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归理性     
正一直高热不退的中国楼市近期有点"冷"。从部分城市房地产降价跑量,到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再到销售额下降、土地交易减少、小中介门店关闭潮、中小房企破产潮……种种迹象让有关楼市"崩盘"、"泡沫将破"、"拐点已至"的传言再次卷土重来。然而,楼市真的会崩盘吗?房价拐点真的到来了吗?在楼市各种传言满天飞、观望气氛到处弥漫的时候,我们有必要理性地分析楼市降温的原因、追寻楼市走势的真相、探求房地产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导刊》2014,(4):37-38
正2014年初,一路高歌猛进的全国楼市突然出现"分水岭",一线房价高烧不退与三四线房价松动分化加剧、土地市场火爆不减与楼市疲态渐显并存。当然,土地财政也饱受委员们的炮轰。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认为,一线楼市高歌猛进,三四线城市却新盘滞销"一些地方拆迁腾出的地都够开发一二十年了,挤进来的开发商多达几百家,这不是过头了吗?"迟福林说。全国人大代表辜胜阻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资源和人口大量由边缘向中心城市集中,需求和购买力也都从三四线向一二线汇集,随着三四线城市建设过程中"摊大饼"的弊端显现,楼市便越来越呈现明显的分化。  相似文献   

3.
谢丹 《楼市》2007,(23)
2007的岁末是个多事之冬,楼市变冷了,作为最先感知楼市冷暖的"风向标"——全国楼市的成交量萎缩;反映在股市上,是地产股领跌。同时,宏观调控还在加码,货币、财税、行政政策轮番上阵,最让楼市"叫冷"的当数银监会"窗口指导",银行惜贷之意浓重。风雨骤紧,宏观调控还只是一副多米诺骨牌中的第一张,经过了大半年快速膨胀后的杭州楼市,在多重多米诺骨牌效应下会不会倒下呢?感受楼市寒冷的也许只是开发商,更多购房者看到的是房价回归的希望。那么,房价拐点真的会在调控高压下来临吗?2008的到来,杭州地产还将有什么变化?楼市拐点又在何方?本期我们特邀杭州房产业内专家为您带来精彩言论,希望能帮助您了解2008年杭州楼市新进程。  相似文献   

4.
沧海一声笑,滔滔涨落潮,楼市随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限购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江山笑,居梦遥,涛浪淘尽红尘房价知多少?"刚需"憔竟付四成,豪情只剩了一襟晚照。苍生笑,望房兴叹,该买不买谁知道!——面对下半年波诡云谲的楼市,为了诙而谐之,特先奉上一曲楼市版笑傲江湖之《沧海一声笑》聊做开场白。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导刊》2013,(10):40
又是一年"金九银十"季,今年以来频繁出现的"千人抢房"、"日光盘"等楼市旺销之势会否再现?房价会迎来新一轮上涨吗?调控政策持续、一线城市地王频出、部分银行停贷等对广州楼市的走势影响如何?金九银十是否出手置业的良机?——住宅、商业、旅游地产、海外置业,哪些业态最适合?上述业界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都将在本刊中加以深入地探寻。  相似文献   

6.
编走编看     
《楼市》2009,(16)
"数"说楼市(2009.8.10-8.25)20%:瑞银预计至明年底中国内地房价上涨幅度瑞银(UBS)亚洲地产研究团队预计,2010年12月前中国房价将上涨20%,香港的住宅和写字楼价格则将上涨30%。据悉,目前,内地楼市存在供应量不足的问题,虽然预测下半年楼市成交量的涨幅将收窄,珠三角地区成交量会下跌,但整体楼市仍以平稳上升为主要基调。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房产新政实施至8月底三个月来,岛城楼市格局突变得混沌不明。一方面房屋成交量大幅度下跌,市场明显萎缩;另一方面商品房、二手房价格坚挺不下且依然上涨。这种量跌价升的现象,昭示房产新政在稳定青岛楼市房价方面任重道远。混沌不明的楼市格局,使青岛楼市前景预测变得难以把握。  相似文献   

8.
取悦消费者,有人说全凭两个字:"诚信"。说得容易!"诚"到什么程度——能把要买的东西让人在家品鉴一番,再送货到门口吗?"信"到什么程度——能让人买到好不好由人说了算的东西,退货也在门口吗?但是,电视直销却说:能做到!  相似文献   

9.
以往"五一"炒得最热的几个关键词就是促销、优惠、热卖。但在今年的楼市,则出现了另外一个关键词——清淡。从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的"阳光家缘"网上实时签约数据看,今年"五一"中心六区(越秀、荔湾、海珠、天河、白云、黄埔)楼市用"清淡"二字形容最为贴切——签约量比去年"五一"、"十一"大幅下降。房价倒反升不少,涨了1800多元。截至5月6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的"阳光家缘"网上实时签约,广州市老城中心六区6天的共签约170套,签约面  相似文献   

