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政策     
<正>商务部与全国供销总社推进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方针政策,近日,商务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下发通知,共同推进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进一步促进消费,  相似文献   

2.
《北京商业》2005,(1):33-34
商务部最近发布了《关于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的通知》。根据通知,我国将在未来三年在全国选择部分县市培育出25万家新型“农家店”,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  相似文献   

3.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消费效应评析与前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翠珍 《消费经济》2006,22(6):36-38
2005年2月,商务部在全国农村启动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旨在全面改善、提升农村的流通环境。消费与流通,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短短一年的实践中,较好地畅通了农村的商品流通渠道,同时也对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农民的消费质量与消费水平、带动整个农村消费市场等,产生了良好的效应。  相似文献   

4.
李智 《中国市场》2010,(50):17-21
本文旨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面向"十二五"明确战略方向的背景下,构建贯彻国家产业振兴和内需扩张的大政方针,符合商务部优化流通网络、完善市场体系的工作定位,顺应各级政府以现代流通为先导,发挥市场机制资源配置力,促进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目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5.
信息专列     
采取六大措施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近日表示,我国将采取健全农村流通网络,拉动农村消费等六大措施,搞活流通扩大消费。  相似文献   

6.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12月24日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表示,2009年将加快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以日用品和农产品流通网络为重点,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争取到十一五末再建设改造25万家农家店和3000个区域  相似文献   

7.
近日,商务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下发通知,共同推进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加强信息引导,更好地为政府决策、企业经营和居民消费服务,商务部近日发布了《2009/2010中国流通产业发展报告》。 报告认为,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全国商务系统认真贯彻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战略方针,积极落实搞活流通和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全方位、多层次地促进城乡消费。在各方努力下,全国消费规模不断提高,农村流通体系得到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得到加强,市场应急调控能力得到提升,流通竞争活力得到显现,流通产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流通对扩大消费、引导生产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先导作用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巨大的消费群体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但长期以来,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不利于农村消费的扩大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快健全和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双百市场工程"现场会是商务部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实施"双百市场工程"、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召开的一次全国性会议.来自各地商务主管部门、1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100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的代表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完善的农村流通体系有助于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当前,我国农村流通体系仍然存在着市场分布散乱、管理体制不到位、基础设施落后、农村流通环境较差等弊端。通过打造"农产品进城"和"城市商品下乡"的农村双向流通渠道,可以解决农村居民"买难卖难"的窘境,能够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政府应加强农村商品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物流配送服务体系,发展农村连锁经营业,完善售后服务,以加快构建农村双向流通体系,促进农民消费。  相似文献   

12.
哈里 《大经贸》2011,(12):10-10
商务部2012年首要工作是“着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商务部正与相关部委研究制定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的接续政策,新的刺激政策将与节能环保和新消费模式相结合。与此同时,2012年商务部将更加着力于促消费长效机制的建设,即完善流通体系、扩大服务消费、促进网络购物发展等。  相似文献   

13.
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一直是党和政府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应对全球金融风暴,需要内需拉动经济的今天,显得更为重要。我国自2005年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体措施的陆续出台,农村市场是风生水起,加盟、连锁、超市等零售业态被演绎得淋漓尽致。这是一次农村零售业的革命,也是一次农村现代消费经营网络构建的生动实践。在市场经济大浪淘沙中,这种零售业经营究竟能走多远?能否重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本文以杭州华辰连锁超市有限公司实践为例,作些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是我国国内需求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家推出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政策将进一步拉动农村市场需求,同时,国家已将建立新型农村流通网络和生产网络作为拉动内需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零售业的健全和发展也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繁荣农村经济的关键,开拓农村零售市场已被许多内资零售企业列入了战略发展选择范围。中央正高度关注农村市场,这是一个时代机遇,开拓农村零售业市场势在必行。本文简要探讨了开拓我国农村零售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2004年深化供销社改革,发挥其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的作用。2005年重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和生产资料供应等方面的作用。2006年供销合作社要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2007年加快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双百市场"、"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供销合作社要推进开放办社,发展联合与合作,提高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2008年供销合作社要加快组织创新和经营创新,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6.
罗杰 《现代商业》2006,(10):30-33
自商务部05年2月6日下发《关于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的通知》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始,到现在已经一年有余.据商务部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流通企业全是国内企业,国外的零售商尚没有一个加入.而且,国内零售巨头对参与农村市场也没有表示出太大兴趣.  相似文献   

17.
<正>1月4日,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商务部提出了"十二五"商务发展的预期目标。一是现代流通体系基本建立。国内市场总体规模逐步位居世界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左右,2015年达到32万亿元;生产资料销售额年均增长16%左右,2015年达到76万亿元。城镇现代流通体系基本形成,农村市场网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电子商务、连  相似文献   

18.
供销社与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维慰 《价格月刊》2009,(7):18-19,35
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扩大农村消费的重要依托,供销社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供销社应通过科学分工、整合网点、业务联动、规模运作、品牌经营、深化服务,推动"虚""实"网络结合、增强城乡网络互动等举措,全方位地进行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郭琳 《现代商业》2011,(6):13-14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中央提出要着力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商务领域看,农村市场不仅是假冒伪劣商品的重灾区,而且商品价格上涨幅度更持续高于城市,农民消费不安全、不方便、不实惠。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流通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方式,逐步形成健全的商品流通网络,一方面为农民提供"货真、价廉、便利、放心"的商品的服务,另一方面收购农产品进入连锁网络销售,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0.
发展大流通建设新农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化流通改革,加快流通发展,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课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发展流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目前市场、流通的质量和效率巴在不断增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农民生产效益和生活质量;其次,农村流通现代化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加强农村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以产业化推进市场化,提高市场组织化程度,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加快培育现代流通主体,把农产品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培育农村市场中介组织,推行农产品标准化,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同时,发展农村流通应坚持从实际出发,不强求一律,打破农商分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照顾农民的消费习惯,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提供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