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什么是软件工程以及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多年来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和科研中的实际体会,主要针对当前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物联网环境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和软件工程学科的特性分析,从CBE和PDCA概念入手,论述了以CBE教学模式的"能力培养"为主线,物联网技术为支撑,按照PDCA循环工作流的工作流程构建软件工程实训教学体系的全过程,并以《JAVA程序设计》实训课程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红珍  马燕 《价值工程》2012,31(9):185-186
本文针对软件工程课程的特征,详细地分析了软件工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并对进一步搞好软件工程教学改革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职《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效果,在多年的课程建设基础上,针对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过程、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与探讨。实践表明,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符合职业性教育的特点,极大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提高了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3,(9):279-280
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寻找传统软件测试课程开设中出现的问题,探索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中软件测试课程的建设。提出了将软件测试课程拆分,不断提高课程复杂程度分阶段开设。并充分利用虚拟实践平台采用螺旋式的案例教学,将软件测试课程与其他软件开发阶段课程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6.
“软件工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针对目前软件工程教学现状,本文结合多年来软件工程教学和科研的实际体会,提出在理论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在实践环节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软件工程教学的改革,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并对课程的考核方式及校企合作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软件工程课程项目教学法开展情况,提出了软件工程课程项目教学法实施的详细步骤。通过在2008级及后续年级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实践,阐明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软件工程案例项目教学法的思想和作法。以期实现教学效果的真正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8.
“双主互动”是一种“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员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从分析软件工程课程教学现状出发,引入“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给出了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应用该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课堂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适应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要求,能够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软件工程”这门课的课程特点,本文提出几种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目的为了提高“软件工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宋亮 《乡镇企业科技》2013,(31):231-231
高职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软件测试技术课程大多形同鸡肋。针对目前学校课程设置现状,从课程建设、教学内容,实践训练,师资引进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改革课程教学的具体实践性和可行性的措施和建议,以便更好的提高测试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使软件测试能真正成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技能。  相似文献   

11.
王秋芹  冯勤超 《价值工程》2009,28(11):94-96
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方法,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介绍了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相关概念,阐述了软件项目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并进行了比较分校。  相似文献   

12.
厉戟 《价值工程》2010,29(25):172-172
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化方法去开发和维护软件,以及如何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软件工程主要讲述软件开发的道理,基本上是软件实践者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总结。软件工程的观念、方法、策略和规范都是朴实无华的,关键在于运用。预料将要软件开发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防患于未然。经过近两年的学习,以及对众多软件工程书籍和文献的浏览,总结出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Driven by the vast proliferation of mobile devices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 dynamic software adaptation is becoming one of the most common terms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in general. After the evolution in autonomic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 we will soon expect devices to understand our changing needs and react to them as transparently as possible. Software adaptation is not a new term though; it has been extensively researched in several domains and in numerous forms. This has resulted in several interpretations of adaptation. This survey aims to provide a disambiguation of the term, as it is understood in ubiquitous computing, and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existing software adaptation approaches. In particular, we focus on existing solutions that enable dynamic software modifications that happen on resource constrained devices, deployed in mobile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4.
王淑蓉  王长元  王建国 《价值工程》2012,31(14):256-257
文章从满足软件外包市场需求的角度,结合西安工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以"对日软件工程师实验班"的建设和发展为基础,提出面向服务外包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5.
张为  庄育飞  冯华  田际平 《价值工程》2012,31(7):146-147
本文介绍了从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的目标出发,对《软件工程实验》课程采用产学合作模式进行的研究及实践。并就该模式的优势、模式的特点、合作的环境、合作的实施步骤、合作的效果等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从实施效果证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软件产业集聚机制与模式研究——基于生物种群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在集聚化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很强的生态学特征,其内部成员间也存在着类似生物种群之间的竞争、共生和捕食等关系。这种关系在软件产业集聚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文章从生物种群理论的视角出发,剖析产业集聚现象,并结合软件产业的特征,运用生物种群理论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分析软件产业集聚的机制与模式,进而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软件产业发展的可供选择模式。旨在为软件产业的集聚发展研究有所创新并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叶品菊  胡远望 《价值工程》2014,(36):215-216
软件复用是现代软件工程科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也是未来软件开发的发展方向。基于部件的软件复用技术可以大大减少软件开发所需的时间和费用,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灵活性,缩短应用软件的开发周期,是目前软件业的热点之一。本文研究可以通用于基于PB的管理系统设计的软部件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论金融工程在企业理财创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全球金融创新浪潮的出现,金融工程逐渐渗透到企业理财创新中来。本文从金融工程的运作机理入手,阐述了金融工程对企业理财创新的影响。基于金融工程为企业理财提供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工具的基础上,企业理财可以将金融工程应用到企业的风险管理,资本结构的优化,投融资管理及其他企业的理财活动中来。这些创新性的运用,对于我国金融工程的发展和知识经济下企业理财的创新,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团队软件过程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为止 ,学术界和产业界公认CMM是进行软件过程改进和软件过程评估的一个有效的指导框架 ,但是CMM中未提供有关实现子过程域所需要的软件过程持续改进的知识和技能 ,另外 ,软件产业的成功与发展 ,与软件开发单位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规范密不可分。只有熟悉PSP(个人软件过程 )和TSP(团队软件过程 ) ,才能提供实施CMM所需要的过程管理改善的效果和技能 ,因此 ,进行PSP(个人软件过程 )和TSP(团队软件过程 )的研究与实践便显得十分必要。本文着重对TSP过程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