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王冰 《理论观察》2014,(1):103-104
时政新闻在媒体的报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由于时政新闻报道内容单一、形式僵化,缺乏亲和力,导致受众不愿意看,影响了新闻的传播效果。因此,应通过对报道思维、报道视角、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语言几个方面来增强时政新闻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2.
陈猛 《理论观察》2015,(4):104-105
党报,承担着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弘扬主旋律的重要使命,党报如何在媒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喉舌作用,发挥好党委、政府与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升党报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地方党报应该长期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论时政新闻对新闻记者的基本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政新闻与其它类型的新闻报道相比具有独特之处。它直接报道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及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人民群众在政治生活中的活动等等,所以具有极其鲜明的政治色彩,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政策性,内容上具有严格的规范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必然对新闻记者有了最基本的要求,要求新闻记者必须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和透视能力,必须有广阔的知识面和较强的业务素质,必须有强烈的新闻感知和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4.
郭兰英 《发展》2013,(3):109-109
无论是党报,还是都市类报纸,时政新闻总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时政新闻不仅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权威声音,还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王玉 《魅力中国》2014,(23):289-289
尽管媒体科技发展迅猛使得大众接收信息的方式变得多样化,但是新闻播报仍是大众获取其所关注信息内容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各方面的急速发展变化,以往刻板乏味的新闻播音形式及风格已满足不了当代大众的基本要求,人们对新闻播报的要求也日趋变高,这就从根本上要求新闻播报工作者提升其各方面的能力。新闻播报的未来发展将应大众的需求向更亲民化、更多样化、更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从新闻播音亲和力的含义、新闻播音亲和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升新闻亲和力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6.
张忠全 《理论观察》2011,(6):F0002-F0002
多年来,地市级的电视时政新闻始终占据着新闻宣传的主导地位。但时政新闻报道时有出现形式僵化、节目编排固化、节目内容趋同情况,制约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民生新闻由于贴近百姓,反映百姓民生、民意、民求、民望,受众群体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但民生新闻也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缺失,如内容流俗、监督尺度把握不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地方时政电视新闻创新,应坚持从观众“应知、想知”出发,选准报道的切入点;从适应观众心理需求入手,创新报道方式;从吸引观众的视角着眼,变换编排形式三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8.
娄宇怀 《理论观察》2009,(2):161-162
时政新闻是对党和国家的最新政治活动以及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趋势的重大事件的报道。简单地说,就是对党和政府机关、领导层的一些会议、活动、讲话,包括作出的决定,出台的文件、政策等的新闻报道。时政新闻承载了大量的政策、信息,代表了党和国家对重大问题的看法、主张和方针、政策,从普通百姓的生活到整个国际社会,无不受到影响,它往往集时效性、重要性和广泛性于一身。正是因为时政新闻的这种特质。大众传媒必须真实、准确、及时地报道时政新闻。  相似文献   

9.
梁宗具 《魅力中国》2011,(17):13-13
从传统党报报道来看,党报受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内容肤浅,政治性太强,曾经一直厮杀的新闻战场,已经是一片狭窄而竞争惨烈的“红海”,如何走出这片狭窄的“红海”,寻觅到波澜壮阔的“蓝海”,成为时政报道改革的关键所在。转变思维,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党的主张,及时、如实、充分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很好地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是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必然要求,是党报提高权威性、服务性、可读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廖治娟 《魅力中国》2013,(28):391-391
重大时政新闻,是任何媒体必然抢着要做的题材。党报如何发挥优势与都市媒体竞争,如何做出既让读者满意又让领导满意的报道?笔者以为,党报要立足自身定位,  相似文献   

11.
张弛 《理论观察》2006,(3):184-18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地方党报自办发行的单位越来越多。面对新闻媒体间的激烈竞争,多数地方党报能严格把住办报的政治方向,而有少数地方党报为了自身的生存,在办报的指导思想上、办报的方向上出现一些偏颇,使党报的吸引力、亲和力大为削弱,进而导致受众的流失。在新的形势下,增强党报的亲和力,是地方党报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一、地方党报亲和力弱化的主要问题一是办报指导思想出现偏颇。少数地方党报面对媒体间的激烈竞争,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单纯追求报纸的发行量,不遗余力地一而再、再而三地改版。应该说,报纸顺应时代发展和时代要求进…  相似文献   

