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忽视规避汇率风险案例引发的思考。某市一家从事高档面料织造的外商独资企业,2002年5月向德国、瑞士、意大利等国进口了一批纺织设备,价值为约80万欧元。因在前期贸易谈判中出口方坚持以欧元计价,而该进口公司急于使用这批设备,只得同意放弃原定的开立美元远期信用证的方案,采用欧元作为信用证计价币种。在签订合同时欧元对人民币的汇价为7.62:1。10月初该笔信用证业务对外承兑付款的期限已到。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时的欧元对人民币汇价一路飚升。居然达到了8.06:1,该外商独资企业虽叫苦不迭,无奈也只好把苦水往自己肚子里咽,被迫比签订合同时的预算多付了37万元人民币的款项。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8年9月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455元,1欧元对人民币9.8288元。  相似文献   

3.
蔡立 《市场周刊》2005,(32):13-13
过去7年多的时间里,我国实行的是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也就是说,人民币涨跌只看美元“脸色”行事,美元涨价,人民币跟着涨,美元下跌,人民币跟着跌,至于欧元、日元的价格变化,用不着理睬。7月21日,央行公告: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维持了7年之久的人民币兑美元价格有了小幅变化:从8.27:1变成8.11:1。也就是说,每消费100美元,可以省16元人民币,几乎就是一份麦当劳鸡腿堡套餐。  相似文献   

4.
一、全球汇市波动格局 1.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超过15% 自从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和日元三种主要货币的汇率呈不同特征(见图1)。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且升值速度逐年加快,截至08年4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达15.37%。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汇率也呈现波动变化,人民币对欧元贬值10.72%,对日元升值5.95%。  相似文献   

5.
视点     
《进出口经理人》2009,(3):16-16
奇瑞与进出口银行签署100亿人民币战略合作协议;东风:开发适应越南市场;三一:1亿欧元在德建厂。  相似文献   

6.
近来.人民币兑欧元升值以及未来人民币兑美元可能潜在升值.这对我国造船业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商界名家》2003,(9):72-72
中国目前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其放弃钉住美元的货币政策并实行人民币浮动正率制。媒体的社论撰稿人,相关分析人士和投资银行家纷纷指出.中国国际储备的快速积累反映出外界存在着一种越来越严重的不平衡局面.有关方面认为人民币迟迟不升值对全球经济复苏构成了危险。如果中国不打算调高人民币汇率那么其它地区——尤其是欧元地区——将不得不对世界货币汇率进行重新调整。但是,如果欧元进一步升值欧洲经济和世界经济就别想尽快复苏。  相似文献   

8.
动向     
《中国海关》2012,(10):64-64
法国民众购买力下降法因最高视听委员会最近对1002位民众收支情况的调查显示,21%的法国人承认其信用卡每月都存在透支状况,48%的人每年至少出现一次透支。数据显示,2010年,法国民众月收入的中位数为1610欧元(约合1,3045万元人民币),而2009年这一数字为1618欧元(约合1.3110万元人民币),这表明,法国民众的购买力在一年之内下降了0.5%。  相似文献   

9.
《中国物价》2005,(10):49-54
一、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对人民币汇率的看法 从目前搜集到的资料看.国际上著名的经济学全部赞成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包括欧元之父蒙代尔和美国前总统经济顾问斯蒂格里茨。其他未进行罗列的经济学家中也鲜有提倡人民币升值的。特别是以下列出的三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与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论调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0.
国家电网公司近日宣布,公司以3.87亿欧元(约合32亿元人民币)成功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股份。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欧洲收购国家级电网公司。  相似文献   

11.
许戈 《浙商》2008,(18):132-132
欧元的价值回归是一个必然,但这不足以促成美元转势,欧元在下跌调整以后,将找到一个新的价格定位。欧元的真正价值区应该在1.5000至1.5500区间。  相似文献   

