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崔树茹 《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6-37
由于人的个性差异的存在,在培养人才的工作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使之向更全面、更合理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现代高职英语教育应将这一理念充分继承发展,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方法来实施有针对性的多层次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不同需要。 相似文献
2.
3.
朱旭峰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3):76-83
一些西方文献对环境公民社会在中国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和影响力持怀疑或否定态度。本文持与之相反的观点。中国环境公民社会包括环境公民参与和环境公民社会组织两种形式,而两种环境公民社会形式对中国环境治理都具有实质性影响。在实证上,本文以2006年最新的中华环保联合会进行的全国环境民间组织调查为基础数据,对中国环境公民社会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有力地回应了“环境公民社会不重要”的片面认识。 相似文献
4.
田卫川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6):17-17
管理实质上是人对人的管理。人既是管理的主体 ,同时又是管理的客体 ,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构成管理活动的基本形态 ,并决定管理效能。人的因素是管理中的核心问题 ,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驱动农民工返乡创业机理的基础上,基于703户农民工家庭的调查数据,综合运用OLS和Probit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驱动因素及其地区差异,研究结果发现:(1)社会驱动因素中,就业福利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具有促进效应,居住福利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具有阻力效应,社会融入的驱动作用不显著。(2)经济驱动因素中,创业环境和资本禀赋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都具有正的拉动作用,家庭责任的驱动作用不显著。(3)农民工返乡创业驱动力存在地区差异,整体而言,经济因素对东部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驱动作用最大,社会因素对西部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驱动作用最大。(4)农民工返乡创业驱动力存在城际差异,在行政级别较低的地级市、县城务工的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的概率更大。 相似文献
6.
7.
会计-税收差异及其制度因素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积极采取措施以实现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调。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会计—税收差异①的制度层面原因,以及已有协调措施的实施效果,从而为会计制度制定机构与税务机关之间的协作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
9.
对旅游地系统环境适应性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缓和区域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敏感性、稳定性及响应构建京津冀生态涵养区旅游地系统环境适应性综合评价体系,同时,引入线性加权法、自然断点法、聚类分析、协整检验对2011—2020年涵养区23个县域单元进行实证分析。各研究单元的敏感性、稳定性和响应指数及适应性系统时空差异特征显著。2011—2020年涵养区旅游地系统环境适应性缓慢上升,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张家口市区为高适应性、承德市区等为较高适应性、崇礼区等为中适应性、下花园区等为低适应性。旅游发展外向力、经济发展水平、环境管理力度、旅游地建设水平是影响涵养区旅游地系统环境适应性正向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人的二重性学说与企业的环境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红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4(1):104-108
马克思的人的二重性学说,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是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和自然的解放与高度发展的有机统一。作为社会生态经济人,实现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有机结合与协调统一,越来越成为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历史责任与社会义务。马克思的人的二重性学说是现代企业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能够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未来社会时,指出它“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理想追求,实际上就是要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展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中获得充分自由,使个人成为完整的人。这种自由而完整的个人,实质上就是个人人格和谐的最高状态。因此,和谐人格的实现可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2.
再论中国农村区域差异--一个农村研究的中层理论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不同地区农村内部的社会关系和结构存在差异。由“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切入中国农村,可划分出团结型、分裂型和分散型三种村庄理想类型,且三种类型村庄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典型的区域性,南方地区以团结型村庄为主,北方地区以分裂型村庄为主,中部地区以分散型村庄为主,形成了中国农村区域差异。“农村区域差异”是基于中国农村经验事实的中层理论建构,可与其他农村研究的理论观点形成对话,也可从中推演出更多可被检验的理论假设。建构中层理论对于推进中国农村研究和推动农村社会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多元”、“竞争”,充满“变数”的时代。发达国家已经步入知识文明社会,非工业化和非城市化已经成为不争事实,科技与教育、知识与人才正成为最强大的发展动力,人的全面发展与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是人们的普遍追求。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工业文明社会,正在大力推进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而同时又面临着知识文明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是构成国家、省和中心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县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县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保证生态需要应当放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首位--评柳杨青《生态需要的经济学研究》一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我就开始反思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谈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理论的不足之处时认为:过去,我们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对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讲得比较多些,这当然是对的。但对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需要讲得很少,就不对了。因此, 相似文献
16.
社区的宗旨和建设原则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丰富人的生活、满足人的需求,是良好的社会生活系统和自然环境的统一。加快和谐社区建设,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高校图书馆服务和谐社区建设,是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新形势下,创新高校图书馆进社区工作,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各项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区建设,既有利于促进社区的价值整合、培育社区意识,又有利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城市化的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的过程.影响江西省城市化空间差异的原因是复杂的,它的影响因素具有多源性.本研究从人口迁移、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和生活水平提高四个方面分别选取了非农业人口数、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人均GDP、非农产值比重、每万人在学校大学生数、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建成区面积、人均社会零售消费总额、城镇个数这9个指标来衡量江西省城市化水平.本文试图综合多项指标,综合评价江西省城市化水平,在此基础上研究江西省城市化的地区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8.
田萍萍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19):112-112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方式,人类社会进入现代化,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的现代化,而文化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现代化的核心。当今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面对传统文化需要向现代文化转型的问题,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亦是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承红 《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1):46-5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更加快速.但在经济加快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的差距也有逐步加大的趋势,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的单一方面,而且表现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本文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研究视角,运用SPSS分析方法对中东西部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形成这些差异的因素分析,提出了西部地区缩短区域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