10.
城市2010     
为贯彻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精神,许多城市相应下发了细则,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每个城市的地产市场发展各不相同。要保证这些城市房地产健康发展,就需要一只强有力的调控"大手"加以引导——2010年的楼市,正是这只"政策之手"在扮演着绝对主角。不论是4月出台的"新国十条"还是9月底出台的"新五条",都是为了严格贯彻"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相似文献   

11.
蒋举 《楼市》2013,(Z5):4
一场足球赛的结束,让中国人收获了一个奇耻大辱,英国人也翻出一个嘲笑中国足球的段子:佛祖说他能实现人们一个愿望,于是有人问,你能让房价低到人们能买得起吗?佛祖沉默。另一人问,你能让中国队冲进世界杯吗?佛祖大笑,说:"我们还是聊聊房价吧。"  相似文献   

12.
和荒诞戏剧中久等不至的"戈多"一样,"楼市末日"最终没有在2012年到莱2012年年初盛传的楼市崩盘预言,最终没有上演。过去的一年里,楼市两度回暖,而在"坚持调控政策不动摇"舆论下,房价在年初的徘徊之后恢复了涨势。对于普通购房人而言,等待房价大跌这个"戈多",显然不如对住房保障抱有更多期待。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像服用了“伟哥”一样坚挺的中国楼市,终于跌了。跌得那么兵荒马乱,跌得那么人心惶惶,跌得开发商无可奈何花落去。楼市踉跄而跌,是一群良知学者和千千万万普通百姓梦寐以求的事。按理,飙升的房价戛然而止,幸福应该写在他们脸上。但是,从经济学家到小百姓,没有人从下跌的楼市中,读到一丁点胜利的快慰。  相似文献   

14.
正与六月火热的世界杯不同,房地产寒意一阵阵袭来。诸多楼盘降价促销、土地市场骤然降温、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商业银行信贷紧缩、中小、房企融资堪忧……种种迹象表明,楼市经过近半年的调整,形式已经异常紧绷。当中国房地产进入下行通道,种种关于房地产的疑问纷至沓来:目前楼市拐点真的来了吗?中国楼市会崩盘吗?现在是否抄底的好时机?李嘉诚说:房价上涨的时候不会死人,但房价下跌的时候却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我国楼市进入了调整期,特别是最近深圳等地房价的下跌所引发的断供风潮,更是让"是否该救市"成为中国楼市的热门话题。从房地产大亨、专家学者到政府官员、普通民众,纷纷被卷入这场大讨论之中。持"救市"观点的人认为,房价下跌特别是大幅下跌必定会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金融体系的安全甚至国民经济的运行,现在的楼市已到了不救不行的地步;反对"救市"者则认为当前我国的楼市调整才刚刚开始,广大购房者也正是因为房价太高而望楼兴叹,此时政府若救市必将让之前宏观调控的努力功亏一篑。在此,本刊特地选取了两篇持有不同观点的文章,作为这场救市大讨论的缩影,以期引发读者思考。孰是孰非本刊暂不作评论,欢迎读者踊跃来本栏参评  相似文献   

16.
吐槽     
《楼市》2012,(6):22
楼市水军,不吐不快近期,一些地方将楼市政策向宽松微调,引得舆论好生热闹。众楼市"砖家"纷纷登场,多方解读、千般理由只为一个高见——放松调控已当时。缘何独忘以收入房价比论证公众承受力?公众对此疑窦丛生。做"砖家"不易,做楼市"砖家"更难。谁让楼市与国计民生血肉相连,公众自然对楼市"砖家"有着更高关注,对其专业素养、学术品德有更高要求。谨以古诗数句献给楼市"砖  相似文献   

17.
自今年楼市新一轮调控以来,全国房价经历了"个别城市快涨——多数城市缓涨、微涨——绝大多数城市滞涨"的过程。最近,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房价已经呈现涨停的局面,于是关于楼市"拐点"的讨论又趋热烈。  相似文献   

18.
同期声     
《北京房地产》2009,(6):36-36
我国经济将在今年六七月份见底;和居民的工资收入相比房价等于没涨;成交量回升不代表房价上涨;市场现大房地产商破产 楼市才真正见底;任志强已成娱乐符号。  相似文献   

19.
各种迹象表明,本轮调控应当不会无功而返,下半年楼市仍将下行,一线城市房价与4月相比,下跌幅度将在20%左右上半年楼市以4月中旬为界,先起后伏。"新国十条"出台后,房价疯涨的势头受到遏制,楼市逐渐进入"量跌价滞"的局面。进入7月,关于下半年楼市的趋势,业内众说纷纭。房价能否回归理性、调控是否还会有新  相似文献   

20.
“现在这房价贵得吓人,买也不是,不买也不是,只能等等看了.“类似的话记者已经听到过很多遍.   年关迫近,楼市又进入一个新的观望时期,交易量急剧萎缩,然而房价却仍在硬扛,这究竟是对前两年年底同样蓄势待发的完整拷贝,还是具有了全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