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初,我国将利得和损失正式引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没有将其作为独立的会计要素,而是作为利润和所有者权益要素的组成部分。因此,清楚认识利得和损失的含义,掌握利得和损失的会计核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2006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会计要素的设置已作出了明确规定,但基本准则中的利润要素的设置与其相关会计要素在内容口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且要素之间前后缺乏一致性和逻辑性,尤其是在处理利得损失和收入费用的关系方面,存在严重的逻辑性问题。正确划分收入费用和利得损失对企业及有关各利益方进行合理预测和科学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研究当前我国会计要素设置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构会计要素的框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关会计要素体系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剖析了目前我国会计要素体系内在逻辑关系上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和借鉴,提出了增设综合收益、利得、损失等会计要素,逐步取消利润会计要素等建议,以重构我国会计要素体系,促进我国会计要素体系内在逻辑关系的完整、清晰和严谨.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15日公布,将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第三十七条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但某些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达到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通过各种办法对利润进行调整。下面综合分析常见的几种利润调整方法,并有的放矢,提出信息…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15日公布,将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第三十七条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但某些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达到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通过各种办法对利润进行调整。下面综合分析常见的几种利润调整方法。并有的放矢,提出信息使用者辨别利润真伪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6.
持有损益与我国新准则的利得和损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持有损益产生于资产重置成本的变化,列报持有损益有助于利润分析和决策评价。持有损益在西方国家及国际会计准则中被广泛应用。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出台的新准则中的利得和损失,有选择地吸收了持有损益的观点和做法。本文就持有损益的概念、形式、会计处理及在我国的应用,作一些讨论。[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如果资源的流动受到限制,无法从效率较低的一方转移到效率较高的一方,那么不仅会导致资源错配,而且还会造成全要素生产率(TFP)损失。本文构建包含四要素(劳动、土地、机械和化肥)三层嵌套(“地级市—省级—全国”)的理论模型,采用1996—2019年中国城市平衡面板数据,分别测度省域和全国加总层面的TFP损失,通过分解和比较不同要素错配的损失大小,明确中国农业TFP损失的主要诱因。结果表明,资源错配对总体TFP造成了持续性损失,年均损失为27%,其中组内错配损失为9.03%,组间错配损失为18.31%,表明中国农业TFP损失主要是因为各省间的资源无法有效配置。从损失的因素分解来看,无论是组内错配还是组间错配,劳动和土地错配是造成中国农业TFP损失最重要的两种因素,其中两种要素的组间错配损失分别为9.30%和8.14%。因此,加快土地流转集中和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是解决资源错配,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的本质体现 公允价值的本质就是企业现时价值(包括已实现和未实现的利得与损失),它是由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各项负债的公允价值之和构成。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各项资产与负债,则会接近威廉·比弗所提到的“完美市场背景下的权益价值等于资产的市场价值之和减去负债的市场价值之和”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可追溯肉鸡为例,调查了广州市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感知利得、感知风险、信任态度、购买意愿以及对可追溯体系的监督意愿,探讨消费者感知利得、感知风险、信任态度与购买意愿、监督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从可追溯食品中的感知利得越大,越倾向购买可追溯食品和监督可追溯体系;消费者感知风险越大,购买意愿越低;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信任态度越强,购买意愿越高;而消费者购买意愿越高,其对可追溯体系的监督意愿也越高。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都处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威胁之中。据统计,由于2007年夏季持续强降水,安徽蚌埠固镇县境内几条主干河道水位居高不下,沿河洼地内涝加重,灾情扩大,救灾形势严峻,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而这些损失绝大多数将由农户自己承担。面对广大农户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尽快在我国实施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研究粮食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差异以及其损失,可为评价地区粮食绿色发展水平,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和转变粮食生产方式提供参考。考虑技术前沿异质以及粮食生产过程中的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文章采用前沿动态分析模型对15个小麦主产区2004-2013年的小麦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损失来源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前沿下小麦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共同前沿下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排序依次为东北、中西北、南方和黄淮海区域,而考虑技术前沿异质,黄淮海区域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超过东北区域,排在第一,其次是东北、南方和中西北区域。区域生产率损失来源存在差异,东北区域生产率损失最小,主要来源于内部管理水平不高;黄淮海地区和南方区域的生产率损失来源相似,主要来源于技术差距,相对内部管理水平较高;中西北区域的生产率损失中技术差距和管理无效比例相当。