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组织学习为中介变量,构建了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特征与知识转移绩效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引入潜在吸收能力作为组织学习与知识转移绩效间关系的调节变量。以河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概念模型中的研究假设。得出如下结论:不同的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维度和关系特征维度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特征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在整个知识转移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企业的潜在吸收能力在组织学习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中起到部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创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义明  唐晓萍 《经济师》2011,(7):146-147
中国亟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但校企合作却处处受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指引我们,必须建立符合职业教育本质要求的校企合作职业教育体制。所以,应从满足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需要出发,研究、制定、实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有关的系列法律制度规范,建立起校企合作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克服职业教育的弱点,促进我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健康、科学、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是当今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之路,伴随着鼓励校企合作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其在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同时,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学校热、企业冷”等问题也日益引起各界关注,本文认为应完善《职业教育法》,为促进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法律保障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定位,是推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却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文章以江西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为突破点,从校企合作激励机制、协同育人机制、平台共建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论析了基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视角的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为地方经济服务,其本质是多元主体教育。目前职业教育还面临着企业参与热度不高,校企合作深度不足、校企合作平台搭建不够完整等问题。职教集团强化了职业教育多元主体的特征,是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也是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现职业教育多元主体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工业革命早期,知识基础薄弱,个体间以技术为转移主体、以知识为转移基础。工业革命后期,随着知识创新的发展,知识与技术逐渐成为主体,由优势组织向非优势组织转移。由不同社会基础所形成的知识与技术耦合的规律不同。通过研究知识与技术耦合的影响因素,对比工业革命时期与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与技术转移及耦合情况,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与灵敏度分析。研究得出:工业革命时期,校企沟通协作水平对提高知识与技术耦合度具有显著作用;知识经济时代,应从高校技术和企业知识利用率的角度提高耦合度,同时兼顾校企沟通合作。最后,提出有利校企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中国的重大民生问题之一,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还是满足个人职业需求的角度,本科教育的职业教育,都势在必行。西部地区财经类院校的职业教育应在保证素质教育为主体的前提下,进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开设与职业相关的课程,开启职业认知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搭建更多的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增强大学生的职业践行能力。  相似文献   

8.
工业革命早期,知识基础薄弱,个体间以技术为转移主体、以知识为转移基础。工业革命后期,随着知识创新的发展,知识与技术逐渐成为主体,由优势组织向非优势组织转移。由不同社会基础所形成的知识与技术耦合的规律不同。通过研究知识与技术耦合的影响因素,对比工业革命时期与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与技术转移及耦合情况,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与灵敏度分析。研究得出:工业革命时期,校企沟通协作水平对提高知识与技术耦合度具有显著作用;知识经济时代,应从高校技术和企业知识利用率的角度提高耦合度,同时兼顾校企沟通合作。最后,提出有利校企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时期,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大力深化校企合作,探究一种行之有效地校企合作模式,对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职业教育与企业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双赢的关系,从教育学的角度考虑,职业教育与企业结合不仅提供劳动技能型人才的培训,也为企业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可能,但是目前中国的大多数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却只是简单的、表面的,鉴于现状,认为应该由相关主管部门牵头,形成校企合作模式或校企股份合作模式来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良性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世硕 《经济师》2009,(4):111-112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但现有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总体上来说,大都还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也就是学校“单相思”.这已经成为铡约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和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分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校单相思的主要原因。提出医治的“处方”.  相似文献   

11.
王军 《时代经贸》2012,(2):123-124
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企业相互支持、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一个双赢模式,对办好高校教育,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我国校企合作发展的历史演变的阶段分析,并以陕西校企合作发展现状为例,指出当前陕西技企合作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建立信任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和知识转移等解决策略,以期为陕西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知识转移的校企联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盟的五大要素,即环境因素、共同愿景、合作模式、利益分配以及学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校企联盟模型。该模型显示出校企合作的原因是双方存在知识势差,知识势差随着校企知识转移的不同阶段而改变,在校企联盟要素的作用下最终形成知识循环流动,从而形成战略联盟。最后,结合武钢—武科大校企联盟案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弋俊楠  何媛 《当代经济》2021,(5):106-109
职业教育下校企合作不断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本文以XJ学院“易居”订单班校企合作为案例,利用职业教育背景下校企合作的评价模式,对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校企合作存在四大问题:校企合作模式较为单一,校企合作缺乏制度化保障,“双师型”教师理解有待提高,高校企合作缺乏深度.针对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为: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完善专职教师参评“双师型”教师制度;校企合作共建开发课程体系;搭建校外实训平台,提高利用率;健全经管类专业课程共建体系;提高校企合作效果,加快技术转化.  相似文献   

14.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中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一家,工学一体、教学做相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关系密切可见一斑,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和学生五个方面,共同创造三赢的校企合作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以企业吸收能力为校企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突破口,重点分析了企业吸收能力在校企合作情境下的具体表现形式,并详细讨论了吸收能力影响校企合作绩效的中间过程环节,旨在揭示吸收能力影响校企合作绩效的过程机理。然后通过组织层面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收集经验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和调节变量检验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潜在吸收能力会通过合作正式化中介影响校企合作绩效;企业的实际吸收能力会通过信息交换中介影响校企合作绩效;企业的实际吸收能力会通过粘滞知识转移中介影响校企合作绩效。  相似文献   

16.
我国校企知识转移研究定位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介绍我国目前校企知识转移活动与相关学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校企知识转移处于活动频繁而相关学术研究不足的失衡状态,提出基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校企知识转移研究定位,并分析了3个主要问题,即:高校知识转移效率分析、利用校企知识转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校企知识转移对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建设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制度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冉义明  陈立万  陈健 《经济师》2008,(9):153-154
职业教育必须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规律性的道路。从根本上说,必须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制度。亟需人大、政府、教育行政机关从改造中国低效的职业技术教育出发,迅速研究制定科学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并促使中国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以满足我国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对职业技术技能人力资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石骏 《经济视角》2012,(2):99-100,104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教育是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拓展和延伸,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也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本文就校企合作中各方主体地位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升校企合作的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能有效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而高校如何合理制定定价模式对校企间技术转移起到了关键作用。围绕校企技术转移中的移植模式,结合企业参与情景,构造了校企间技术转移期望效用函数,设计了高校技术转移定价模型,并通过实证求解验证了该模型,对高校确立合理的定价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福建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调查研究发现:福建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呈现主体多元化、模式和类型多样化、内容丰富化的基本态势,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合作浅层不深入、合作动力不足的问题.问题的原因在于政府缺乏配套性政策法规、高职院校服务实体经济的实力不强、企业不主动支持配合、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建议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建立协同深化校企合作的支持体系;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夯实校企合作的能力基础;创新校企合作运行模式,获取更为广泛的价值认同与支持;引领社会重视职业教育,增强对校企合作的价值认同,深化合作,提高福建省高职院校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