12.
时政新闻     
《宁波通讯》2013,(14):38-41
海曙走读海曙品味宁波 7月14日上午,百名宁波市市民,参访了海曙区"千年宁波,古城海曙"——环月湖文化遗产点文化探胜活动。他们参观了鼓楼、督学行署、伏跗室、天宁寺塔、范宅、大方岳第、银台第、天一阁博物馆等历史文化遗产景点。通过此次海曙文化遗产参  相似文献   

13.
向曦 《魅力中国》2014,(6):315-315
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最为核心的内容部分,但是相对于近年来新兴起来的民生新闻,部分地方台电视时政新闻关注度不高的背后反映出的是观众对时政新闻民生化的期待,尝试让时政新闻与民生新闻相有机融合是创作此类作品的必然趋势。我们需要从新闻采编、新闻创作实践和新闻创作理念等方面积极探索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创作规律,提升时政新闻是的节目质量和关注度。  相似文献   

14.
陈雨新 《理论观察》2010,(1):159-160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大量的、最常见的、与受众关系密切的是时政新闻。然而,一些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内容狭窄、单一.其报道手法、切入角度、报道口径以及画面、语言的风格都非常雷同,似曾相识,千篇一律。这种毫无生气、枯燥乏味的时政新闻不免使受众产生疏离感,传播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5.
政策报道在百姓心中却被戏称为“口感不佳”。那么如何以“三贴近”为核心、以创新思维为主要手段,来革新新闻报道新形式?本文从精挑细量传政策、真人实例说政策、朴实灵活描政策三方面探寻增强政策新闻亲和力的有效途径,并兼评灵动政策报道的优秀典范《江南晚报》“江南体”风格。  相似文献   

16.
杨敬利 《魅力中国》2013,(19):295-295
时政类新闻栏目是县级电视台的立台根本,它侧重地方党政机关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方面的报道。涉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大事。与地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承担着宣传大政方针、时政活动、国计民生的重要任务。电视观众向来对时政类栏目的关注度很高,这也正是时政新闻的魅力所在。但是从多项调查显示的结果来看,  相似文献   

17.
王君彦 《发展》2012,(7):100-100
2002年江苏电视台推出的《南京零距离》开了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先河,之后,电视民生新闻仿佛在一夜间异军突起。全国各地方电视台通过各种样式民生新闻栏目的打造,找到了适宜于地方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新闻沃土。对于地方电视媒体来说,民生新闻报道以地域化、本土化的优势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地方观众群体,观众收视率表现比较好。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方台一直以来,时政新闻类的报道不为大多数地方观众所接受和关注,  相似文献   

18.
宋小丽 《魅力中国》2014,(7):282-282
科技报道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尤其是一些新概念、新技术、新发明,往往生涩难懂,使科技报道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难点。如何写好、写活科技报道,提高科技报道的质量和水平,满足读者的需求,是摆在企业记者面前的一项挑战性任务。  相似文献   

19.
新闻角度就是指新闻记者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角度.新闻角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一篇报道的成功与否.结合相关案例,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如何选择新闻角度.  相似文献   

20.
蔡丽微 《理论观察》2005,(5):164-165
对于刚刚步入新闻队伍的年轻记者来说,首先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多数人认为是获取新闻线索.笔者认为,这只是表象问题.真正的问题是面对各种新闻事实,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道理很简单,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每时每刻都在包围着我们,在这样一种情境中,人们最苦恼的是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人手,很多时候,人们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却是事倍功半,虽然写了很多,但真正的精品却寥寥.是他们没有遇到好的新闻线索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精品寥寥的症结何在呢?一句话,就是因为不会把握和判断新闻事实的价值.正如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所说:"我们拥有信息,却失去了思考的头脑."由此可见,学会判断和把握新闻价值,远比拥有新闻线索更重要.因为没有会思考的头脑,你就不会拥有善于发现的眼睛,而没有慧眼,即使身在宝山,也会空手而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