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区域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与主要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持续发展是解决当今全球性PRED问题的基本原则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已得到各国政府、社会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区域持续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理想境界,其主要目标是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区域不平等、增长的质量、人口压力、科技水平和管理、决策水平等。针对我国国情.提出区域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加快科技进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区域协调.实行对外开放;加强环境保护和整治:加强法制及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2.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是实现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在分析系统场及系统场控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上,以区域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协调运行为目标,构建了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管理机制的总体框架.并对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的战略规划管理机制、政策法规管理机制和管理监控机制进行了具体研究.为区域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运行和管理,提供了现实可操作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战略,它要求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与和谐以及公众积极参与发展的基础上,它特别强调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生态合理性。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城镇与乡村之间、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区域之间、区域内部各单元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及经济发展、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4.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调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都必须在一定区域进行,由于区域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以及自然、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形成了区域经济活动的高度复杂性.继而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如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高耗粗放等.不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就会阻碍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讲就是影响区域的持续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区域持续发展问题成为许多国家进行调控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为了有效的解决区域持续发展问题、国家应对区域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控.即由政府运用一定的手段.对区域发展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节.以缓解区域发展中出现的某些突出的矛盾.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区域持续发展。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区域可持续系统调控的目标.调控的途径以及调控的对策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西部相对落后,通过经济增长缩小其与东中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但是,西部又肩负着国家生态安全的历史重任,局部经济增长与全局生态安全保障形成冲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对处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西部有着深远意义,协调推进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有利于破解局部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与我国生态安全全局目标之间的矛盾,这也注定了西部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将比中部和东部地区更复杂且更具有挑战性.本文试图运用区域博弈论、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以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本质的分析为基础,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博弈关系,探索协调推进西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关键自然资本提供人类健康与福利功能,关键自然资本能否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积累与外溢,从而产生区域经济增长效应,仍是有待进一步检验的理论问题。文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对各类关键自然资本能否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关键自然资本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经济增长效应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与外溢得以实现。研究结论对应的政策含义为,一要加大对关键自然资本投资,扩大其外部性实施范围;二是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以促进关键自然资本要素功能的发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物质追求得到了满足,在人们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多的对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进行了广泛的关注。在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中,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问题,本文中,笔者就对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持续农业     
《经济师》2001,(4)
在继承传统农业遗产和发扬现代农业优点的基础上 ,以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解决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协调人口、生产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在控制人口增长和合理利用资源、保护改善环境的条件下 ,因地制宜采取切实有效的法律、政策、技术、教育和社会等措施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物质需要 ,又不妨碍后代人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持续农业讲求发挥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效益 ,生产要发展 ,生活要提高 ,生态要改善。从经济学观点看 ,农业生产不光是土地、资本、劳动力的三个要素 ,而是要增添科技进步、农业投…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态脆弱区村域发展模式与机理,对促进区域生态、社会和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宁夏回族聚居限制开发生态区30个典型村域为研究对象,采用2013年实地调查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区域三维目标评价模型和PCA模型方法,综合评估村域发展水平,揭示村域尺度区域发展模式与发展机理。结果表明:1村域经济、社会、生态和综合发展水平整体表现出川道村庄高于山地村庄的特征。230个行政村以区域不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主,村域生态、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矛盾突出。3村域系统的发展是经济民生动力、交通动力、生态动力、专业组织动力和市场动力综合驱动下的发展。因此,构建多重动力驱动下的村域发展合力是实现村域"生态—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生态经济分区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熊鹰  王克林  蒋凌燕 《经济地理》2003,23(6):826-830
生态经济分区是宏观管理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旨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关系。研究依据省级生态建设与发展需要,从生态经济系统原理出发,以行政县为分类的基本单元,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湖南省进行了不重叠、内在的聚合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各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经济特点、发展方向和环境保护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为宏观指导湖南省生态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胡国杰  郭锋  王晓东 《经济师》2002,(10):267-267
2 1世纪人类在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峻形势下 ,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和走过的历程 ,认识到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 ,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 ,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 ,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绿色营销是可持续发展要求.其主要内容是协调好需求、环境、资源和企业经营目标之间的关系,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企业持续经营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3.
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本文认为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质是一个能量和物质转化利用的生态经济过程,并阐述了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循环再生、协调共生、适应性、多样化、持续发展、商品性开发利用和集约化经营等生态经济原则。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开展生态旅游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生态旅游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得到了政府的大量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并成为旅游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中国的生态旅游还刚刚起步,政府要从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增加对生态旅游的投入、设立生态旅游区、开展生态教育、加强生态保护、鼓励生态旅游,切实解决当前旅游中存在的问题,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区域产业开发、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以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为前提,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生态和环境保护为条件,以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发展。它不单单是经济结构的转型,还必须与社会发展、居民富裕、环境治理相结合,必须处理好可持续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和创新体制机制,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社会发展、生态优化和城市功能完善,从而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经济的制度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经济是制度约束的经济,其开发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它主要包括:法律约束机制,是整个制度机制的依据;生态转移支付机制、区域协调机制和市场价格机制,是整个制度机制形成和实现的手段;生态补偿机制是最终目标,生态经济开发就是要实现生态资源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都开始考虑生态因素,注意经济增长中的生态平衡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离开生态系统的发展,必须与之协调起来,这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本身的要求,也是人类生存保证条件的基本要求。因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本质上应当是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国家制定的宏观战略,为各地区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确定了总的原则和方向。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是国家总体生态经济战略的区域化。它根据  相似文献   

18.
论生态资源环境建设的"绿色"财政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开发自然的能力也大幅度地提升,取得了社会经济的巨大进步。但人类肆无忌惮地消耗资源和追求经济数量增长也导致了生态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本文论述了资源环境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在市场经济社会中,财政作为一个系统过程,对实现经济持续、环境持续和社会持续目标必须采取一系列确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目前城市发展中的一系列局限性,从“面、线、点”的有机组合,以城市带动农村,农村促进城市.有利于大大加速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挥好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完成昆明城市化空间布局的战略目标,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其中,生态持续是基础条件,经济与社会持续是目的。时代要求昆明必须把握住机遇.有力地推动整个昆明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我国的生态环境存在大量的非安全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正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发展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直接破坏;传统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间接接影响;生态入侵引致的区域生态系统失衡效应;“贫困人口—人口增长—生态破坏—人口贫困”的恶性循环是“国家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把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放在战略高度,采取积极的措施,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