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去年10月以来,沿海粮食价格上扬,引发全国性的大米、小麦、玉米市场价格相继上涨,粮价成了举国上下关注的热点.此次粮价波动,从全局而言,主要是心理、投机等暂时因素推动起来的.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到位后,粮食市场随之稳定下来,但粮价波动也反映出了粮食购销体制存在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取向,改革和完善粮食购销体制,才能保证粮食市场的相对稳定.一、用商品经济观点认识粮食这 一特殊商品过去,由于我们对粮食实行了40多年的统购统销政策,不把粮食当成真正的商品来对待,以致对1984年和1990年粮食大丰收后普遍出现的“卖粮难”现象不理解,不敢承认粮食生产出现了相对过剩.粮食购销体制也不敢有任何松  相似文献   

2.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是中共中央1953年秋在粮食分配和流通领域采取的一项影响深远的重大战略决策,后来发展成为包括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等在内的一整套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体系。统购统销既是一个涉及农产品购销问题的经济政策,又是一个影响全局的根本政策。统购统销的实行被称为继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经工作之后新中国财经战线上的第二次大战役(加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财经战线的“三大战役”),其影响所及远远超出了粮食流通领域和经济领域。由于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对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所以它很早就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截至目前已有不少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促进粮食多渠道流通是治粮要术·叶兴庆粮食多渠道流通政策的由来在1953年底到1984年底的31年间,我国粮食流通实行统购统销的体制,由国有粮食部门代表国家对粮食实行垄断经营。自1985年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后,粮食流通体制出现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粮食垄断收购政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粮食收购体制的基本情况是:1985年以前基本继承历史形成的统购统销制度;1985年—1992年实行“双轨制”,即社会商品粮的70%—80%由政府采用行政手段直接购销,20%—30%的商品粮由农户、流通组织、消费者之间自主交换;1993年实行自由流通;1994年后开还问改量断供中国粮食收购体制的基本情况是:1985年以前基本继承历史形成的统购统销制度;1985年—1992年实行“双轨制”,即社会商品粮的70%—80%由政府采用行政手段直接购销,20%—30%的商品粮由农户、流通组织、消费者之间…  相似文献   

5.
企业是社会经济运行的细胞,企业的活力是整个经济活力的基础。就商业企业来说,十年改革以来,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要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强活力还大有文章可做。特别是面临市场疲软的局面下,许多商业企业显得束手无策。去年,商业部组织了“全民所有制商业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课题的研究,我们承担了其中部分课题(全民所有制商业企业传统经营管理体制的评价)的研究任务。一传统经营管理体制的涵义和评价方法及其原则所谓“传统经营管理体制”(以下简称“传统体制”),是指我国建国以来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相似文献   

6.
建设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涉农体制白玉钧一、农村经济改革对管理体制的新要求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特别是向市场经济转轨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两大深刻变化。一是改变了传统农村经济中“八亿农民搞饭吃”的单纯农业经济、粮食经济,逐步演变为“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  相似文献   

7.
一、现行粮食流通体制的突出特征是过渡性和不完善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和政策运行演化至今,行政化体制仍占主导,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远未形成,最多处于辅助、补充地位。其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粮食管理体制:实行中央统一管理、中央与地方分级负责的体制、地  相似文献   

8.
1994年是“中国改革年”,也是外贸这块曾被人戏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块自留地”的“土地大革命”的一年。中国外贸将彻底打破多年来国家统制、分类经营、政企不分的旧体制,围绕着建立既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适应国际贸易规范的新体制的目标而大刀阔斧地深化改革。1994年外贸体改的核心是“汇率并轨,取消上缴”,也就是国家对外贸出口企业实行统一的结汇制,将多年来实行双轨制的人民币汇率并轨,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  相似文献   

9.
这次会议,是省政府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和省政府关于调整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有关问题通知精神,回顾总结西宁地区工业园区建设以来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统一思想,创新体制,明确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开发区又快又好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巩固和发展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丰硕成果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在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粮食流通由过去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了现在以市场为基础的两条线运行体制,顺利取消了曾与我  相似文献   

11.
如何理解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 赵紫阳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党的十三大作的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十三大报告,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并指出这“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作出的又一次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重大发展。如何理解“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相似文献   

12.
胡月梅 《北方经济》2011,(23):85-87
一、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业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适量以至充足的衣食方面所做的努力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我们国家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粮食自给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王炳焕 《改革与战略》2012,28(1):102-104,132
农村消费品流通的便利和通畅对于活跃农村市场,拉动内需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过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消费品自由购销体制、计划经济时期的统购统销体制、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消费品流通统购统销体制的放开、计划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阶段的农村消费品流通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以及完善农村消费品流通的市场体系。文章主要分析了每个阶段的流通体制、流通渠道和流通主体,较为清晰地再现了我国农村消费品流通体制的变化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4.
粮食,是世界公认的特殊商品,对于11亿人口的中国,根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支柱和永远的基础,还是政冶稳定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贺了中国百姓的温饱梦,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也取得了可喜进展,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粮食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促进粮食市场走向繁荣。但不能忽视的是,粮食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实行市场经济体制需要首先回答的几个理论问题1、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最近引发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关系问题的讨论。也就是说为什么我们已经有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总体提法,今天还要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提法?有人从论证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一致性出发,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点提出的必要性,也有人从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这一论断出发,说明这两种提法的具体差别。前者没有认识到“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鲜明色彩,因而即使这种观点的持有者认为“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法其立足点在“商品经济”,也会被持相反观点的人作出基本相反的解释。后者观点则不能解  相似文献   

16.
农村改革以来,河北省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提高粮食单产,满足粮食需求的前提下,调减粮食面积,增加经济作物和蔬菜的种植面积。但近几年来,种植业中粮食作物所占比重有厂较大回升,出现了向“重粮型”回归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了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新型体制的需要,金融体制改革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相配合的多层次、多功能的新型金融体系。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社会经济活动中清算资金的中介——银行结算也进行了改革,特别是1989年4月1日,新银行结算办法开始实行。结算制度的完善和新的结算方式的推广,对我国银行结算的票据化、电子化、法制化进程是一重大促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功绩,在于开辟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道路,把原来实行产品经济计划体制逐渐向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转变,把直接的行政指令调节,转向间接的市场调节,建立起“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运行机制。十年来,微观机制的再造,市场体系的建立,宏观管理的重塑,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在新旧两种体制转换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  相似文献   

19.
地处洞庭湖畔的岳阳县,是全国50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粮食产量由80年代初期的7亿多斤,增加到目前近9亿多斤。90年代,该县平均每年要收购粮食2亿斤,粮食收入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2/3。随着粮食体制不断改革,特别是1996年政府对粮食实行“三包一放”、“四放开一并轨”及粮食收购“四不”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虽说广大农民收到了一定的效益,而国家粮食收购企业却有苦难言,不堪重负。一方面,现行国家收购保护价格政策,养成了农民固守传统的、单一的、低劣的粮食生产习惯,不愿淘汰劣质品种,造成销路走入“死胡同”;另一方面,国家规…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以来,教师培训实行“国培做示范、市培抓重点、区县保全员、校本重研修”四级联动,特别是近年来实施培训重点下移,培训阵地前移,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承担了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培训任务,取得了不小成绩,形成了自身的一些优势,能适应不同的培训任务。很多区县建立了上联高校,下联中小学校的的合作培训机制,培训效益彰显,形成了一些区县培训品牌和培训精品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