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透视会计信息误差防范会计造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明 《当代财经》2003,(5):121-122,125
会计信息误差是由会计的模糊性和随意性引起的,会计的随意性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技术手段。正确处理会计的模糊性和随意性的辩证关系,把握会计信息误差,完善会计准则,防范会计造假,对于解决我国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在整个经济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现实生活的限制以及种种因素存在,如会计制度、法规不完善;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利益驱动;监督力度不够等原因,使得会计信息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对外界披露。加强会计法规建设,完善会计制度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简要分析了由会计信息失真而导致的严重后果,从中为完善会计监管体制和社会准则、会计制度奠定了基础和理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信息在市场的各个环节起到良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徐继全 《时代经贸》2007,5(9Z):146-146,148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但绝大多数学者都把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局限在会计作弊上,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只要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会计信息,就可以说是一种会计信息失真,它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会计信息失真包括合法失真和非法失真两个方面。本试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加强会计监管和完善会计准则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会计提供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对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判断以及国家宏观调控决策的重要依据。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等会计诚信缺失现象,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和法律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会计伦理道德方面的诚信建设,通过会计人员行为、思想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7.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邱滢  叶秋 《经济师》2002,(10):181-182
经济发展与会计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一个经济发达国家的会计是落后的 ,反过来 ,也没有一个会计落后的国家经济能够发达。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的今天 ,会计信息失真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危害之大 ,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永花 《经济师》1999,(9):102-103
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会计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它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国家的税收,投资者的决策,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的管理。本文试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浅析,以引起广大会计工作者的重视,尽可能解决或避免此类问题。会计资料是会计信息的载体,会计信息的失真表现在会计资料的失真。从其直观的认识来看,会计信息的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丧失了真实性,即会计资料的记载和记录,歪曲了会计活动发生的事实依据和真实面貌。但从修改后的我国《会计法》第四条第1款的规定:“单位领导人领导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和其它人员执行本法,保证会计…  相似文献   

9.
会计伦理与职业道德自律——以会计信息失真为侧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的严重社会消极效应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克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固然需要强化制度建设,但更需要会计人员恪守职业操守,恪守特殊的伦理道德。会计人员能否避免信息失真,一方面需要寄希望各种制度的完善,不给虚假信息留下任何可乘之机;另一方面,主要还取决于会计人员行为、思想的自觉,能够通过自我约束,维护信息的真实。同时,鉴于会计信息失真的各种外在环境条件是复杂的,我们还应当倡导他律与自律相结合,既希望会计行为符合伦理道德规范,也应有相应的制度规范加以制约。  相似文献   

10.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有用性的基础,缺乏真实性的会计信息根本谈不上其有用性,质量低下的会计信息对使用者的危害极大。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但绝大多数学者都把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局限在会计作弊上,我们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只要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会计信息,就可以说是一种会计信息失真,它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1.
会计信息失真近年来愈来愈普遍,严重危害了市场经济秩序。根据造成信息失真的原因不同,会计信息失真可以分为多种。经营负责人及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市场经济中各方利益存在冲突、监督力度不够以及相关法律不完善等是会计行业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根据以上原因,我们应从提高财务从业人员素质、调整各方利益、加强信息监督和建立完善法律制度等方面改善这一现象,切实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会计信息失真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与资本市场的产生发展几乎是同生同存,对人类经济生活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源于会计信息造假,会计信息造假由经理人会计行为和会计人会计行为共同形成,会计人造假行为与现有会计活动经济契约关系密切相关。要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调整会计活动经济契约关系,强化会计造假行为的法律约束。  相似文献   

13.
当前合法会计信息失真这一议题成为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合法会计信息失真与非法会计信息失真不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是基于会计作弊等违规会计处理基础之上的。而合法会计信息失真是产生于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并且其依据的是合法合规的会计处理过程,是按照会计规则生产并披露出来的会计信息及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规则性失真。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简要分析了由会计信息失真而导致的严重后果,从中为完善会计监管体制和社会准则、会计制度奠定了基础和理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信息在市场的各个环节起到良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未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其根本原因是经济人以失真为手段的利益获取过程。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应完善外部监督体系,实行会计委托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苏广鹰 《经济师》2007,(5):262-262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界乃至整个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公害,必须从根本上治理和消除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主客观条件。文章从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入手,提出了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从逻辑上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都是失真的信息。会计信息失真可以分为故意失真与非故意信息失真两类。非故意失真是会计人员技术熟练程度不够、疏忽大意等非故意因素导致的。故意失真是指在企业管理当局的授意下,利用会计规范给予企业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地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制造假账。无论是哪一种意义上的会计信息失真,都是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没有客观、真实地反映经济业务本来面貌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但绝大多数学者都把会计信息失真的定义局限在会计作弊上,我们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应该比会计作弊更广泛,只要是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会计信息,就可以说是一种会计信息失真,它包括合法会计信息失真和非法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19.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会计要素方面来看,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1 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之所以客观存在,其原因就在于会计规则制定者将自生自发的会计域秩序转变为会计规则的过程中存在偏差。这种偏差主要是由知识的相对性和人的有限认知理性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