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6月的京城,非典刚刚退潮,一直处于封闭管理的建筑工地火爆依然,然而6月13日央行的一纸公文还是让房地产商感到阵阵寒意.《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商业银行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以及土地储备贷款做出了新的规定,提高了贷款的门槛.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简称为“房贷新政策”)对商业银行发放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土地储备贷款、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住房公积金委托贷款等七大方面作了进一步规范,提出了更为明确和严格的贷款条件。综合来看,央行“房贷新政策”的出台,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一是从2001年底以来,在经济学界、房地产界以及政府决策部门开始关注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二是2002年底,央行对各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业务进行了大检查,结果不容乐观。因此,央行“房贷新政策”的推出,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明确的制度背景…  相似文献   

3.
周永青 《活力》2005,(2):142-142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及房地产开发、交易市场的繁荣,以房地产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进行贷款,已成为企业和个人筹集资金的重要手段。房地产抵押是一种不确定性的担保,尤其是在经济波动幅度大、房地产抵押价值高、还贷时间长、利率变动大的条件下,抵押贷款的风险较大。因此银行为保证贷款的安全性,会要求对抵押房地产进行估价,由此而产生了以抵押贷款为目的的房地产估价。  相似文献   

4.
丁健 《上海房地》2009,(11):6-9
一、房地产金融服务业的构成与经营特点(一)房地产金融服务业的构成 1.房地产金融服务的业务构成包括:吸收房地产业存款,开办住房储蓄,办理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房地产抵押贷款,从事房地产投资、信托、保险、贷款中介、货币结算服务,以及代理房地产有价证券的发行与交易,融资咨询,资金担保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房地产项目财务分析涉及的因素较多、项目贷款利息计算极为复杂的问题,阐述了如何在EXCEL软件中实现房地产项目财务分析的自动化和联动化,以及如何用无限逼近的方法计算房地产项目贷款利息。  相似文献   

6.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就是把分散的住房抵押贷款按其利率、贷款期限、风险程度进行匹配、打包、汇集成各具类别的资产群。然后将这些资产出售给投资的过程。其目的是实现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联系。实质是拓宽房地产开发与销售的融资渠道,繁荣房地产交易市场,引导投资投资房地产,促进住房生产和销售的良性发展。从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运作的方式以及与其相关的经济及社会环境来看,现阶段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房地产抵押融通资金是金融业的重要业务之一。目前,我国各类专业银行正向商业银行转型,以往对企业的信用贷款也逐步向抵押贷款过渡。因此,对抵押房地产价值的正确评估,以及抵押房地产的确认,将是资金提供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拟就抵押贷款房地产的特点以及房地产抵押评估要注意的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个人购房贷款有利于人们住宿条件的改善,更有利于房地产的繁荣发展。本文论述了个人购房贷款的含义和意义,目前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个人购房贷款的发展提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9.
据了解,我国房地产贷款的发展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是伴随中国的改革诞生并且发展起来的业务,我国房地产贷款从1997年末的443亿元增加到今年的5605亿元,房地产的贷款保持了较高的走势,目前房地产金融业务已经成为银行最大的业务。 现在房地产金融渠道已在拓宽,有证券、信托、房地产基金。其中信托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种无需抵押贷款的融资方式,是一种金融中介,也是金融服务,有其制度优势和功能优势,这是其他金融工具所不能比拟的,所以它在房地产金融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独特作用。这次住交会金融论坛邀请了多位资深专家从多方面对现在中国房地产与金融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和对今后态势的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0.
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做法魏海滨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经过不断地发展,成为世界各国金融机构的重要贷款业务。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比较发达。其房地产抵押贷款的运作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是开展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最早、最发达的国家,可以说资本主义国家的房地产抵押贷款主...  相似文献   

