放在桌上或室内蚊子较多的地方。蚊子闻到甜酒味就会往瓶子里飞钻,一碰到糖水或啤酒即被粘住,难以飞出。在室外,一个酒瓶一昼夜可除蚊子几十只至几百只。除故节香法一盘蚊香一般可点燃一夜。如果用一只铁夹子将不准备点燃的部位夹住,人睡眠以后,让蚊香自然熄灭。这样,一盘蚊香可分3次-4次使用。灭臭虫二法一、桉灭臭虫按树油、桉树叶粉各适量,再加适…  相似文献   

5.
银川空气微生物含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自然沉降法测定银川12个测点的空气微生物含量,结果表明银川空气受微生物污染已达到中等程度,个别测点污染严重;分析了银川空气微生物含量的时空分布状态,指出了监测银川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天山天池与喀纳纳斯湖测区空气微生物含量的测定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和比较天池与喀纳斯湖区空气微生物含量,其结果表明两区空气均处于较轻的中度微生物污染水平,质量尚佳,并指出处于干旱少雨大环境中的两区所具有的空气微生物地域性特色。  相似文献   

7.
<正>带鱼有"离水即死"的魔咒,人工养殖带鱼一直是世界性难题。眼下,这一难题被舟山水产研究所攻克,在该研究所养殖基地,来自深海的300多尾带鱼已在水池里生活了两个多月。在浙江省舟山水产研究所的养殖基地有一个室内水池,水池内,一条条银色的丝带迅速游动,这样的奇观,以前从未有过。舟山水产研究所所长徐志进说,水池里的带鱼一共有300多尾,在室外的水池里生活了一个半月后,转到了室内。室外的  相似文献   

8.
<正> 海蜇因其生长快、养殖成本低、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而成为发展水产养殖业的热点。但由于受养殖技术尚不成熟的限制,一则室外养殖成功率普遍较低;二则因海蜇生长适温范围为15℃—30℃,故养殖时间仅限于夏秋两季,货源短缺,价格过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简易仓房储藏木薯干颗粒为研究对象,探讨温度、湿度和编织袋包装等对木薯长期储藏过程中水分含量和淀粉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木薯颗粒水分含量的变化,主要受仓房内湿度变化的影响,木薯颗粒含水量随着仓内湿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仓内湿度的降低而其水分含量增加速度减缓,甚至降低;长期储藏过程中,木薯淀粉含量变化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低温低湿是木薯最适宜进行长期储藏的环境条件;利用编织袋包装可以减少木薯颗粒接触空气,减缓木薯水分含量的提高,延长木薯储藏期.因此,为了达到储藏期长、低成本、储藏效果好的目的,需要降低仓房内空气湿度,降低木薯水分含量,降低仓房和木薯堆内的温度,减少木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相似文献   

10.
《农家之友》2004,(10):27-27
棚室内固定田块连茬耕作,土壤有害生物量剧增.病虫害连年加重。特别是草莓枯萎病、根腐病、黄萎病、疫病等土传病害,病原菌的大量积累将给草莓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土壤消毒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揭示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典型地区不同特征气温的变化规律。[方法]基于1960~2015年间的观测数据,综合线性回归、距平、小波和重标极差分形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探讨淮河流域气温变化的过程、趋势与周期特征。[结果](1)年平均气温、春、秋、冬季气温总体都呈上升趋势,但夏季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且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不同气温都存在明显的升高趋势。(2)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都呈波动上升趋势,但最低气温上升幅度大于最高气温,而气温年较差为波动减小趋势。(3)年气温、春秋冬季气温存在较显著的2年、3~5年左右短周期,而夏季气温无明显周期规律。(4)未来气温变化趋势上,年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不同季节气温仍将呈升高趋势,而气温年较差仍继续呈减小趋势。[结论]1960年以来淮河流域不同特征气温总体呈升高趋势,显示了气候变暖的区域影响效应,但气候变暖对气温偏低季节的影响更偏大,且未来流域气温仍将持续升高。  相似文献   