因此,应当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发展农业机械的精细化作业,通过机械作业与农技农艺结合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取联立方程模型,引入粮食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对"国际粮价波动——粮食贸易成本——粮食贸易利得——国内粮食缺口(粮食供需缺口为粮食生产、粮食储备和粮食净进口之和与粮食需求量的差额。本文仅考察粮食产量与需求量的差额)"的影响机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992—2011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际小麦、稻米价格波动增加1%,导致我国小麦缺口增加0.25%,稻米缺口下降0.007%;国际大豆价格波动增加1%,通过影响大豆出口和进口利得,分别使国内大豆缺口扩大0.13%和缩小0.11%;国际玉米价格波动对国内玉米缺口的贸易传导途径和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跨国粮食企业培育:中粮与ADM、邦吉经营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我国跨国粮食企业培育路径,本文利用中粮、ADM、邦吉等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数据,选用非线性可加模型对中粮与ADM、邦吉的经营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中粮资本利得率关键影响因素集中于CTI、DAR等体制机制因素上,ADM、邦吉资本利得率关键影响因素则聚焦于IM、PT等风险与物流管理方面。中粮资本利得率关键影响因素与ADM、邦吉有明显差异,中粮在风险、物流管理以及市场机制等方面与ADM、邦吉差距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农业规模经营中,对雇工依赖程度增加导致的雇工道德风险及效率损失,同时分析社会资本对雇工道德风险的抑制作用,进而使用安徽省种粮大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结论有:(1)农业规模经营中对雇工的依赖程度上升会引发道德风险,进而导致雇工生产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增加;种粮大户积累的社会资本能够抑制雇工生产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其中网络、组织和集体行动三个维度社会资本对雇工生产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种粮大户技术效率的平均损失为19%,雇工单要素生产率的平均损失为52%,雇工存在很大的效率损失。(3)种粮大户劳动投入中雇工占比的增加导致雇工单要素生产率下降,进而导致技术效率损失;种粮大户积累的社会资本能够促使雇工单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提升,其中网络、组织和集体行动三个维度社会资本对效率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4)坡耕地和转入地规模过大会导致雇工生产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增加,进而引发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1996年~2007年广东省的面板数据,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数据包络分析将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广东林业TFP和GDP的增长率在总体上表现出基本同步变化的趋势;广东绝大多数市TFP的增长属于技术进步型;林业TFP增长率低主要是由技术效率损失造成的,并进一步分析造成技术效率损失原因。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大力倡导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背景下,城市土地资源要素的配置仍受到政府较强的干预,并由此产生了错配问题,为此本文基于2005-2018年广东省的面板数据,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城市建设用地的部门和区域错配程度及其带来的效益损失.结果表明,(1)从建设用地在产业间的错配及效益损失来看,广州、深圳和东莞属于第二产业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从国际经验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个人所得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就越大,从国内来看,个人所得税收入逐年增多,个人所得税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对经济社会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将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确定范围及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一、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确定的国际经验1、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的范围。在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范围的确定上,本文集中关注资本利得的处理。资本利得是指投资…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测度土地资源错配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效应,分析土地资源错配的形成机制。研究方法:扩展的HK模型、面板计量模型。研究结果:(1)全国层面上,资源错配的全要素生产率损失效应平均值为19.03%且呈上升趋势。区域层面上,损失效应大小排序为西部、东部、东北、中部。(2)全国层面上,资源错配导致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的主要症结在于土地资源错配。区域层面上,东部、中部地区的主要症结在于土地资源错配,西部、东北地区的主要症结在于资本错配。(3)全国层面上,机制障碍、数量结构均为土地资源错配的重要成因。区域层面上,土地资源错配的成因具有一定差异。研究结论:着力推动财税与政绩考核制度改革,调整基于地区、城市双重偏向的土地供给政策,有利于从机制障碍、数量结构两个维度化解土地资源错配,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基于渔业生态损失评价的渔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业生态损失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过程中所造成的渔业生态资源价值的损失,是实施渔业生态补偿的依据。本文在分析渔业生态损失过程的基础上,将渔业生态损失分为渔业资源损失和渔业环境质量损失,采用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方法来评估渔业生态损失的价值量,以这一价值量作为确定渔业生态补偿标准的依据,并从分析渔业生态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的界定、补偿方式与手段的选择等方面来研究渔业生态补偿机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海洋灾害经济损失的模糊测定——以风暴潮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慧  赵昕 《中国渔业经济》2009,27(4):105-110
本文以灾害经济学、海洋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在分析海洋灾害损失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损失评价指标体系;以数量级为灾害损失定级标准,建立风暴潮灾害模糊灾度5级分类表,简化了现有的损失单一因子模糊灾度计算公式,并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对风暴潮灾害损失进行定级分类,给出了实用性较强的海洋灾害——风暴潮灾害损失等级模糊定级测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