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高校两课教学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积极探寻高校两课教学改革,增强实效性,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课题。提升教帅素质是增强实效性的重要依托;以学生为本是增强实效性的关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增强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崔寅 《商场现代化》2010,(17):185-185
新世纪的商业人才赋予了商科院校更高的标准,本文针对目前商科院校"两课"的内容、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增强"两课"实效性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志强 《消费导刊》2009,(16):169-169
"两课"教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课程,他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教育作用,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重视专业技能、轻视思想政治理论;注重个性张扬、忽视集体观念的艺术院校学生更加需要注重。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两课"教学成为艺术院校"两课"教师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多年以来,虽然倍加重视.但高校“两课”的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广大“两课”教师对如何搞好教学缺乏信心和办法,而广大学生对“两课”也不感兴趣,不想学也不愿意学。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我们部分教师自身的教学思想不够明确,教学模式单一、陈旧,教学缺乏应有的针对性、说服力、吸引力密切相关。因此,我们要改变这个现状,就必须与时俱进。即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结构,加大改革力度。下面我就如何提高高校“两课”的教学效果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并对师生关系对影响“两课”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作些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由于种种原因,“两课”教学处于一个不受欢迎、低效的窘境。而两课有效教学能让大学生愉悦、轻松、有效的接受知识并形成相应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格观。因此,应采取开放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对话、做到生动形象、组织社会实践等策略,确保“两课”有效教学在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王骁炜 《消费导刊》2009,(13):158-159
高校"两课"教学中已经广泛采用PPT等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但是由于"两课"教学在目标、内容和手段等方面都存在着自身的特点,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对多媒体"两课"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和使用总结特点和经验,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叶丹  刘利 《消费导刊》2009,(19):191-191
由于社会环境、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教育者的素质等原因,使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多的挑战,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改进教学方法,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简称“两课)”课的实效性,一直是“两课”教师共同研究的理论课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中应加强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相结合,与当地的社会实践资源相结合,注重考虑学生的思想实际与素质培养。通过加强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创设活动教学法、课堂展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社会调查教学法等特色实践教学法,可以有效增强“两课”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欧阳国文 《中国市场》2008,(39):158-159
长期以来,许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实效性不尽如人意。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组织机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队伍、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方面着手抓起。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两课”教师信息素质的内涵,分析了互联网络时代“两课”教师信息素质的现状及提高信息素质的必要性。同时,本文初步探讨了提高“两课”教师信息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朱平 《北方经贸》2006,(9):127-封3
文章认为,新时期高校“两课”教育质量评估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教育理念是否坚持“以人为本”;二是教学方式是否坚持“主体性”教学;三是教学效果是否注重学生的智慧开发、科学精神的培养与思想道德素质、哲学素质、政治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崔寅 《商业科技》2010,(23):225-225
在当前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针对高职商科院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内容、师资及教法上都要寻求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一便塑造为一定的时代和社会成员。小学阶段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在倡导素质教育的现代社会背景下,结合儿童心理发展的小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新时代的教育不能只是单纯地沿用旧的模式进行,需要在适应现代教育的背景下,结合学生的心理素质,走一条新的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两课”研究型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两课”教学模式必须由传统的知识灌输型向现代的研究型教学模式转变,这既是顺应大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需要又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管金标 《消费导刊》2009,(16):187-188
高校贫困生不同程度存在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会直接影响其求学、人际交往、就业等诸多方面。因此,作为"两课"教师应根据贫困大学生的自卑、焦虑、偏执、虚荣等心理特点及时做好疏导工作,从而使其自立和自强。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4,(3)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存在课难讲、老师难当、理论与实践脱节等教学现状,需要从三个主要方面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一是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联系实际,加强教学针对性;三是加强实践教学,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帆 《中国市场》2008,(27):142-143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两课")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教师所传播的思想价值信息的反映和择取、整合、内化、外化和践行的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是学生个体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与学校德育过程的契合。提高"两课"教学效果关键是整合学生心理接受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新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高校在推进“三个代表”“三进”工作的纵深发展中,教材建设是基础,进课堂是关键,通过教授大学生系统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培养大学生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头脑是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两课”教育是咖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在互联网条件下,网络文化的多元化易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网络的虚拟性易导致大学生出现内向、孤僻、自我等人格缺陷,与“两课”教育推崇的强调集体、协调、统一、公平等价值观念背道而驰。大学生思想教育应正视网络发展带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网络在“两课”教育中的作用,开辟“两课”教育新阵地。采取“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建设高层次师资队伍”等积极有效的对策,以期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而要想使学生入脑入心,则关键在于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从教育目标上,要在培养与深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基础上,注重其中理性因素的培育;从教育内容上,要重点放在对大学生深层次理性思维的启迪和人生价值取向的熏陶上;从教育措施上,要不断优化教育环境,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加强对学生忧患意识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