12.
近40年来湖南省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湖南省29个站点1960~1999年的月气温资料,采用气候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连续功率谱估计等方法,对湖南省年、季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季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各不相同,冬季变暖,夏季降温,且气温空间变化受到地形的影响;年、季气温变化周期各不相同,年气温变化存在准22年的周期,与海尔周期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13.
张家界、韶山和衡山空气微生物粒子沉降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张家界、韶山和衡山空气微生物粒子沉降量用自然沉降法作了测定,三地的空气微生物污染处于轻-中度状态,以轻污染为主,衡山的空气污染最轻;三地空气多以细菌污染为主,张家界空气真菌含量较大;分析了三地空气微生物粒子沉降量的差异及原因,讨论了空气微生物粒子沉降量的昼夜变化。  相似文献   

14.
袁建忠 《水利经济》2012,30(4):50-52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江苏条子泥水域水沙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条子泥水域泥沙运动极大可能存在两种形式的泥沙运动,一种是颗粒较细的泥沙,在潮流和波浪等作用下,通常悬浮于水中;另一种是颗粒较粗的泥沙,在强大的涨潮流作用下,以悬移质和推移质形式向辐射沙脊群中心运动.涨潮时西大港由北向南运动的水流在部分时间内较为强劲,并且流线弯曲,易引起冲刷,应加强条子泥一期东侧堤部分堤段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以重庆市铜梁县西泉街滑坡为例,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现场工程地质调查以及结合室内外的物理力学试验的基础上,首先对滑坡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调查,进而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和评价,最后应用弹塑性有限元算法对滑坡不同饱水状态下的稳定状态进行模拟计算,验证了稳定性计算的结果。分析了降雨作用下老滑坡的复活变形过程,揭示了降雨型老滑坡的复活变形机理,为该类滑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对华南地区楼房仓在常规储藏稻谷期间的仓温、粮温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对比了不同楼房仓、不同栋仓、不同季节粮温、仓温变化的差别。结果表明:每年的9月到次年的3月,楼房仓的粮温高于仓温,最高值高于仓温4.7℃;而每年4月到9月,楼房仓的仓温高于粮温,最高值高于粮温3.2℃;同一栋楼房仓不同楼层的仓房,在春夏季节中的粮温表现为:上层仓房>中层仓房>下层仓房,在秋冬季节中的粮温表现为:中层仓房>下层仓房>上层仓房;不同栋楼房仓相同楼层的仓房温度变化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17.
多时相GF-1卫星PMS影像提取农作物种植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及时准确获取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对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多期GF-1卫星PMS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通过分层分类方法成功提取了朱仙镇一个种植年内秋播蔬菜、冬小麦、春花生、早熟西瓜、夏玉米、夏花生等农作物,并通过叠加分析得到朱仙镇的农作物种植模式。[结果]朱仙镇有10种种植模式,以一年两熟的冬小麦-夏玉米为主要倒茬模式,占比49.7%,其他9种种植模式所占比例之和接近50%;从整体景观的角度对朱仙镇的主要作物种植模式进行衡量,斑块丰富度PR达到9.0,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达到1.483 6,说明朱仙镇种植模式多样,有利于多元农业种植结构发展;分层分类的方法能够延续最优提取结果的精度,各类作物提取精度均达到了80%以上。[结论]PMS影像的高分辨率能够清晰的表达地块边界,一定程度上呈现了非大宗作物的空间分布,GF-1卫星PMS为多尺度的农业监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空间环境的噪声状况,空气细菌含量和热辐射状况,并以市区做对比分析,阐释了植物园为市民创造了一个清洁、安静、避暑纳凉的好场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响应全球气候变暖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21世纪以来是否与全球及北半球的气候变化一致,发生了变暖趋势减缓或停滞?[方法]为了问答该问题,基于黑吉辽3省71个气象站1981~2010年的气温资料,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东北地区近30年来年际、年代际的年均温和生长季温度的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冬季温度的数值变化。[结果](1)东北地区30年来年均温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3省的变化具有同步性;(2)年均温在1991~2000年的增温区域面积扩大显著,尤其是年均温范围为2~4℃的区域向4~6℃变化,但在2001~2010年,年均温的增加趋势减缓、增温区域较少;(3)生长季温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991~2000年与1981~1990年相比升温幅度达到1.4~1.5℃,2001~2010年与1991~2000年相比达到2.3~2.4℃;(4)生长季温度增温区域有明显北移趋势,变化最大的是生长季温度范围为14~16℃的区域向16~18℃变化;(5)2000年后暖冬年份减少,3省冬季温度的增温幅度减小。[结论]2000年以来东北生长季(夏、秋季)温度仍具有明显的增温趋势,但"暖冬"现象减弱,导致年均温增幅的减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