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集资诈骗罪认定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存在以存单为表现形式的集资诈骗行为;区分本罪既遂与未遂应以行为人是否实际控制集资款为标准;并具体分析了本罪罪数形态中法条竞合与牵连犯的认定,以及共犯中如何确认犯罪数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保险诈骗罪频发的犯罪态势下,司法实践中相关疑难问题的解决对遏制犯罪具有现实意义。鉴于法制完善是遏制保险诈骗犯罪的关键性和基础性因素,应从体制上解决保险诈骗罪的主体、罪数以及相关共同犯罪认定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保险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随着我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采取各种方法骗取保险金的违法犯罪行为也出现了增长势头,为了正确处理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的罪数行为之间有密切联系的保险诈骗行为,以及并发性犯罪情形,必须准确界定保险诈骗罪的罪数。  相似文献   

4.
区分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应以被害人是否因交付而丧失对财物的控制为标准,而不在于行为人是否已经控制了财物;仅仅确立诈骗罪既遂的一般标准,尚不能解决具体诈骗案件的既遂与未遂问题。因此需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形,具体认定"失控"之涵义,以便准确地认定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  相似文献   

5.
保险诈骗罪的学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诈骗罪是刑法新增加的罪名,从保险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入手,对保险诈骗罪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加以论述;对不同行为方式“犯罪主体”的认定、保险诈骗罪“犯罪着手”的认定、保险诈骗罪“是否存在犯罪未遂”的认定以及保险诈骗罪“罪数形态”的认定等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诈骗罪既遂与未遂认定标准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分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应以被害人是否因交付而丧失对财物的控制为标准,而不在于行为人是否已经控制了财物;仅仅确立诈骗罪既遂的一般标准,尚不能解决具体诈骗案件的既遂与未遂问题。因此需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形,具体认定“失控”之涵义,以便准确地认定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  相似文献   

7.
关于合同诈骗罪罪数问题,我国学术界尚没有展开研究.在指出了合同诈骗罪罪数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分别从合同诈骗的法规竞合和牵连犯角度,深入探讨了合同诈骗罪罪数形态问题,并对涉及此问题的定罪量刑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国外保险诈骗罪立法有罪名独立式和罪名从属式两种模式,其各有优劣。而从保险诈骗犯罪行为的特殊性、社会危险性和提高人们对保险诈骗罪的鉴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现实需要看,在我国对保险诈骗罪采取罪名独立式的立法模式具有合理性。同时,保险诈骗罪采取法典化与依附式附属刑事法律规范相结合的双轨制立法模式有利于实现保险刑事法律体系的完整与协调。  相似文献   

9.
10.
诈骗罪应以财物所有人或权利人是否失去对财物的控制、支配权为既、未遂的界定标准,诈骗罪未遂的犯罪数额指行为人意图骗取、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而拟自愿交付但未实现的财产损失数额。参照盗窃罪的相关司法解释,以数额巨大的财物或国家珍贵文物等为目标的诈骗罪(未遂)应当定罪处罚,原则上达到数额较大的诈骗罪(未遂)均可以定罪处罚,当诈骗罪既遂与未遂并存时,以重刑吸收轻刑从重为量刑原则。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刑法》有关“贷款诈骗罪”的设计,将“单位”排除在贷款诈骗罪的主体之外,“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要件难以认定,罪状面窄。建议将单位列为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增设贷款虚假陈述罪。  相似文献   

12.
免责条款在保险合同中的认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保险业中的保险合同基本上都采用格式合同的形式,而保险合同又不可避免的包含免责条款,从而对于免责条款的效力又成了保险纠纷中争议最多的问题,所以为促进保险业健康、和谐、有序发展,对免责条款如何订入保险合同,使其成为保险合同的一部分,在我国的保险立法与实践中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根据刑法第224条的规定,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合同诈骗罪成立的必备要件。本文拟对“非法占有”的含义、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及其合同诈骗罪的具体认定相关问题作一探讨,以冀对刑法理论和刑事实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健康保险欺诈手段包括投保人故意隐瞒既往病史及现有病症,或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或谎报投保条件,或医患勾结骗取保险金.保险公司迫切需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提高业务人员综合素质,识别欺诈,建立完整的反欺诈体系以促进健康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刑法修正案(八)》对特殊累犯的规定中有关恐怖活动犯罪含义不明的问题,提出应从罪刑法定的刑法基本原则出发,采用规范分析法为主,结合背景分析的方法,试图对其中的恐怖活动犯罪的界定问题作分析思考,并提出认定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金融刑事立法活动十分积极,而司法实务部门对金融犯罪新罪名的适用却相当谨慎,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刑事立法与司法错位,导致法律虚置现象;犯罪构成要件不甚明确,立法技术有待提高;刑事政策宽容,司法非犯罪化;金融刑事司法人员专业素质的局融陛等等。因此需要做到:协调金融刑事立法与司法,注重立法效绩,加强司法人员专业素质培养,探索金融刑事司法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欺诈例外及相关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为止,我国有关信用证欺诈例外的成文法制建设尚处于空白状态,为了更好地借鉴国外的经验完善国内体制,本文拟对信用证欺诈例外的产生、发展、特征及具体司法操作中何谓欺诈、欺诈例外的排除适用问题等作一系统研究,并就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