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海生 《时代经贸》2007,5(11Z):127-128
人民币已步入升值之途,本文将人民币与日元升值做对比,指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有利于改变长期依赖于低价优势竞争的出口产品结构;人民币升值后有利于我国购买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人才甚至企业;有利于改变长期依赖于少数贸易对象的国际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为缓解人民币升值巨大压力以及出于国内经济健康发展考虑,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并承诺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初步确立。面对人民币的升值,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进口贸易发展,特别是有利于我国出国务工人员。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人民币的升值不利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对我国经济长远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削弱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从利弊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以及涉及到影响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作者的观点:人民币升值有风险,人民币不升值同样有风险,既然都有害,两害相权取其轻。  相似文献   

3.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普遍的经济学人士认为,我国人民币升值了.但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在国内购物却是一天比一天贵,我们并没有感觉到人民币升值的好处,甚至觉得手里的人民币贬值了,因此,不少人对我国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提出了质疑.笔者将根据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浅析我国人民币是否升值的问题,并简要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居民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进出口国,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即使在国际经济危机的时候,中国的经济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由于受到国内外一些压力的影响,人民币不得不进行升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理解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制定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目前人民币升值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汇率变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与国际各经济体的利益息息相关。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因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因此需采取多种措施并要求相关利益主体互相配合以应对升值带来的冲击。文章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和影响,认为应抓住升值带来的机遇并积极应对各种挑战,避免中国经济出现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汇率改革与人民币升值紧密相关。近来.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升值的预期也再次得到强化;对于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及浮动弹性等问题仍然存在着争议。本文通过人民币汇率改革对经济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应对策略。并认为人民币大幅升值将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要避免重蹈日元升值的覆辙。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币升值也达到了空前的增长速度。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对中国经济影响利弊分析研究,指出人民币升值加重房地产泡沫,加剧通胀、对外贸易、就业压力等消极影响.进而提出抑制资本市场的过度投机,适时调整进出口政策和关税,提升本土企业出口能力平衡国际收支,调整就业结构增加就业渠道,鼓励出口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升值在增强人民币的支付能力、吸引外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经济国际地位等方面有着积极意义,但同时也会有抑制我国的出口需求及诱使国际投机资本流入等不利影响,应从出口退税、保护劳动、外资引进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影响范围已不仅限于国内。当前,我国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这对所触及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亚  周姝婷 《当代经济》2010,(10):60-61
2010年3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进出口银行年会上发表贸易政策讲话时,要求人民币进一步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汇率机制"过渡.无疑,这是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再一次将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推向高潮的表现.面对部分发达国家施压中国汇率政治的意图,人民币汇率将何去何从?本文以理论模型作为初始切入点,探讨在内外部均衡条件下的汇率决定理论以及人民币汇率机制.根据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揭示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的现状,重点论证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旨在为相应措施和政策建议的提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比较快,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关注.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既有有利的影响,包括降低进口产品的成本、使广大民众获得更多实惠、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减轻外债负担、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等;同时也有不利的影响,包括不利于我国企业出口、不利于引进外资、金融风险会加大、增加就业压力、外汇储备缩水等.本文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对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今年九月末较年初升值0.9%。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20%多,人民币升值速度较快。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经济发展实力的提升客观上有推动人民币升值的动力,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很多,不光涉及到中美贸易关系,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甚至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影响。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不仅有利于我国经济和金融持续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周边国家和地区和经济和金融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说,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如何理解人民币汇率上升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呢?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经济有何影响,以及我们应对不利影响时应采取何种政策和措施,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有利的影响。1.有利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技术。国外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价格比以前便宜,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如钢材、电解铝、汽油、石油等国内消耗极大,越来越多地依赖进口。中国的工业化需要大量购买国外的先进技术,升值可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升值及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损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岳正华 《经济师》2005,(1):37-38
文章通过考察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外汇管理和对外贸易政策,认为我国目前还不具备人民币升值的客观条件,应当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和外贸政策来释放人民币目前的升值压力,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并就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的损害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和不断增加的巨额外汇储备成为推动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原因。有条件的降低进口产品的成本,可以减轻外债负担。不利于我国外贸企业产品的出口,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增加了债权人的损失。  相似文献   

16.
自从中国实行一揽子货币政策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路飙升,就上升了20%多,并且迫于美国的压力人民银行表示仍要持续稳定的上升。近几个月来,人民币对外升值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热点话题,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有许多种,不光涉及到中美贸易关系,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甚至关系中国的国际影响。在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尤其是对外贸易受到了巨大影响,因此将结合实际分析中国经济受到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我国的多边贸易往来在全球贸易市场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而与此同时,对外贸易增长紧密相随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今,人民币汇率按照预定目标实现了双向浮动。但总体来说人民币汇率呈不断上升之势,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要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关注与考虑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经济持续陕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外对人民币汇率政策都比较关注,国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一直没有平息过。面对国内各界对这一举措的褒贬不一的论断,通过对我国经济各个层面的分析,得出结论:人民币升值从长期来看是利大于弊的,并且可以通过一些升值政策后采取的相应后续对策来进一步扩大这种好处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对于发展国内经济,保持国际贸易平稳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的不断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接连不断。人民币的升值对我国经济将来带一系列影响。我国政府应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努力将人民币升值的速度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汇率改革以来,我国参考一篮子货币,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迫于内在经济发展需要及外部压力,人民币持续升值,人民币升值问题一度成为世界讨论的焦点。通过国内国外内外两方面来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并从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跨国直接投资、外汇储备、对外支付能力、就业、以及金融风险的角度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提倡通过改善出口贸易结构、提升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加强对外汇储备及金融风险的管制等方式来扩大升值带给我们的益处,并规避其导致的不良现象,取长补短,协助中国经济向更长远更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