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李静娴 《民营科技》2014,(10):274-274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校职业指导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学生职业动机和价值观的培养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实现职业指导的全程化,拓展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的范畴,拓宽职业指导服务内容。建立大学生职业兴趣测试系统,帮助学生依据自己的个性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类型,在主客观上充分认识自我。建立岗位胜任特征模型,让某一专业岗位群所要求的基本能力特征显化,缩短大学生职业素质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让职业指导更符合个性化要求。通过职业指导教育全程化、职业指导对象个性化来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相似文献   

2.
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增加学生的职业体验,以校企合作交流、技能培训为载体引导学生正确择业,拓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渠道,有效提升职业指导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3.
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增加学生的职业体验,以校企合作交流、技能培训为载体引导学生正确择业,拓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渠道,有效提升职业指导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职业指导在促进高职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从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对不同类型学生进行分类指导、以及建立高职学生就业的保障体系和工作网络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高职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简述职业指导实践若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立 《企业导报》2011,(12):223-224
针对潮汕地区中职学校对中职生的职业指导实践的若干经验表述,讲述了中职校对中职生职业指导的经验做法,及所得到的工作成果和学生的现状,以及中职校对中职生进行职业指导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造成不理想的效果。提出进一步做好对中职生的职业指导实践工作创新,必须全面认识职业指导,组建一支高素质职业教师队伍,指导中职生树立新的职业观念和信心,才能做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真正培养出社会适应人才。本文主要围绕潮汕地区中职学校对中职生的职业指导实践的现状,结合该地区职业的指导实践若干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周昱英 《价值工程》2012,31(33):223-224
大学生职业指导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的基本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笔者所在学校职业指导的实践经验为例,对做好高职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于丹怡 《企业导报》2014,(19):30-31
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指导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实现辅导员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以及提高职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在提升辅导员职业指导能力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均衡性原则、发展性原则、预见性原则以及实践性原则。并且通过鼓励辅导员参加职业指导培训、参加相关学术交流、丰富辅导员职业指导的工作经历和开展有针对性学生职业指导的途径,达到提升辅导员职业指导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林蓉 《企业导报》2012,(13):247
针对当前国家的就业形势,结合职业指导工作的实际,本文对个性化职业指导在职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做了介绍,同时也提出了实施个性化职业指导的四个途径,指出只有尊重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综合性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指导模式,才能真正体现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达到职业指导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个性化职业指导主张在实施职业指导过程中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个性化就业指导有助于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职业指导工作的意义和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有效的职业指导有助于大学生找到满意的和适合自己的职业,并接受最符合自身特色的职业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健全的完善职业指导体系,探索多元化的教育模式,促进职业指导的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已经引起了各方关注,但由于种种原因,职业指导推行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学校、老师、学生对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切实可行的职业指导运行机制,职业指导人员水平欠佳;其次是对企业的合理用人指导开展较少;最后是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其在职业指导过程中发挥有效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认为只有上下一心、齐抓共管、转变师生观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有效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才能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择业、创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面向市场,依托行业,服务社会,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本着这一立足点,本文拟从高职教育专业教学体系、教学实施条件、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等方面探讨对高职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教学改革,使专业课程教学直接进入生产前沿、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直接相连,真正实现工作过程职业化,职业过程教学化,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全力提升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秀美 《价值工程》2014,33(33):293-294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让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后,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素养。本文在分析外贸企业对国贸专业人才职业技能要求的基础上,将企业需求的职业技能转化为课程考核任务,并以课程考核为指挥棒,引导学生参与课程的学习,从而实现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叶有义 《价值工程》2014,(10):259-260
士官油料机械与装备专业学员毕业时需最低具备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油料装备保管员执业资格,对该专业学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是该专业学员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意义重大。文章是对该项工作组织实施具体做法的总结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魏东初 《价值工程》2014,(2):206-207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首要因素并不是大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而是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存在偏差。中国梦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与精神力量,对于大学生就业梦与职业理想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二者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职业理想,是促进二者互动共赢的有效途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理想,顺利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5.
陈振东 《价值工程》2014,(18):248-249
"职业培训包"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针对某一职业各层次的培训对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资源总和。培训包的一个核心要素即是能力标准,钟表维修工职业培训包的开发对于其他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借鉴铺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明廷华 《价值工程》2014,(34):249-250
本文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并提出了相应的职业能力培养对策,使学生在毕业时能真正具备完备的职业能力,从而推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与市场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7.
郑火胜 《价值工程》2014,(26):277-278
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对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通识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本文通过对通识知识学习的深入分析,探讨了通识学习对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软件技术”专业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及当前评价方法的现状,提出了“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评价方法的改革方法与措施,在实践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马乐元  孙光远  冯瑛 《价值工程》2012,31(5):219-220
职业生涯规划在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尤其是近几年金融危机影响下显得更为迫切与重要。我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学生缺乏专业实践能力,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性别及专业差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中存在缺乏全程性、连续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师资建设相对薄弱。针对以上问题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高校应明确该课程的目标,完善该课程体系;加强针对性指导;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素质、专业化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与解决对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晓翠 《价值工程》2011,30(34):195-196
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压力更大,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表现更为突出。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对教师自身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对学生、社会和国家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从社会、学校、教师自身三个角度探讨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解决办法,从而使教师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教育事业,不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