11.
黄万成 《价值工程》2014,(21):209-210
金融政策的调整对房地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这一点在许多国家已经得到证实,在中国也逐步成为政府调节房地产业发展的手段。近年来,个人住房贷款政策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而随之变化,本文研究中国个人住房贷款政策调整在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并对如何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做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浅论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因素及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继续上扬的因素,包括我国宏观经济将持续保持良好势头、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人民币仍处于升值通道中等;以及促使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的因素,包括加息、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力度、提高房贷首付、房地产开发及土地储备贷款受到严格管控、开征物业税等;并且具体分析了它们是如何影响市场的,并最终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3.
我国房地产金融存在的问题主要归结为制度缺陷,集中表现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房地产金融体系不完备、资金融通效率低下和风险高度集中。这些缺陷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房地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应该通过金融体制的改革,建立开放统一的房地产金融体系。同时,在房地产金融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政府应谨慎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以保护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Based on the new perspective of high-dimensional and time-varying method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agion effects of US financial market volatility on China’s nine financial sub-markets. The results show evidence of non-linear Granger causality from the US financial volatility (VIX) to the China’s financial markets. Increased US financial volatility has a negative next-day impact on the stock, bond, fund, interest rate, foreign exchange, industrial product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 markets, and a positive next-day impact on the gold and real estate markets. US financial volatility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industrial product market, following by stock, agricultural product, fund, real estate, bond, gold, foreign exchange, and interest rates. Major risk events such as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can cause an enhanced contagion effect of US financial volatility to China's financial markets. This paper supports the achievements of China's actions to prevent and resolve major financial risks in the period of the COVID-19 epidemic.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房地产企业财务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国家房地产相关政策的出台,房地产企业在经营中各种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财务风险也与日俱增。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具有模糊性和复杂性,它受到财务和非财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财务指标为变量建立的预警模型无法全面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为提高财务预警系统的有效性,本文以房地产企业这一微观群体为视角,在以财务指标为主体的财务预警系统基础上,结合房地产企业的特征选取非财务指标,对影响房地产企业财务预警的非财务指标进行分层研究,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预警模型。这将对房地产企业构建财务预警体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ynamic short-run and long-run co-movement between the real estate and stock markets in China by employing a continuous wavelet method. We us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nd M2 (broad money supply) as control variables to eliminate the common factors of the two markets and to identify the real nexus between them.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ovement between real estate and stock prices is weak in the short run, except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period. Since the stock market is highly volatile, while real estate prices are relatively stable, the two markets are less correlated in the short run.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real estate prices affect stock prices in the long run, which supports the existence of a credit-price effect in China. Real estate prices remained very high in most time periods.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s can obtain funds from bank loans to invest in the stock market, thus raising stock price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two markets are generally segmented in the short run but are integrated in the long run.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real estate market is critical for stability in the stock market, but not vice versa. Additionally, investments in the two markets may not provide a high level of risk dispersion in the long ru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7.
整合优化企业价值链与创新商业模式是房地产企业加快转型,寻找适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立足越秀地产的商业模式创新,从战略、行业、价值链和政策角度思考驱动越秀地产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探析其独特的地产开发与资本运作双剑合璧的实施路径,为我国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持续经营提供新的切入角度;然后通过财务绩效变化检验其商业模式创新的经济后果;最后,提出建设具有企业特色的价值网络、项目多元化发展及形成稳定资金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房地产行业在急剧发展后,迎来了首次低潮。作为关系民生的重要行业,房地产公司的财务报表分析尤为重要。文中通过对万科地产和保利地产两个房地产巨头2009~2011年的财务报表进行比率分析和比较分析,解读财务报表传递的信息,发现该行业目前发展的现状,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性指导。  相似文献   

19.
尤望坡 《价值工程》2012,31(3):104-105
文章从介绍我国房地产行业市场竞争现状着手,分析了在房地产市场上不同规模、不同背景的企业在竞争中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背景、不同类型竞争者各自的竞争能力。通过研究,指出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显现出即将由数量扩张型竞争向核心竞争力型竞争转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钊 《中国房地产》2012,(14):72-80
房地产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而房地产人才培养的质量又对行业能否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本文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服务房地产业发展为主线,通过分析研究房地产行业和国内外房地产专业教育现状及特点,指出我国目前房地产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对策。笔者认为,建立科学合理的房地产人才系统培养体系、创建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工作机制、实施符合房地产行业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方法、开拓国际视野培养房地产人才和加快建立房地产教育优质资源库等是我国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