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临港产业在国际化发展中逐渐显示出其经济优势,并迅速领跑了我国经济发展。然而,临港产业区的发展还存在产业结构同步化、产业关联度弱、港城联动发展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前进的步伐。本文针对临港产业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应用产业联动相关理论,借鉴国外临港产业发展模式,对临港产业区的转型升级提出了对策,并以嘉兴独山港为例进行了可行性验证,以期解决临港产业的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2.
秦皇岛作为一处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城市,曾经是以"旅游立市"为发展政策,从中可看出旅游服务质量对这个城市的影响是很大的。本项目通过各种调查方法,研究旅游服务质量对秦皇岛城市形象影响,积极响应秦皇岛由"旅游立市"向"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旅游兴市、文化铸市"的政策转变,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针对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未来的发展蓝图,来提升秦皇岛城市形象,促进招商引资,从而建设经济强市、美丽港城。  相似文献   

3.
正黄河三角洲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环渤海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区域,也是我国第一个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功能定位的国家战略区域。其中,四大临港产业区(指山东省东营、滨州、潍坊港和烟台港莱州港区)发展,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点环节,是高效生态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以优良港口为依托的临港产业得到大发展。特别是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促进区域产业与世界工业紧密结合,促使了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一批新兴经济体的腾飞。如今,中国产业正加速与国际产业接轨,临港工业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临港产业与港口、城市间存在着哪些必然的联系与规律?临港产业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有什么意义?临港产业拥有哪些发展模式?这需要研究国际先进临港产业区的发展经验,研究这些亟待解决问题,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我国临港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加快河北省临港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目标 1、河北省临港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以党的十六大和省委六届三次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加快发展临港经济为中心,以地港联动为主体机制,找准切入点,深入实施"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于颖 《河北企业》2013,(1):40-41
<正>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将朝着全方位的增值服务的方向发展,成为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与人才流的汇聚中心。秦皇岛港口近年来发展缓慢,与其增值服务短缺有一定关系,因此大力发展秦皇岛临港产业,提升其服务功能迫在眉睫。现就秦皇岛港口现状分析如下:一、存在问题1.港口功能单一,对地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亟待增强。港口优势发挥不够,港城互动方面还有较大潜力,尚待挖掘,临港产业、临港工业发展与沿海开放港口城市地位还不相称。港口吞吐量中绝大部分为过境出港物资,且经营模式比  相似文献   

7.
李飞虎 《价值工程》2010,29(11):232-233
2009年,秦皇岛市确立了"旅游立市"发展战略。本文以PETS模型和区域战略性产业选择理论为基础,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个方面对秦皇岛"旅游立市"战略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进行了评价,明确了秦皇岛"旅游立市"战略运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助于秦皇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董刚 《价值工程》2010,29(7):251-252
通过对秦皇岛经济发展现状的深刻分析提出其发展中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企业规模较小、海洋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和秦皇岛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打造以轻工业为产业支柱,以港口建设和开发旅游资源为发展两翼的经济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9.
VMI Hub具备物料集配功能,是临港产业区大型制造企业实现JIT生产与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可行方案。针对临港产业区的特定环境,根据物料集配方式的不同将VMI Hub的运作总结为直达和混合两种模式。并以联想VMI Hub为例,分析了VMI Hub实施的前提条件、运作流程以及对制造商、供应商和第三方物流等供应链各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VMI Hub 具备物料集配功能,是临港产业区大型制造企业实现JIT生产与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可行方案.针对临港产业区的特定环境,根据物料集配方式的不同将VMI Hub的运作总结为直达和混合两种模式.并以联想VMI Hub为例,分析了VMI Hub实施的前提条件、运作流程以及对制造商、供应商和第三方物流等供应链各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与港口关系密切,港口的战略定位对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影响重大。文章通过分析辽宁港口存在的问题,确定差异化战略联盟的发展方式,并采取股权参与投资的混合方式,以确保联盟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制定辽宁各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及对策,确保港口与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的协调发展,以达到提高整体竞争力,带动各港口城市发展,促进辽宁省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加强闽台合作升级过程中的物流合作,可以促进闽台产业的全方位对接,实现海峡经济区经济的共同繁荣。基于区域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对物流业发展影响的理论指导,归纳了闽台合作升级对福建物流业发展的影响机理。据此提出立足闽台产业升级需要,建立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立足闽台物流产业转移需要,发展闽台特色的第三方物流;立足闽台农产品加工业转移,发展冷链物流体系;立足闽台产业升级需要,拓宽物流产业投融资平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产性服务业是上海市“十二五”重点发展产业,“十二五”期间是上海市汽车产业的关键时期,发展基于汽车行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将有效促进上海市两大关键产业的发展.从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和汽车产业发展的实践出发,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和汽车行业的关联性概念模型,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通过对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汽车产业及其外部环境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论文研究了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汽车产业和外部环境的数量关联及其含义.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商业储运总公司是省属国有大型企业。有着近六十年的综合性物流业务发展史。公司长期以来以仓储、运输、配送、装卸、分理、拣选、包装、物流加工、代购、代销等物流服务业务为主。在西安占地330亩,具备650米铁路专用线,8万平方米仓库以及相应机械作业能力,拥有一个4620平方米的三星级经济型酒店和5000平方米的合资汽车维修公司。  相似文献   

15.
我国物流产业外部融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爽 《物流科技》2012,(4):109-112
随着市场的发展,各个产业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业的外部融合能使各个产业对物流服务的差别化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针对目前物流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物流业产业融合的定义,界定了物流产业外部融合的内涵。其次从分工与协作的角度研究了物流产业外部融合的基础,深入分析了物流业外部融合的内在动因及外在动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流的外部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湛茂阳"临港经济圈发展设想的提出,为湛江、茂名、阳江发展港口经济带来新的模式,也为阳江港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粤西的2 200多公里海岸线上,港口泊位多达150多个,湛茂阳三大港口都希望通过合作,为三大港口的经济振兴带来一轮全新的飞越。然而,如何有效合作?在准备合作的道路上,阳江港应如何调整产业定位,实现阳江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湛茂阳的港口经济合作走向多赢是一个值到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比较优势理论,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寻找近3年阳江港产业的比较优势,尝试构思合适阳江港本土的优势产业定位,从而促进阳江港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好地迎接湛茂阳经济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产业经济的发展,在区域经济中涌现出了大量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泉州产业集群经济快速发展,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也成为了全国产业集群效应最明显的地区之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物流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然而当前泉州市物流业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需要,产业集群经济对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加快解决物流业现存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为加快产业集群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会展业对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探究适合石家庄会展业的发展模式已刻不容缓。为此,本文在对石家庄会展业发展现存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管理服务和产业运作两方面提出石家庄会展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赵航  姚建龙 《价值工程》2012,31(17):86-87
产业升级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必经途径。虽然我国制造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但在国际分工中的价值获取非常低,在技术、品牌、营销、渠道等领域存在严重不足,仍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低产出"的发展方式居主导地位。因此,加快制造业产业升级迫在眉睫。我们要促进大型企业集团建设,发展行业协会;转变发展思路,避免认识误区;以技术进步为路径,加强制度建设;打破体制壁垒,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