12.
欧元自1999年1月诞生以来,对美元汇率从问世价位的l欧元兑1.1747美元一路下滑,到2001年6月降至1欧元兑0.8474美元的低点。此后,随着美元开始进入新一轮贬值期,欧元汇率颓势渐趋停止。自2002年1月欧元现金流通以来,欧元汇率开始止跌回升。进入2003年欧元升势不减,一路高奏凯歌.于12月3日欧元兑美元比价一度突破至1比1.21。目前,  相似文献   

13.
数字     
《商界》2008,(5):13-13
人民币破7 受美元持续下跌影响,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4月10日跌破7.0关口,报6.9920,创人民币汇改以来新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7,简单来看似乎是中国人的钱比以前更值钱了,但专家提醒,关注人民币的汇率不能只盯着美元,实际上人民币对欧元等不少货币并没有升值,甚至是在贬值。也就是说人民币的有效汇率并没有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4.
欧盟东扩后,整个经济区域面积将由原来的320万平方公里,扩增为43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数亦将由目前的3.8亿人.增加至4.5亿人:经济总量由目前的91690亿欧元,增加至96130亿欧元,仅次于美国110840亿欧元:贸易总量由目前的17546亿欧元.增加至18461亿欧元。仅次于美国19495亿欧元,贸易额、对外直接投资额和吸引外部直接投资额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9%、46%和  相似文献   

15.
7月51日,《蒙特利尔公约》正式在国内生效,赔偿标准让中国人大开眼界。公约实行后,旅客伤亡时,不论航空公司是否有责任,只要损失不是索赔人一方或第三人造成的,承运人的赔偿限额增加到10万欧元特别提款权(按照公约签署当日的货币换算标准,约合15.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10万元);对于航班延误造成损失的,每名旅客赔偿限额为4150欧元特别提效权(约合5000美元,折合人民币4.5万元);  相似文献   

16.
资讯·中国     
重点人民币中间价破7.0大关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8年4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920元,1欧元对人民币11.0715元,100日元对人民币  相似文献   

17.
《北京商业》2005,(4):27-27
最近,宜家位于上海松江工业区的物流分拨基地正式启动,该中心投资75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8.24亿元),占地面积400亩,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宜家在亚太区的最大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18.
远期结售汇--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利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忽视规避汇率风险案例引发的思考 某市一家从事高档面料织造的外商独资企业,2002年5月向德国、瑞士、意大利等国进口了一批纺织设备,价值为约80万欧元.因在前期贸易谈判中出口方坚持以欧元计价,而该进口公司急于使用这批设备,只得同意放弃原定的开立美元远期信用证的方案,采用欧元作为信用证计价币种.在签订合同时欧元对人民币的汇价为7.62:1.10月初该笔信用证业务对外承兑付款的期限已到.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时的欧元对人民币汇价一路飚升,居然达到了8.06:1,该外商独资企业虽叫苦不迭,无奈也只好把苦水往自己肚子里咽,被迫比签订合同时的预算多付了37万元人民币的款项.  相似文献   

19.
万晶 《市场周刊》2005,(30):32-32
从目前央行宣布汇率改革政策后银行间外汇市场反应显示,除对美元汇率上升2.1%外、人民币对日元、欧元等汇率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业内认为,首先,美系进口汽车降价已在所难免。即便是进口环节中的其它费用不变,仅仅由于实行最新汇率,从美国等以美元结算的国家和地区向中国出口汽车的价格已经立刻下降了2.1%。倘若加上由于汇率变化引起中间环节费用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财经界(学术)》2005,(9):120-121
事件:中国人民银行7月21日宣布对汇率制度进行改革。意义:改革将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次性上升了2.1%.并将允许人民币渐进式升值。人民币汇率将参考一个没有披露的货币篮子进行调节,货币篮子不可避免地以美元为主导。最重要的是,央行根据需要调整汇率制度的大门,现在已经打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